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英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各行各業與世界各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在這種形勢下,我國的體育事業隨之蓬勃發展起來,各項運動成績漸居世界前列,對外交流不斷加強。尤其是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成功,使得運動觀念深入人心,更帶動了體育事業的發展。當今社會,體育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不僅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增強體質,而且關注競技體育。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體育英語翻譯的特點。
一、用一般現在時代替一般過去時
在體育英語的翻譯中,特別是體育新聞報道或現場直播,為了使表達變得生動、有效,經常使用一般現在時代替一般過去時,例如:
1.The final score is 98 TO 82.
(最后得分98:82。)
2.KongLinghui beats Waldner 5 to nil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erving.
(孔令輝在第一次發球權結束時,以5:0領先瓦爾德內爾。)
3.He’s on his second strike.
(他已打出兩個好球了。)
4.When he takes turns,he tries to keep his boat flat, that is, to keep the mast vertical.
(他在拐彎時,盡量保持帆船平穩,也就是盡量使桅桿保持垂直。)
二、用被動句式表達主動意義
1.He is well quaified for a forward.
(他完全具備做前鋒的素質。)
2.A game is won by the first player to score 21 points.
(首先得21分的一方為勝。)
3.A penalty stroke may be awarded for offence in the shooting circle.
(射門區犯規可能要罰球點球。)
三、語言簡潔精練,經常使用無主語的祈使句
1.Nice set up!(漂亮的墊球!)
2.Well saved!(漂亮的救球!)
3.Good shot!(好球!)
4.Alternate service.(換發球)
5.Out.(出界)
6.Let.(重新發球)
7.Advantage John.(約翰領先)
四、用普通詞匯表達專業意義
1.Dive all the way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asket using the right or left hand with proper English on the ball.
(用右手或左手適當地轉動球,直沖籃下的另一側)。
2.He was in the cricket eleven.
(他是板球隊隊員。)
3.Jordan initially claimed the money had been a loan to Bouler for a golf driving range.
(最初,喬丹說這筆錢原是借給布勒用于(修建)高爾夫打遠射擊場的。)
五、相同的詞匯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有不同的譯法
以“play”為例:medal play――擊數比賽(高爾夫球),off-table play――遠臺打法(乒乓球),unfair play――犯規動作(球類運動),offence play――進攻戰術(籃球),shadow play――不用球的練習(棒球),stron-side play――強側配合(籃球),body play――身體沖撞(棍球),decisive play――決定性進攻(足球),finger play――手指技術(擊劍)。
六、借用外來語表達具有民族色彩的體育項目
跆拳道(Taekwondo),由于它源于韓國古代武術。所以在跆拳道的比賽中,裁判員至今仍用朝鮮語“Hana”、“Dul”、“Set”、“Net”、“Dasnot”、“Yasot”、“El-gub”、“Yodol”、“Ahob”、“Yol”表達英文數字中的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又如柔道(Judo),它起源于日本武術,因此此項運動的許多詞匯是從日語引用過來的;Kyu(級),dan(段),waza(技巧),Yuko(有效),waza-ari(技有),ippon(一本)等。
學習語言是為了更好地用語言進行交際,為了能用英語進行體育方面的交流,在了解上述體育英語翻譯的特點的同時,我們還得熟練掌握不同運動項目的專業詞匯,并掌握各種運動項目的基本知識(如比賽規則等),同時還要了解體育英語翻譯中的一些文化因素,真正做到翻譯時的“信、達、雅”。
參考文獻:
1.1ESP教學模式
不同專業和背景的學生對待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可一概而論,需要針對自身特性的英語教育模式,即ESP教學模式。通俗來說其本意就是依據學習主體的專業背景來制定教學計劃,將廣泛式教育細分后融入專業知識,將專業與英語知識有機結合,更有針對性的開展英語教學,體現在其不光除了基本的英語知識外,還有帶有明顯專業特色的術語用詞、句式結構等。我國目前能熟練將英語知識和自己專業相結合的人才較為稀缺,這種現狀也反應了ESP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并且根據調查顯示,人們會因為自身所處專業環境改變學習的興趣,因此作用于專業上的英語教學模式對學生是有較大益處的。
1.2情景教學模式
顧名思義,情景教學就是在課堂中利用各種資源建立起來的真實的、更符合教學氛圍的教育方式。包括聽、說、看的三維立體結構,主要實現方式是依靠網絡電子設備,例如用投影儀將教學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加強教學的質感,渲染教學場景使其結構更符合教學任務的實現,制造出身臨其境的學習場景,改變了傳統教育中學生單一用聽說來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加注重調動學生全部的身體感官,將學生腦中對理論知識的禁錮釋放出來,并且與實踐相結合。情景教學更為追求實用性,而信息網絡正好可以迎合情景教學這一特性,信息化可以增強情境教學的真實性。
2網絡體育英語情景教學模式的基本理論
基于網絡的體育英語教學模式一定程度動搖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而是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源通過自主或者與他人溝通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在此教學模式中更多的是扮演引導的角色,利用教學資源將學生引向情景感染、共同合作、加強交流的學習模式。情景教學是學習的環境,共同合作和加強交流是學習的手段,強調了情景教學的重要性,將情景教學作為主線,貫穿之后一系列的教學任務,將學生置身于真實性的英語環境中,再通過教材活躍教育環境。其重心從教師單一教學向師生平等的協作方式轉移,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也作為師生溝通的紐帶,改善了師生的關系。而針對體育專業的學生,考慮其學習場所的多變性,應該適時調整教育戰略,多開展與體育情景相似的課堂氛圍,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在專業場景應用英語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規定體育比賽中全程需要使用英語交流,違反就扣除比賽分數,這種“逼迫式”的引導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對英語的畏懼,并且可以活躍體育訓練的氣氛。
3網絡體育英語情景教學模式構建方式及流程
