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夜雨寄北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 漯河,與世界一起舞 祖母與癡傻孫兒一起舞動奇跡 “在線教學視頻”的認識與制作 讓心情和音樂一起舞蹈 發條,將來我們一起舞蹈 “在線教學視頻”與教師零距離 教學機智,讓生命與課堂一起遠航 在利馬的草地跟全世界一起舞蹈 唯舞獨尊帶著你的音樂精靈一起舞蹈 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海恩茲?史波利專訪:我會一直與舞蹈在一起 一起舞吧 注重教學實效和學生一起成長——例談“綜合與實踐”的教學 在線音頻與在線視頻孰優孰劣 《大家一起做紙球》教學紀實與評析 在語文教學的沃土上與學生一起成長 與學生在一起,我們教學相長 如何將語文素養的培養與教學融合在一起 在數學教學反思中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一起走進生活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在輔導教師在線教學視頻制作的過程中也很有收獲。首先,我們顛覆了一部分教師對研修的印象,他們不敷衍,不排斥,認真學習在線教學視頻制作。看著學員由于我的指導而在線教學視頻技術大有長進,我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和自豪的感覺。其次,通過研修,我結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教師朋友,集結了一批省優質課大賽獲一等獎的高手、教育碩士、省骨干、學科帶頭人、資深語文人,初步建立了語文在線教學視頻資源庫,我的視野擴大、心胸境界擴大、圈子擴大、信息技術能力也大大提高,我樂在其中!
在線教學視頻改變了我的課堂。我在上課時會特別注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傳統課堂的授業與在線教學視頻的解惑診斷功能有機結合。有一天,我在上課時發現,同學們在進行古詩詞鑒賞時,對虛與實的概念不是很明了,于是我就選了“古典詩詞中的虛和實”這個點,制成在線教學視頻來深入解說,進一步解惑。這次在線教學視頻教案如下。
古典詩詞中的虛和實
此在線教學視頻目的:讓同學明了虛實概念,很快學會辨析古典詩詞中的虛和實。
在線教學視頻流程:
一、明確虛和實是個相對的概念
客觀為實,主觀為虛
具體為實,抽象為虛
顯者為實,隱者為虛
當前為實,未來為虛
已知為實,未知為虛
二、共同找出《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隱)中的虛和實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三、出示《雨霖鈴》(宋 柳永),找出詞中虛和實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練習:找出詞中虛和實
四 、 檢測學生靈活掌握虛實的程度。
出示2008年江西高考題《初入淮河四絕句(三)》(宋 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
只余鷗鶩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
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這道題有一定難度,但通過思考點播可以悟出,此乃典型的“顯者為實,隱者為虛”,從而對虛與實的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徹。
此在線教學視頻在網上的點擊率很高,說明虛和實的概念的掌握是高中生共同的難點。在我自己所教的班級進行播放后,學生迅速明了虛實概念,很快學會了如何辨析古典詩詞中的虛和實,反應很好。
關鍵詞:預設;生成;課堂
高三語文教學主要就是復習,加之其知識面涉及廣,知識點又較為零散,高考的考查方式又靈活多變,故整個復習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既乏味還不易把握。如何才能有效地開展高三語文復習,是身處高三的語文老師必須面對的難題。而我認為,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就是要提高高三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精心預設
精心預設是高中語文課堂生成的前提,也是提高高三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決條件。具體體現在:
1.掌握學情,提前備課
語文教學的一貫宗旨都是圍繞如何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展開的?;诖?,高中語文教學的起點應是在掌握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進行的。而身為高三的語文教師,也只有在掌握了學生的基本學情后,才能對癥下藥,并做好相關癥結的提前備課工作。要提高高三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做到提前備課。按照學期初制訂的教學計劃,有章有序地進行不同模塊的復習,更有利于知識點的系統化。這一點,在文言文專題復習時尤其突出和重要。如,一輪復習時,梳理《種樹郭橐駝傳》一文的知識點,學生對倒裝句“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翻譯不好,了解之后,得知學生是對定語的概念比較模糊,難以劃清句子成分。因而,在復習《廉頗藺相如列傳》《石鐘山記》《勸學》三課時,就結合三課中“求人可使報秦者”“石之鏗然有聲者”“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定語后置句,提前備好定語后置的幾種常見類型,讓學生從中鑒別、分析,最終找出規律,使之趨于系統化,從而促進教學實效。
2.整合資源,明確導向
在高三語文復習課中,精心預設還體現在對教材的整合和運用上,正如在文言專題復習時,根據復習需要,對教材中的重要文言篇目進行知識點的系統梳理和鞏固,有時可能只是借用某個實詞的特殊用法,以喚醒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記憶;或是借用某個特殊類型的倒裝句式,以輔助學生對陌生文段的理解和翻譯。而在進行古代詩歌專題的復習時,對教材的整合就體現得更加明顯了。在這個模塊中,我們不能僅僅教給學生單一的解題技巧和固定的答題模式,還要引導學生嘗試著自己去歸納、整理。例如,可以讓學生將其在課本中所學的詩歌,根據詩歌的內容予以歸類整理,可分為:詠史懷古類有《登金陵鳳凰臺》《登樓》《登快閣》等,行旅閨怨詩有《雨霖鈴》《聲聲慢》《夜雨寄北》等。讓學生在歸納中明確并掌握各類型的出題類型和常用的手法,使之形成一個知識系統,再結合已掌握的解題技巧,將其內化吸收,形成能力,提高教學實效。
二、巧妙生成
提高高三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取決于課堂上的巧妙生成,同時,它也是精心預設的延伸和提高。我們的授課群體是思維活躍的學生,這就注定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必定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不可能按著我們預設的軌跡來運行,相反,還總是會有很多意料之外的問題出現,因此,身為執教者要善于抓住這些契機,并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將之前的精心預設和當前的意外生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語文課更具靈活性,從而打造精彩且高效的高三語文課堂。
1.營造氛圍,巧妙生成
語文課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就決定了其是復雜、多變的。加之又有諸種不定性因素,再精心的預設也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在學生有了不同的看法和疑問時,教師要采用賞識教育的理念,尊重學生,肯定其表現的同時,作適當地調整,富有創造性地繼續組織我們的課堂教學,順著學生的思維角度,再創新生成與之相關聯的問題,給學生一個支點,引導和幫助其理解。
2.開放問題,巧妙生成
愛因斯坦說:“有時候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币虼耍頌楦呷恼Z文教師要善于在語文課堂上創設出易讓學生去探究、討論的問題,盡量用最精練且靈活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使學生研習問題、討論問題的熱情高漲起來,在溝通交流中巧妙生成,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語文是一門主觀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結束后,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多聽聽不同學生的聲音,將這些反饋信息整理好,再結合自己授完課后的感受,認真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的亮點和不足之處。在反思的過程中,還要反思自己在備課時的預設哪些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并生成了“師生”“生生”的共鳴,教師要將這些亮點總結并記錄下來,在以后的教學中繼承并發揚。還要反思有哪些不足之處,是源于什么造成的,如果再講一次,應該如何完善,并做好相關解決方案。事實證明,成功的教案不在課前,而在課后。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執教者駕馭課堂將游刃有余,而且也能提高高三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高文.現代教學的模式化研究.山東教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