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商務英語大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商務英語大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商務英語大學論文

第1篇: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商務英語;體裁分析;學術論文

Abstract:Business English major belongs to English for Especial Purpose,which leads to new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English discipline.At present,the academic study of BE has been a focus for ESP.As a result,more and more BE research papers have emerged.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introduction of BE research paper based on Genre Analysis,which may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s for BE academic writing..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Genre analysis;academic paper

中圖分類號:H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3

1.引言

隨著國內外學術交流的不斷深入,對于學術論文寫作和交流能力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學術科研論文寫作作為各種科研學術交流的主要形式已經成為學術交流的必備應用能力。學術論文具有高度的“規約性”,其屬于賦有特定目的的交際事件類型,因此一般遵循約定俗成的慣例,而引言是學術論文的第一部分,具有可辨認的語步模式。根據Swales的觀點,他采取“語步”(move)和“步驟”(step)來研究學術論文的引言,進而創建了CARS模式。CARS即 Create A Research Space,意為建立學術研究空間,這一模式表明學術論文引言作為一類體裁,體現了“建立學術研究空間”的交際目的。

基于體裁分析法的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引言研究是本文關注的焦點,因為學術論文的引言部分對于整篇文章的構建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通過引言的介紹,整個語篇的宏觀結構及典型的交際目的便非常清晰,因此,就學術論文體裁的特征結合商務語言的特定交際目標,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引言的體裁分析對這類文章的語用策略指導具有一定積極意義。本文基于體裁分析方法討論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引言的建構,以期能夠挖掘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引言語境的確定,模式的建立和語步分析的結構潛勢。

2.相關研究綜述

體裁分析理論最早是與文學研究密切相關的,之后由人種學家引入語言學領域(Swales,1990,p34)。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而今,語言學家們就體裁概念的界定而言,有兩個主要學派即:以斯維爾斯和巴蒂亞為代表的ESP學派(Swalesian ESP School)和以馬丁為代表的澳大利亞學派(Australian School)。 John M.Swales的觀點是“體裁是指包括具有共同交際目的的一組交際事件”(Swales,1990,p58);而深受韓禮德影響的澳大利亞學派則認為“體裁是一種有步驟,有目的的活動類型,其數量和社會行為的數量一致”。上世紀末,秦秀白教授對巴蒂亞的定義作過比較詳盡的總結,包括以下4個方面:(1)體裁是一種可辨認的交際事件;(2)體裁是不一般的交際事件;(3)在建構語篇時,我們必須遵循某種特定體裁所要求的慣例;(4)盡管體裁有其慣例和制約性,內行人仍可在體裁的框架內傳達個人的意圖或交際目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各個學派在定義上存在差異,但本質是一致的:

(1) 體裁是對交際事件的一種分類;

(2) 交際事件的分類標準由語篇的內部結構特征和約定俗稱的交際目的兩個方面決定;

(3) 體裁具有常規性和制約性,語篇內容和形式需要遵循體裁要求;

(4) 同一體裁下的不同語篇存在差異。

ESP學派的代表人物斯維爾斯和巴蒂亞是把語步(move)和(step)作為語篇分析的出發點,以學術和職業語篇為分析對象,總結歸納出特定體裁的基本語步和步驟。例如:斯維爾斯(1990)總結了學術論文中引言,研究方法,結論各部分的話步和步驟,這就為高級寫作和學術英語的教學等實際應用環境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方法也都把體裁視為一種社會活動,認為體裁可能隨著交際需要的變化而變化和發展。而本文所討論的商務英語學術語篇也正是基于這一學派的理論框架進行分析與演繹,并借助語料庫的思路預期這類型文章引言寫作實踐的謀篇布局。

3.研究設計

3.1 研究問題

本研究集中討論商務英語學術語篇是否具有可辨認且固定的語步?這對同類型文章的引言寫作有何意義?

3.2 研究方法及設計

眾所周知,有關商務英語的學術期刊并不很多,事實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所分析的100篇文章主要從來源上分為2個部分:其中60篇選自于《中國ESP研究》,《商務外語研究》和《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會論文集》3類與商務英語專業密切相關的期刊及會議。目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商務英語研究領域獨占鰲頭,由其主辦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國內這一學科發展最新,最全面且最專業的水平。而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會則是在商務英語學科不斷發展前進的見證者,因此,選自于以上期刊及會議的60篇文章可以被視作發表于專業類期刊及會議的商務英語學術語篇,其余40篇選自于中國知網最新的以商務英語為題的學術論文。這些文章的選取旨在能夠多渠道的采樣文本,具備廣泛性。本研究依據斯維爾斯的學術語篇引言分析的理論框架對所選取的篇章進行了語步分析及頻率統計,并根據數據討論給出了研究結果分析與說明。