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課堂上使用網絡手段開展教育工作已經是必然的趨勢,網絡英語情景教育模式將網絡技術、情景課堂有機結合,通過教師的串聯,使學生可以在情景課堂做出模仿反應,養成良好的英語使用習慣,并且通過大腦拓展舉一反三。英語教學重視知識點的連貫性和真實交流場景的應用,網絡體育英語情景教學旨在提高學生在各場所使用英語的能力。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確??茖W合理,并且從體育專業出發,結合體育生心理的實際情況。主題的設定一定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出發,制定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自主的思維運作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需要進一步優化教材,布置情景場景,做好課堂備案。優化教材指要在眾多教材中選擇精髓,包括符合體育主題和規律的教材,將目光放長遠考慮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然后根據符合體育主題的教材設計情景。例如在籃球運動中,教師需要將全部知識分解,可以分為籃球歷史、防守技巧、賽事規則等細節,然后制作對應課件,最好能把籃球比賽的視屏放給學生看,由實際案例來講解日常英語學習的要點。因此,教材的優化是實現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最后,在前期教學準備工作完成后就可以開展情景教學,作為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應該將學生視為主體,而教師起引導作用。情景模擬的時長應該控制在兩個課時左右,在教師完成演示教學之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真實模擬,教師在一旁監督,并且指出學生在運用中的問題,再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確保情景課堂達到效果。體育專業的英語訓練重在實際的應用,因此教學目標應該設立在學生能夠在比賽中可以良好運用的基礎上。
4結語
關鍵詞:體育英語專業 英語語法課 激勵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a)-0139-01
1 問題的提出
英語語法課一直是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語法是學生獲得英語技能的重要工具。Harmer(1983)曾說過任何語言使用者都必須掌握語法。Alexander也提出這樣的觀點:任何語言準確性的最終來源都是語法(王麗《語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01)。雖然英語語法的重要性人所共識,但由于語法內容的特殊性使得語法課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菰铩⒎ξ冻闪苏Z法課特點的代名詞。為了改善語法教學的尷尬局面,英語教育者提出很多提高英語語法教學效果的方法,如翻譯教學法、聽說教學法等。但片面地強調任何一種英語語法教學法重要性的做法都是不科學的。正確的做法是針對教學對象的不同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進行語法教學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最終取得英語語法教學的理想效果。
2 關于英語語法教學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外學者針對語法教學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兩個方面:一是英語語法應不應該教。二是英語語法應該怎樣教。
2.1 國外學者對英語語法教學的研究現狀
施麗娟在其博士論文《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必要性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08)中對該問題做了詳細的綜述。
對于應不應該進行語法教學方面持支持觀點的主要有Widdowson(1990:97)提出語言學習最基本的是要學習在理解語義中語法的作用。Ellis(1997)指出只進行交際教學,而得不到語法教學,學生交際時用語的準確將無法得到保障。持反對觀點的主要人物是Krashen,他認為語法可以自然獲得,根本無需教。當然他的觀點受到了很多學者的批判??偟膩砜?,持支持觀點的聲音高于反對的聲音。
對于英語語法該怎樣教的問題外國學者的研究主要有綜合語法教學和交際語法教學、語篇語法教學、學生對語法的使用在語法學習中的重要性和通過上下文的聯系學習語法等。
2.2 國內學者對英語語法教學的研究現狀
國內學者對英語語法教學的研究多是針對在實際英語語法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而展開的。其研究主要有以下特點。
(1)針對大學英語語法教學進行的研究并不多,而且也不夠深入。針對英語專業語法教學的研究更是較少。
(2)研究內容廣泛,但系統性不強。目前國內學者對如何進行英語語法教學的研究涉及很多教學手段,如翻譯法、交際法、激勵法等,但研究普遍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研究成果只留于表面的探索,不夠深入。
3 激勵教學法的內涵
3.1 激勵的含義
激勵一詞源于心理學?!凹睢鳖櫭剂x,即激發、鼓勵。從根本上講激勵就是激發人的行為動機。教育心理學中的激勵是指通過激發人的內心需要或行為動機,使人的活動過程得到強化和引導,并最終維持下去。
3.2 激勵教學法的含義
激勵教學法是教學方法的一種,主要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愿意且積極主動地接受學習內容,以此達到順利完成教學內容和實現教學目標的目的。
激勵教學法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就是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動機,讓學生從內心接受英語語法課,并對英語語法學習感興趣,從而達到讓學生學會、學好英語語法的目的。
4 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都必須在充分了解授課對象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只有“因人施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教學效果。
體育英語專業的學生特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4.1 性格外向,心理脆弱
性格外向幾乎是所有體育生的特點,體育英語專業的學生也不例外,他們活潑好動,喜歡交流,愛好交際,善于言談。但與其他體育專業的學生相比,他們的心理更脆弱,自尊心很強,不愿意接受批評,由于英語語法難學、難懂,因此本來善談的學生在英語語法課堂上不愿意主動發言,他們害怕出錯,丟面子,害怕教師批評。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的這種性格特點不利于英語語法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及教學目標的完成。課堂實際情況是氣氛沉悶,互動敷衍了事,教師只顧講課,學生拼命記筆記。
4.2 熱愛學習,焦慮過度
體育英語專業每年的招生數量不多,這些學生高考成績比較高,有些學生高考時只差幾分而與綜合性名牌大學失之交臂,他們是體育院校為數不多的熱愛學習,喜歡英語的學生。然而來到體育院校學習英語讓他們感到十分焦慮,體育院校的英語學習氛圍不濃厚,體育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很難與其它高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競爭,因此他們經常會困惑自己為什么來到體育院校學習英語?畢業后他們的出路在哪里?長期的過度焦慮必然影響學習效果,特別是英語語法這樣枯燥的課程更讓學生們提不起興趣。
5 激勵教學方法在體育英語專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鑒于學生的以上特點,我們不難看出,學生需要激勵,只要激勵到位,他們就能揚長避短,激勵教學法將在體育英語專業的英語語法教學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如何運用激勵方法呢?
(1)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其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很容易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學習一門課程,喜歡自然就會激發學習動機。
(2)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試問誰不愿意被表揚呢?事實證明鼓勵比批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做學生的良師,更要做學生的益友。教師要把學生當朋友,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與教師交流學習、生活中的困惑,幫學生解決遇到的難題。
(4)教師要善于把枯燥的英語語法內容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如鼓勵學生制作英語語法課件,讓學生講課等,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興趣。
6 結語
如何更好地開展體育英語專業英語語法教學是一個深遠的課題,很多學者提出的方法都有其優勢,究竟哪種方法更適合體育英語專業的學生還需要廣大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以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英語 體育新聞 修辭 功能
引言
在信息社會,信息與我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新聞報道是現代社會中人們最熟悉的文體之一。在眾多的新聞報道中,體育新聞一直占據著重要位置,體育是人類社會文化生活中的組成部分。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以及國際體育交流的日益增強,體育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目前,很多學者對英語新聞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僅有少數涉及英語體育新聞。英語體育新聞是新聞中的一種特殊文體,除具有一般新聞所有的特點外,自身還有許多特色,如大量使用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體育專業術語、習語、省略等。因此讀者閱讀會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對那些英語不是母語的讀者。本文在廣泛收集語料的基礎上,探討了各種修辭手法在英語體育新聞中的應用及其表達效果,旨在幫助讀者鑒賞英語體育新聞的風格,準確理解新聞的含義。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英語體育新聞為研究對象,就英語體育新聞中使用的各類修辭手法進行具體的探討。研究的語料來自《中國日報海外版》、《華盛頓郵報》、雅虎體育3家比較有代表性的英文媒體上所刊登的體育報道。從3家媒體分別隨機選取最近5年內的體育報道100篇,組成一個英語體育新聞報道的觀察語料庫,并且運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語料庫中運用修辭手法的種類和數量進行了歸納,總結出了此類文體的修辭特征。
研究結果與分析
基于對語料庫語篇的具體分析,得出如下結果。
(一)音韻修辭
從該語料庫中可以看出,音韻修辭使用得最多,所選的300篇文章中有174篇使用了音韻修辭??傆嬤_211次。
運用音韻修辭手法,可以凸顯英語體育新聞的韻律感與音樂美。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是語言存在的外部形式。英文體育報刊為了產生醒目入耳的效果。通常會追求詞語之間音的押韻、形的一致和節奏的對稱。正如英國現代作家毛姆(Maugham)在總結自己的創作體會時說:“詞有其力、其音、其形,唯考慮這些方能寫出醒目入耳之句?!币繇嵭揶o又有頭韻、輔音韻等不同形式。在筆者收集的語料中都有所運用。
1 頭韻(alliteration)
頭韻是英語語音修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指由于相鄰的一組詞起著輔音的重復而產生的音韻。
Vers,Fancy,Very Fast,
(Washington Post,Jlille 21,2003)
這是對美國短跑明星Florence Grlf-fith的報道。運用了頭韻的修辭手法,形容其跑步是既俏又快,使得整個句子簡明生動且富有節奏感。
2 輔音韻(consonance)
輔音韻指的是輔音或輔音模式的重復,尤指位于詞尾的音節,如:
Bowling masters to fight it out,
(china Daily,May 17,2003)
這里3個“t”押輔音韻。這句話的意思是保齡球大師們進行激烈的比賽競爭。對于輔音韻的重復使用,生動地描述了競爭的激烈,同時也增強了語句的節奏感與韻律美。
3 同音異義(homophone)
同音異義詞是指讀音相同、意義相異的詞語。在特定情況下使用同音異義詞,把兩個讀音相同意思不同的詞有機地聯系起來,可以使體育新聞中的語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增強體育新聞的韻律感與節奏感。
Soul to Seoul,
(The Scotsman,May 2,2002)
Soul和Seoul為同音異義詞,從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對仗感,在語音上又體現出了音韻美。
(二)比喻修辭
從該語料庫中可以看出,比喻修辭運用非常普遍,所選的300篇文章中有165篇使用了比喻修辭,總計達205次。
比喻是常見的修辭方式,在英語體育新聞中恰當地運用比喻不僅會使新聞更加生動、形象、貼切、逼真,而且也會使語言表達言簡意賅,妙趣橫生,回味無窮。在人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體育新聞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英語體育新聞中常見的有以下四類比喻。
1 明喻(simile)
明喻是把具有共同特征的兩種不同事物加以比較,用另一種事物作比方來表達所要說明的事物。明喻的使用能夠增強對事物刻畫的鮮明性與形象性。明喻包括“本體”(aubiect或tenor)、“喻體”freference或vehicle)和“比喻詞”(indicator of resem-blance或simile marker)。本體指被比喻的對象,喻體指用來做比喻的對象。比喻詞用在本體和喻體之間起連接介紹作用。在這里,常用的比喻詞有as、like、as like、asthough等。
the World Cup,as a gemon theCr0Wn。
(China Daily,March 4,2006)
這里的比喻生動地刻畫出大力神杯的權威與珍貴,使得語言更加形象與生動。使本來平淡的內容增添了很多趣味和懸念。
2 隱喻(metaphor)
隱喻也叫暗喻,是一種隱含著比喻的修辭格。它的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詞或詞組被用來比喻另外的一種事物。正如束定芳所說:“只要在一定的語境中,某一類事物用來談論另一類不同的事物就構成了隱喻?!庇⒄Z體育新聞中。恰當使用隱喻更是能帶來獨特的效果。如:
It will mean another European dis,aopointment for the Red Devil,
(China Daily,November 23,2006)
“Red Devil”意為“紅魔”,指的是曼徹斯特聯隊。因為曼徹斯特聯隊通常被記者和球迷們稱為“紅魔”,而在這句話中。直接使用曼徹斯特聯隊的喻體“Red Devil”,形象地體現了曼聯隊給對手帶來的威懾力。
隱喻不僅言簡意賅。而且形象生動、妙趣橫生,使語言文字新鮮活潑、意蘊優美,極大地發揮了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明
力,給讀者以智慧的啟迪與美的享受。
3 轉喻(metonymy)
轉喻也叫作換喻,即借用另一個與本事物有著附屬或者是伴隨關系的事物來代替本事物。在轉喻中,用于替代的事物的名稱可以是被替代事物的屬性或與被替代的事物密切相關。例如:
The samba star,biBed as the nextbig thing to come out of samba football,is an established star back in Brazil, (China Daily,February 14,2005) 這里用samba(桑巴舞)代替巴西或巴西足球。因為桑巴舞是一種源出非洲的巴西交誼舞,在巴西非常普及,具有深刻的民族內涵,因此與巴西有著一定的附屬關系,可以起到指代的作用。
4 提喻(synecdoche)
提喻法又叫作舉隅法。主要的特點是以局部來代替整體,或者是用整體來代表局部,如:
China won in the football match,
中國贏了這場足球賽。“China”在這里是指中國足球隊,用“China”來指代中國足球隊,是一種用整體來代表局部的表現手法。
(三)擬人修辭
從該資料庫中可以看出,擬人修辭是體育英語中重要的修辭手段,所選的300篇文章中有149篇使用了擬人修辭。總計達192次。
擬人(personification)就是把無生命的事物當做有生命的事物來描寫,賦予無生命之物以感情和動作或是把動物人格化。在英語體育新聞中適當地使用擬人修辭手法,可以傳播情感,增強感染力,展示競技體育的魅力,使新聞更富有人情味。例如:
Brazil。no cry to go home,
(washington Post,November 29,2006)
把巴西隊賦予人的情感,形象生動地刻畫出巴西隊失敗之后的悲痛與無奈。
擬人的修辭手法,使得體育新聞的語言不再是枯燥的詞語堆砌與平鋪直敘,而是賦予語言以人的情感,讓讀者在閱讀體育新聞的時候倍感親切。
(四)對偶修辭
從該資料庫中可以看出,對偶修辭也是體育英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所選的300篇文章中有126篇使用了對偶修辭,總計達152次。
對偶(complete antithesis)具有整齊和諧、抑揚頓挫的美感,對偶在體育新聞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體育新聞的標題中。運用對偶修辭,可以強化新聞的形式美,增強體育新聞的對比特性??聪旅鎺讉€新聞標題的實例:
Chelsea lose but DroRTeSS
(China Daily,November 24,2006]Newyear,old ranking:Mavericks still No.1
(sports,Yahoo,eom,January 1,2007)
以上兩則新聞標題整齊、簡潔、對稱。從形式上看,音節整齊勻稱。節律感強;從內容上看,凝練集中。概括力強,題意鮮明,使人讀來流暢自然,有身臨其境之感。英語體育新聞中運用對偶可以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凸現新聞的“對比性”因素,給讀者帶來一種差異美和節奏美。
(五)夸張修辭
從該資料庫中可以看出,夸張修辭也是體育英語中主要的修辭手法之一,所選的300篇文章中有95篇使用了夸張修辭,總計達122次。
運用夸張修辭,可以表達體育賽事的對抗性和激烈氛圍。夸張(hyperbole)是從主觀感覺出發。是用豐富的想象有意識地將人或事的形象、特征、作用加以擴大或縮小、渲染,形象地突出人或事的特點,以達到突出事物本質,并且表達強烈的感情需要的一種修辭手法。在英語體育新聞中,夸張修辭的運用可以把簡單的賽事進程表述得生動有趣,把紛繁復雜的現象表述得簡潔明了,能夠給讀者或觀眾強烈的感覺沖擊力。例如:
Red card rain disgraces Real’B 3―2hard win,
(China Daily,March 26,2005)
Italian 3-point shoots bombed Chi-nese big guys,
(China Daily,August 20,2006)
上述兩個例子中,適當地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運動員全力拼殺的情景,而且表現出運動員戰勝對手、爭取獲勝的強烈渴望。
除了上述5種主要的修辭手法外,英語體育新聞中運用的修辭手法還包括雙關、排比、反語、暗指、委婉語等。這些修辭手法的使用,都不同程度地增強了體育新聞的生動性、吸引性,這里就不一一詳細說明。
結語
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張堯學司長(2008)強調:“……在大學階段,主要解決聽說能力的培養問題?!哉f,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重在解決中學階段還未解決的聽力問題,使之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自學和自我提高能力。這也就是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的出發點?!斌w育學院的學生無論是在學習目的還是學習興趣方而都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即并非他們不愿意學習,而是他們的學習目的明顯傾向于學以致用。然而,多年以來聽力教學效果長期以來一直是困惑大學英語教學界的問題。國內外英語聽力策略的實證研究已經趨于成熟,但是所關注的對象基本上都是普通本科高校的學生,而關于體育學院學生聽力策略的研究并不多見。據此,筆者擬對體育學院學生的聽力策略作一調查研究,找出其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期提高校體育專業英語的教學水平。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在校大學生1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相關的教師及主管領導進行了訪談。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有關普通高校體育專業英語的開展方面的資料,掌握本領域的研究現狀。
2.2.2問卷調查法
隨機抽取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在校大學生1200人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200份,回收1200份。有效問卷980份,有效率為82%。
2.2.3調查訪談法
對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專業英語教師的師資力量、使用教材等進行了咨詢和調研,以及相關領導進行了訪談。并對調查問卷獲得的數據利用SPSS軟件進行常規統計處理。
3. 開展現狀的調查結果
3.1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對體育英語的認知程度
體育英語喜愛程度非常喜歡喜歡一般不喜歡體育英語課程設置的必要性有必要沒必要無所謂
%51%35%10%4%%87%5.5%7.5%
由表1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對在體育教學,1,安排體育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是很有必要或有必要的,只有4%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進行體育英語的專項教學,持無所謂態度的學生占7.5% . 86%的學生對體育專業英語學習表示喜歡,僅有4%的學生不喜歡。由此可以看出體育專業英語在學生當中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3.2需求分析
國外教育界對需求分析的討論和實踐約有30-40年的歷史,將需求分析用于外語教學時間也已經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Richterish在1972年第一次提出了外語教學中的需求分析這個概念,指出了如何滿足學習者在未來的語言使用環境中的交際需求的系列范疇[1]。束定芳(2004 )把需求分析分為社會需求分析和個人需求分析[2]。調查顯示,在“學習英語的目的”這項需求上,只有15% 的同學認為學習英語是為了滿足個人興趣需要,學生普遍認為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不學習是沒有出路的。98.3%的人認為學習是有用的,但也有個別學生( 1. 8%)持懷疑態度。82% 是為了將來工作,幾乎100% 的同學是為了通過各種考試??梢妼W習者的學習目的需求比較明確,不管是為了滿足個人興趣,還是為了將來工作,與通過考試這一目的都不矛盾。就“學習內容”的需求方面,大多數同學希望將來很好的就業,成為符合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表2 學生對幾門課程的興趣情況
課程計算機足球籃球排球田徑基礎理論課
感興趣的
人數白分比
93%
80%
90%
74%
69%
32%
調查表示,我們發現盡管學生都認為學習有用,但一談到努力學習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時,有23%的人表示不能堅持學習,想要的只是一紙文憑,更有的學生不想學習?!霸跒榱俗约旱膶砜嫌诳朔щy努力學習上作的人”占84.8% ,另有約15%的人不愿付出辛勞,遇到困難就縮了回來??梢娔壳皩W生的人生觀教育方面還應進一步加強。
3.2.1跨文化背景知識缺乏
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社會文化因素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英語教學只重視語言形式的準確性,而不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學習語言所體現的文化內涵。胡春洞(1996) [3]認為不管是傳統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還是轉換生成語言學,都認為語言學研究的對象是語言本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沒有把教授語言知識和教授文化知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語言知識對于正確理解語義和彌補漏聽的語音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聽力理解的基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過程中常常會不自覺地照搬自己的文化習慣,因此在進行日常的跨文化交際中常常出現理解和信任上的障礙。如果我們再不對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之間的差異加以重視,則必然會產生語言和文化脫節,學生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識”的結果,制約著學生聽的能力,導致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存在巨大障礙。
3.2. 2 心理因素制約
學生在外語學習中的心理狀態是注意、記憶、思維、感情、意志等所有的心理過程或特性的集中反映、由于大部分體育專業新生英語基礎較差,有近一半的學生,由于自己英語底子薄,課堂上老師幾乎又是全英語上課,聽不懂,感覺自己跟大學英語的要求有太大的距離,于是從心理上開始放棄英語,曠課或者上課心不在焉;學生上聽力課時,尤其應要求他們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干擾。加之本系高年級同學四級英語考試屢屢失敗的事例,有些學生認為自己不是學習英語的料子,從進入大學沒多久就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心理,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教師可以給他們舉一些成功學習英語的事例,如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她都是在先天條件不大有利的情況下,靠堅忍不拔的毅力,靠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金牌。通過她的成功學好英語的事例最大限度地調動體育學生的學習英語積極性鼓勵他們在英語學習上戰勝困難,破除 “破罐子破摔”的消極心理, 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英語教學策略
4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
目前開設體育英語課程歷史較長的是各大體育本科院校,為師范類體育專業學生量身定制的體育英語教材幾乎沒有。適用于適合師范院校教材缺乏,這一現實情況說明師范類體育英語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具有創新性。
針對體育專業學生的基礎水平,設置體育英語課程教學內容時,不僅需要考慮學生的專項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而且需要滿足學生未來的職業外語能力需求。體育英語聽力作為一門專業英語課程,開設對象是運動訓練、體育教育兩個專業的學生、這兩大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的職業是體育教練員、體育教師、體育顧問等,因此,體育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體育英語交流能力,如體育課堂雙語教學能力、體育專業類話題的交談能力等。 要使學生具備這四大類的能力,體育英語的教學概括為兩大方面的內容:
1.聽說能力的學與練、聽說內容應選取淺.易懂的體育英語對話、賽事解說、體育常識和賽事規則介紹等影像或音像資料,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設定不同話題拓展豐富教學內容。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 強化 體育專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008-01
全球化時期,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日益凸顯,體育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化時期日益融入人們的生活。對體育人才的培養自然成為社會發展的必需。
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與其他院系專業學生相比偏低,要花費大量時間在運動訓練類課程上,因此能夠用于英語學習的時間和精力都無法與其他院系學生相比。然而,很多體育專業的學生就業后都從事健身教練、拓展培訓師等工作,針對此方面的外語能力也決定了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層次。
一 任務型強化式教學法原理解析
1.任務型教學法與強化式教學法相結合
以任務為中心的語言教學思路是交際思想的一種新的發展形態,它把語言應用的基本理念化為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將任務型教學方式與強化理論教學模式相結合應用于體育專業英語的教學中;同時在體育專業這一相對特殊的大學生群體中實施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學改革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2.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
凡是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增強學生反應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屬強化物;反之,在教學中反應之后做出懲罰,而使之行為發生率減少的刺激即為懲罰。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覺記筆記,或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教師進行鼓勵、表揚,就是對學生記筆記及舉手回答問題積極性的強化,而鼓勵和表揚本身就是強化物。而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出現學生玩手機、自顧自說話等行為,教師應及時制止,進行適度的批評,使學生認識到錯誤,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二 體育專業英語應用任務型強化教學法的可行性
1.體育專業英語教學特點
體育專業英語是體育專業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學是以體育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體育專業英語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滿足工作、生活中的社會交際需要。
2.任務區別于練習
任務與傳統的練習或通常意義上的活動有著本質的區別。首先,任務具有目的性。這里的“目的”具有兩重性:一是任務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學目的,二是任務設計者所期望任務參與者達到的教學目的,而練習通常只具有教學目的。其次,任務通常會產生非語言性結果,而練是產生語言性結果。再次,任務具有開放性,也就是說,任務的履行并非有一套預定的模式或途徑,或者會達到統一的結果,完成任務的途徑,包括應用的語言是可選擇、不固定、非限制性的。最后,任務具有交際性或互動性。任務通常是集體性和合作性活動,任務的履行通常以交際或互動的方式進行。
3.體育專業英語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
任務型教學法符合專業英語工具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利用任務型教學法可以把培養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全過程分解到各個教學任務中,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完成一個個任務中不斷培養和拓展學習能力。課堂教學始終圍繞既定的教學任務展開,使每節課目的明確、內容實在、效果最佳。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應用”中學,在“實踐”中學。
三 實施任務型強化教學法的目標
在體育專業的英語教學中通過在課堂中為學生設置多種多樣的任務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將語言知識和實際場合的語言應用技能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在任務型教學中設置有大量的小組或雙人活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同時又包含了很多學生互助互動的環節,這樣在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增進了學生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啟發下,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機會,易于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者進行正向及負向強化刺激,加大學習行為發生的概率。
參考文獻
[1]李晶、田慧.體育英語專業的定位與課程設置[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7):76~77
[2]劉鴻雁.淺析體育英語特色專業建設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3)
[3]魏佳.排球專選學生教學技能培養微格教學的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
關鍵詞 體育術語 翻譯方法 意譯法 分析
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識碼:A
Paraphrase Analysis of English-Chinese Sports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YANG Xinrui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02)
Abstract Some sports terminology can not be literally translated literally in English; they must be expressed by means of a suitable translation of certain Chinese. We collected some of the sports terminology to expres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ir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se terms were classified finis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he relevant sports workers, sports enthusiasts and English learners.
Key words sports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methods; paraphrase; analysis
本文以一些眾所周知的體育項目中,挑選一些其英文和漢語表達有顯著差異的常用術語,并對其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分析和比較。本文通過的比較和分析方法,將體育術語的意譯翻譯方法分為以下兩類:描述性翻譯(descriptive translation)和說明性翻譯(paraphrastic translation)。
1 Descriptive translation描述性翻譯
對于一些體育術語,英語和漢語的表達方式都用到描述性的方法來描述一項運動或者一個技術動作。但是對同一個術語,英漢兩種語言卻使用了不同的詞匯來描述。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某些相同詞匯卻翻譯成不同的描述性的詞匯。這種描述性表達方式的不同也間接反映了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顯著差異。
1.1 描述性翻譯分析
下面用一些典型的例子來詳細分析描述性翻譯,以及英漢表達方式中的差異。
1.1.1 Breaststroke 蛙泳
蛙泳是模仿游泳的一種游泳姿勢。游蛙泳時,身體姿勢比較平穩,胸部和軀干不旋轉。英語表達方式(breast)側重于上肢的運動,即手臂在胸前部劃轉一圈,然后手臂回復前伸的動作。而另一方面,漢語的表達方式則形象的描述出模仿青蛙游泳的特點,著重于腿部踢的動作。某些角度來說,漢語的表達方式更加直觀地描述了這個泳姿。
1.1.2 Pen-hold grip直握 和Shake-hand grip 橫握
在乒乓球運動中,有兩種握拍方法:直握和橫握。而對這兩種握拍方法的英語方式是:pen-hold grip 和 shake-hand grip??从⒄Z的字面意思就會有很直觀的理解,所謂pen-hold grip(直握)就是握球拍的姿勢和拿著筆寫字的姿勢相似。而shake-hand grip(橫握)就是握球拍的姿勢和與人握手的姿勢相似。英語的橫握還可以說成是“tennis grip”,“knife-hold grip”,“Western grip”。這幾種方式基本都與形象描述這一握拍姿勢有關。
英漢兩種語言對這兩種握拍方式用詞的不同,表現出這兩種語言對動作的側重點不同。英語的表達方式側重手部的動作和姿勢。而漢語的表達方式則關注球拍的位置和形態。經過對比,英語的表達方式更加直觀地表現出每個握拍方式的特點以及這兩種握拍方式的不同。
1.1.3 Block 推擋
推擋是乒乓球運動中的用球拍擊球一個技術動作。特點是站位近,變化多,速度快,動作小,在相持或防御時使用能起到調動對方和助攻的作用。推擋時食指將球拍向自己懷中方向用力,同時大拇指將球拍向外推,轉動手腕,當然球拍背面要橫向平行于自己的前胸。
英文單詞“block”意思是指阻止或防止某個在運動中的物體。但是漢語的表達方式在字面上意思包括了“推動”和“阻斷”的動作。所以,根據“推擋”這個技術動作的要領,漢語的表達方式更加直觀地表達出了它的技術特點。
1.1.4 Horizontal bar 單杠
單杠是男子體操中的一個項目,比賽使用的設備是由金屬(通常是鋼)制成的。不難從子面上體會出英漢兩種語言對這一項目的描述上存在的差異。英語的表達側重于項目使用的器械設備置放的方式,horizontal即“水平的”。而漢語的表達則側重于設備的數量,“單”表示一個。
1.2 相同英語詞匯的不同描述性翻譯
有時候,英語會使用相同的詞匯來表達一些不同的運動項目或技術動作,而漢語卻沒有使用相同的詞匯。反之亦然,英語使用兩個不同的詞來表達運動項目或技術動作,而漢語的表達中卻使用了同一個漢語詞匯。這種語言用詞的差別與該項目或該動作的特點有關。同時,也體現英漢兩種語言對同一個運動項目或技術動作關注角度的不同。
1.2.1 Synchronized swimming花樣游泳和Synchronized diving雙人跳水
花樣游泳(Synchronised swimming)是游泳項目的一種。花樣游泳,即包含游泳、體操和芭蕾等各種技巧糅合而成的具備舞蹈表演和藝術造型的女子游泳類項目之一,俗稱“水上舞蹈”。作為比賽項目,裁判員根據動作的高難度、正確性和舞蹈組合的合理性等質量標準,以及藝術表現力來評定得分。
雙人跳水(Synchronised diving)又叫同步跳水,就是傳統的男子、女子十米跳臺和三米跳板四個個人單項將重復為雙人項目。比賽時由兩名運動員同時從跳板或跳臺起跳進行比賽,裁判員根據兩個人完成跳水動作的一致性和各自完成動作的質量來評定得分。
英語中“Synchronized”是指同時同速度的進行或完成操作、移動、轉彎等動作。又等同時、速度等。在這個詞中,前綴“syn”意思是“same”(相同的、一致的);希臘語前綴“chron”意思是“time”(時間)。所以“synchronization”意思是“same time”(同時、同步)。
漢語“花樣”一詞,在“花樣游泳”中泛指不同的動作樣式或種類。“雙人”一詞在“雙人跳水”中指兩個人。
1.2.2 Figure skating花樣滑冰和Synchronized swimming花樣游泳
花樣滑冰(Figure skating)是技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一個冰上運動項目。在音樂伴奏下,在冰面上滑出各種圖案、表演各種技巧和舞蹈動作,裁判員根據動作評分,決定名次。Figure skating在英語表達中“figure”意思是在冰上表演出的一系列動作。
花樣游泳(Synchronised swimming)見1.2.1。
通過對例子1.2.1和1.2.2的分析,基于這三個運動的特點和英漢兩種語言表達的字面意義,可以得出結論,英語的表達側重這運動項目動作的特點,而漢語的表達則關注運動的形式。
1.2.3 比賽場地
在漢語中,可以使用比賽場地表示大多數的進行體育運動的場所。但英語卻使用不同的詞匯表達不同的項目的比賽場地。track是徑賽場地;field是田賽、英式橄欖球、棒球、棍球、足球場地;court是籃球、排球、手球、羽毛球、網球場地;pitch是足球和曲棍球場地;ground是足球場地;links是高爾夫場地;course是高爾夫;rink是冰球;diamond是棒球。
2 Paraphrastic translation 說明性翻譯
2.1 普通詞匯的說明性翻譯
英語的體育術語使用了大量的常用普通詞匯來代表體育運動或技術動作特定的含義。這類詞已經失去了其本身的字面意思,譯成漢語時要注意這個詞匯在體育中的特定含義,如果筆譯員和口譯員翻譯時不注意這類詞匯的翻譯,則很容易造成一個嚴重的錯誤,甚至是一個笑話。
i. Love 零分
在網球運動中,“love”意思是零,零分。這很有可能起源于古法語詞匯“l’ove”,意思是“雞蛋”,顯而易見,阿拉伯數字0看起來像雞蛋的形狀。
ii. Bye 輪空
在網球、美式橄欖球等其他競技運動中,“bye”通常是指在分幾輪的比賽中,某隊或某人在某一輪(多為第一、二輪)沒有安排對手而直接進入下一輪比賽。
iii. Rip entry 壓水花
在跳水運動中,壓水花是為了減少水花濺起的入水技術動作。英語中“rip”
意思是撕裂?!癳ntry”意為進入。
用意譯法來翻譯體育術語的英語詞匯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很容易能從漢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這類方法翻譯的體育術語。但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難點是如何積累和對應這類字面意思完全不同的英語和漢語的表達方式。
2.2 英語外來詞的說明性翻譯
有一些體育運動在非英語國家起源和發展,目前已經被全世界所接受。這些運動的術語和裁判用語的英語表達使用及保留了該運動起源國家源語言的發音。然而,漢語對這類體育術語的表達方式則采用了對源語言意譯的翻譯方式。以下以跆拳道和柔道舉例說明。
跆拳道taekwondo一詞的韓語表達方式包含了三個字:tea意思是腳、踢;kwon意思是拳頭;do意思是技巧、技術。柔道judo一詞的日語表達方式包含兩個詞:ju意思是柔軟、靈活;do意思是風格。這兩個詞都按照源語的意義而被翻譯成中文。也許還有另一個原因,日本和韓國受到古漢語的影響。也可以試著從詞源的角度上理解這些詞的翻譯方式。
3 結語
體育術語使用意譯法翻譯的詞匯還有很多,對這類詞匯的直接翻譯經常會對更好的理解帶來一些困難。在這篇文章中對此類詞匯分析仍然不是很充分和完善,期待您更好的建議。同時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重視體育術語的翻譯。
參考文獻
[1] 劉振愷.漢英體育詞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英語教學;對策
一、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的生存空間逐漸變小,資源開始匱乏,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于是社會的發展需要人們加強合作,共同面對人類所面臨的困難,人們需要合作,那么就需要進行語言的溝通,所以學習外語就成為了學校的一門主修課程。
英語作為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一種語言,很多國家都以此作為母語,更重要的是許多說英語的國家都是發達國家,他們有著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資本,所以英語成為了許多國家學校外語教育的重點科目。隨著市場經濟的ISl益發展,我們要和世界接軌,就必須懂得英語。英語作為世界性語言,越來越在各個領域顯示其交際功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國外先進生產設備、先進生產工藝的應用等方面,英語知識表現出其重要作用。因此在當前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地位表現得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重要。
二、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職業教育也稱再教育、繼續教育。它是我國高等教育中三大教育之一。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所受的基礎教育的嚴重不足,為了趕上時代的步伐,以適應自己工作的需要和社會的的發展需要,許多高校就承擔起了職業教育的重任。英語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一種交際工具,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重視,許多用人單位把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作為招聘人員的考核標準。但是,盡管如此現在的職業教育中對于英語的教學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弊端:
(一)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英語教學的對象主要有兩種,一是普通高中畢業生,經過了正規的高考被錄取的,他們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整體水平不高。二是從中專、技校、職業高中升人高職高專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學過三年英語,英語基礎非常差,對英語不感興趣。面對這種多層次、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較差的學生,原有的教學方法已完全不能完全適應,教學內容也偏深,因此必須改變教學方法和內容。
(二)在教材方面,目前尚沒有一套完整的適合職業學校學生使用的英語教材。由于學生生源復雜,知識結構、層次也不一,比較難找到適合高職學生使用的英語教材。在設備方面,高職高專學校普遍存在語音設備簡陋、落后,資料缺乏等問題。
(三)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亟需充實和創新,以使其在提高整體英語教學水平中發揮重要作用。
(四)在教師方面,我國職業教育普遍存在師資不足,師資隊伍不穩定的局面。在那些開設英語專業的學校,英語教師同時兼任英語專業課程和公共外語的教學工作,任務繁重。
三、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指導思想不夠明確,教學計劃缺乏針對性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一個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培養目標不同,前者主要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后者主要是以培養普通專業型人才為主。目前,各類職業學校在專業培養目標上已經逐步形成特色,其專業課程的設置安排日趨規范。但是,英語教學要達到什么水平,課程怎么安排,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和針對性的研究,制約和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培養質量。
(二)英語教學模式落后,與英語教學的目標相背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英語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的語言技能,側重于有關專業技術的需要,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但是現在職業英語教學一直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過于依賴于教材和老師,缺乏思考,失去了應有的教學效果。
(三)強調教育手段,忽視基礎教學
現在的職業教育英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一方面學生的基礎不扎實,進行高一層次教學有一定的難度,而另一方面教師為了防止學生產生厭學、畏難情緒,只有在“興趣”上下功夫,采用的教學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但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對于進人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他們中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職業教育關于英語教學的改革對策
(一)教材應具有針對性
首先應選擇一套實用的、適合職業學校學生英語水平的教材。英語教材中的課文應包含有語音、詞匯和語法等語言知識,既可以用作專門進行閱讀的材料,也可以用作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能力的訓練。因此,教材的中心是教授、學習語言知識和訓練語言技能的綜合教學材料。它是向學生傳遞信息的載體,其形式上可以是各種體裁的文章。其中課文內容應在英語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全面性和系統性,在整個英語教學中應給予重視。好教材應包括:
1.以課文為中心,注重篇章結構和思想內容。課文要精煉,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中掌握語言技能。
2.教學的重點應是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因而教材在詞匯釋義上不能全面開花,重點放在詞匯上。對詞義的解釋應緊扣課文中的意思與用法。切忌把多種詞義與用法全部介紹給學生。
3.教材中的語法講解和分析,要為理解句意與課文服務。
4.好教材還應有現代教學媒體編寫的輔助電子教案,將實物現場、板書和身體語言等直觀教學手段相結合,創設教學情景,活躍教學氣氛。
(二)教學要得法
英語教學方法近年來已有很大改進,但仍有一些教師采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菰餆o味的詞句、繁雜的語法解釋,使學生處于被動緊張的氣氛中。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教師的知識掌握直接關系到人才的效果和質量。在傳承前輩方法的同時,教學方法應該有突破和創新。如:熟悉文章,掌握內容,提供一些風俗習慣、社交禮儀和中外文化差異等方面的知識,以導入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大概的內容以排除害怕等心理障礙,可通過提問啟發學生去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師精講課文和語法后,把學生引向積極的思維,展開練習和討論。這樣學生練得及時,練得活潑、輕松。教師可及時總結并布置一些輔助練習作業,以幫助學生真正吃透、吸收、消化內容。既依賴于書本,又不完全依賴課本。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另外,教師還有責任鼓勵幫助學習差的學生,帶動中間。
(三)教學要突出重點
利用引入課文的方法對作者及背景介紹,介紹作者與背景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也可利用標題及插圖猜測法去理解課文,標題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凝聚性,通過對標題的猜測可以推斷出課文的內容。課文插圖一般都與課文的內容密切相關,它可以對課文的內容的推測提供形象、直觀的幫助,使推測變得準確、容易。例如:涉及慶祝生日的插圖,學生即使不看故事,也可以猜測到文章是有關生日的故事。
除以上的方法,老師也可用簡述大意法敘述故事文體。對于故事文體,教師先用英語介紹課文大意,也可以把一些關鍵詞寫在黑板上讓成績好的學生來介紹。教師再按次序逐條歸納出課文要講的大意或中心內容,或者把每一部分的中心句列出來,寫在黑板上,以提示學生根據這些中心句在閱讀中把握材料的主旨。此外,還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參與條件,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展開討論,使學生踴躍參與。
(四)指導學生課前預習
對學生來說,課前認真預習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學生沒任何準備走進課堂,那么學習肯定是被動的。教師講解什么,學生就聽什么;教師演示什么學生就看什么。學生像這樣學習又有什么主動性呢?預習看起來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精心指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并寫出自學筆記、提出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如安排學生事先對一些關鍵詞自己查字典,養成學生利用工具書預習生詞的習慣??梢越o學生布置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課外知識回去思考。這樣,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進人課堂,學習就能由被動變主動以前在課堂上是學生盲目地跟著老師跑,現在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五)多形式組織課余活動,拓寬知識面
為彌補課時少的不足,老師可利用業余時間培養他們的閱讀理解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和飲食衛生習慣等等都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里,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每周選擇一至二天的課余時間閱讀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并要求他們做相應的活動。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廣泛開拓題材范圍。材料要把握時代特色,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此外根據學生的需求可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以小組形式進行講故事比賽;以班級為單位每年舉辦英語演講比賽、朗讀比賽等。通過多種課余活動,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求知欲望引導到主動學習的軌道上。
[關鍵詞]二語交際意愿;體育專業;交際意愿培養策略
一、引言
當前,二語交際意愿是二語習得領域的研究焦點,也是大學英語課程培養學生的首要目標。教育部2007年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根據教學要求,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大學英語課堂培養的目標,以擺脫長期以來形成的只能閱讀文字而不能進行英語交際的“啞巴英語”F象。
體育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國際比賽活動中都需要使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筆者多年從事體育專業學生英語教學,在教學中發現,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英語課堂焦慮程度較高,英語交際意愿較低。不少學生抱著“學不會不如不學”的態度抵制英語學習,不做作業、逃課現象時常發生。事實上,體育專業中英語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往往在評優評獎、考研考博、畢業求職中具有極大的優勢。很多學生意識到了這個現象,也抱有學好英語的愿望和交際愿望,可是往往因為個人英語基礎較差,無法跟上課堂學習進度,教師課堂教學方法或者管理不當等原因導致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愿參加課堂活動,課后不能開展自主學習,英語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二語交際意愿研究
Mc Croskey認為交際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是指愿意與別人進行語言上交流的傾向。交際對象不同,交際情景不同,人的交際意愿都會有差異,不過,總體上說,不同的個體會表現出其個性化的傾向,例如有人會侃侃而談,而有人往往沉默寡言。所以,交際意愿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個人特征,經常會受到多種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如環境變化、自我體驗、交際焦慮等。影響交際意愿的直接因素包括與別人交際的愿望和當前的交際自信;影響交際意愿的間接因素包括周圍環境、當前氛圍、性格、交際能力以及某個體的二語交際自信等。Wen和Clement從理論上拓寬了二語交際意愿的內涵,他們認為,當前的交際意愿理論及其應用更加適合西方社會的第二語言學習,在中國情況往往會不同,中華民族推崇的內斂等性格及其本土文化對中國學生的交際意愿影響較為深遠。在中國的課堂環境下應該有新的英語交際意愿模型,交際愿望是指有意識的偏愛,交際意愿是指學生進入具體言語交際活動的心理和言語準備。盡管學生主觀上存在交際愿望,卻往往受到課堂環境、面子顧慮和不能做異類的思想等各種因素的制約,而不能最終上升為交際意愿。
三、體育專業學生英語交際意愿培養策略
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師資配置都有不少提升的空間。為了更好地提升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大學英語教師應該采取科學的培養策略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加交際。
(一)實行分級教學,確保因材施教
體育專業學生生源復雜,既有來自專業體校的,也有普通高中的,前者的英語水平普遍比后者的差,即使是普通高中畢業的學生的英語基礎個體差異也很大。筆者的班級沒有實行分級教學,而且大班上課,一個70人左右的班級里最終能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寥寥無幾,甚至有的班級沒有一個人能達到CET4的合格線。研究表明,學生經常會與同齡人進行比較,在自我評價較低或缺乏交際自信時,個體的交際意愿會進一步降低,直至慢慢地最終自暴自棄。在課堂上能積極參加課堂活動的往往是那些想通過CET4或者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其他的學生往往認為在完成作業后就萬事大吉了。
當然,分級教學也有自身的弊端,比如差生的班級往往課堂氣氛較差,學生有消極心理等。不過,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等級的課堂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同的考核評價方式,使各類學生在相對公平的課堂環境中得到最適合的指導和最充分的發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開展自主學習,確保教學在不同等級的課堂實現效果最優化。在分級前開展一次英語摸底考試,涵蓋聽力、閱讀、翻譯、寫作等方面的考核,并合理設置區分度,確保能體現學生的真實英語水平。根據摸底考試情況把學生分成AB兩個級別,并設定10-20%的級別滾動,每學期結束后根據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期末考試情況對學生進行重新分級,A級的后10-20%進入B級,相應地,B級的前10-20%進入A級班學習,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后可以申請免修英語課程,轉而選修英語文化技能類選修課,以更好地滿足這類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
(二)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興趣是我們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勒溫,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為:“一種目的或一種意向,可以形成一種準需求,產生具有動力意義的緊張系統?!比绻麑W生在學習中能夠有這種動力意義的心理需要,就能激發出較高的學習興趣。但是,目前來看,體育專業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究其原因,從大環境看,社會上對英語的要求比較高,但是真正能用到英語的場合很少,學生缺乏鍛煉的機會;從個體來看,學生個體的學習需要和心理需求系統沒有完全形成,簡單地說就是學生沒有樹立科學的學習價值觀。林培錦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促使學生在思想上建立起正確的學習價值觀,教師提升和改進教學方法,在學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做到以上三個方面的工作,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此,體育專業班級的大學英語教師首先要立足于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明白掌握英語的好處和優勢,通過樹典型等方法幫助學生培養學習動力;同時,自身還要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通過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把學生吸引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融人體育英語的元素和英語文化,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英語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和英語的語言魅力,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學校環境方面,教師應該積極倡導學校創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英語無處不在的影響。教師還應該多布置一些課下的小組活動,通過設計任務型教學增加學生在課內、課外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機會,凝聚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升其交際意愿。
(三)開展任務型教學,降低交際焦慮
汪沽等的研究表明任務型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用英語演講的信心,從而緩解學生在學習和使用英語中的焦慮情緒。任務型教學法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起源于Prabhu在印度進行的項目Bangalore Project。該教學理念強調以任務為核心來組織和實施語言教學,是交際教學法的進一步發展,關注學生在運用語言完成任務中學會語言。
Phillips的研究表明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語言上的鼓勵與其他任何幫助等都有助于降低學生課堂上的交際焦慮。體育專業學生思維活躍,注重團體精神,樂于交流,在課堂上,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這些性格特征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任務,增強學生用英語開展交際的自信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分成幾個小組,指導各小組每堂課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任務,英語好的學生要感受到任務的挑戰性,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也要有用武之地。在任務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時刻監督并提供指導,幫助學生在小組內順利完成自己的任務,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為小組的集體任務付出自己的努力。在完成任務后的展示環節,教師應多給予鼓勵,多做肯定性評價。不少研究表明,學生往往會因為不夠自信等原因而害怕在同伴和老師面前展示自己,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和積極的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和安全感,增加師生之間的信任和友誼。這樣才能夠降低學生的交際焦慮,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全體學生的交際意愿,使之樂于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四)抓好自主學習,提升交際意愿
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分為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兩種,自2004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推出后,形成性評價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改變了以往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同時促進了自主學習的開展。形成性評價貫穿在整個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既有課內的課堂活動,也有對課外英語學習活動的評價。形成性評價關注自主學習,提倡教師、同伴對英語學習者在英語課堂內外的表現給予整體的評價。在學期末對學生的評價要包含教師的評價和同伴評價兩個方面,教師的評價主要從課堂上小組活動的參與和效果以及課外英語活動的參與情況和自主學習效果這兩個方面,同伴評價主要從小組活動中該成員的貢獻和學習效果這兩個方面賦分。
為了開展好形成性評價,教師應該在課程開設前設計好課程的自主學習方案,并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小組布置不同難度層次的自主學習作業,在課外做好監督指導,教師要指導,小組成員要互相監督,并做好自主學習記錄。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課外自主學習可以很好地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教師在網絡英語學習平臺上構建英語學習第二課堂,指導學生進行課程學習過的內容的相關復習、互動、拓展等,讓學生切實地成為英語學習的主體,改變傳統的知識必須由教師傳授的認識。充分的課下自主學習讓學生為課堂活動做好了更多的準備,也變得更加自信,更樂于在課堂上展示自主學習成果,交際意愿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