4.結果與討論

4.1語步分析

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引言部分的體裁結構特征:

斯維爾斯的體裁理論為體裁分析提供了基本框架,并強調交際目的的關鍵作用。他首先著重研究了學術研究論文的引言部分,提出了“創建研究空間”分析模式,并對引言部分進行了語步分析:首先,建立研究范圍;其次,建立研究地位;再次,占據研究地位。論文引言的語步模式、專業類期刊商英論文引言特征及專業類各語步統計頻率分別如表1、表2、表3所示;表4、表5分別給出了非專業類期刊文章語步模式和非專業類各語步統計頻率。

表1非常詳細的列出了斯維爾斯關于學術論文引言語步的模式建構,共3個Move,每個語步下面細化為具體的步驟層次,但當這個語步分析應用到實際刊發的商務英語學術論文時就發現,這類文章的作者并不是嚴格按照語步順序撰寫文章,即使出現循環的步驟,只要滿足寫作需求都可以實行。這一點在下面語步統計的具體數據中得到了證實。表3專業類各語步統計頻率中,例如摘自《中國ESP研究》中的文章,論文引言中雖然也出現了3個Move(語步),并且第一個Move中的3個Step與斯維爾斯的完全重合,但是當引言分析進行到第二個Move時,發現傳統的學術論文引言中所包涵的4個步驟縮減為2個,第三個Move中的4個Step也只出現了其中2個。由此可見,學術論文的嚴謹邏輯是3個語步大框架所承載的,豐富的步驟推進會讓文章的交際功能獲得銜接鏈條的集約化,但是省略其中的一些具體步驟也并沒有影響到語篇所應完成的交際目的,因而,對于專業類期刊中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引言的分析可知,這部分寫作的基本架構是3個宏觀語步分別是Move 1:確定研究范圍;Move 2:提出研究具體問題;Move 3:介紹自己在研究的具體問題上所作出的貢獻(研究成果),當這3步確立之后,引言部分的語篇功能已經建立,具體步驟的參與例如表2,表3中的各個步驟實施順序使得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引言的這類交際事件類型完整而嚴密。這也說明,學術論文引言這類語言體裁,是有一定的,相對固定的典型的整體建構形式,體裁組織著功能語體,并且這些體裁不僅有語體的共性,還具有各自不同的語言使用特點和語言組織特點。從以上的表4和表5統計的頻率可知,這些發表在中國知網非商務英語專業類期刊的學術論文的引言部分的Move1和Move3也基本符合斯維爾斯的提出的“創建研究空間”語步模式,但Move3中的step4在只有很少一部分文章直接在引言部分指出了文章的結構,這主要是由于各類期刊或文章篇幅的要求不一致,因為非專業類期刊所發表的商務英語學術語篇對文章引言的邏輯安排并不作要求,畢竟這些期刊所刊發的是各學科各門類文章,因而更加注重論文內容的創新及結論的時效性。另外,CARS模式的Move2中的:step1:對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質疑(Counter-claiming);step2:指處其不足之處(Indicating a gap)基本都沒有出現在引言中,可見我國論文作者對Move2即提出研究的具體問題(Establishing a niche)這一步驟的寫作習慣傾向于注重step3和step4的提出問題與繼續研究這兩個語步。總之在非商務英語專業類型的期刊上所發表的文章中,語步統計頻率表基本呈現出了學術論文的引言步驟,但商務英語語篇的學術結合商務專業的特征并不明顯,而且并未涉及CARS模式的全部步驟。但是Move1與Move3:確定研究范圍(Establishing a territory)和 Move3 的概括研究目的(Occupying the Niche)的各個步驟基本在絕大多數的文章都得到了謀篇布局時的重點陳述。這證明了斯維爾斯的學術論文語步模式是廣泛,通用及規約性的,它對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引言的建構是有指導意義的,當然由于文章內容和交際目的的異同,當作者在應對不同的征稿意見及個人特定的寫作習慣時,引言中的各個語步有所變動。就這點而言,無論是商務英語專業類抑或是非商務英語專業類期刊中的文章在引言寫作中都沒有差別。

5.結語

中國的貿易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商務英語的學科建設是時展的客觀要求。但只局限于模仿通用英語的教學與

研究方式是無法與現實的需求接軌的,因此,商務英語必須建立本學科實踐特有的并且可循環的認知模式,而這就一定要在理論上得到基礎層面的支持。商務英語學術科研的發展從根本上制約著此類人才的培養,商英學術論文正是承擔這類科研的載體,本文所討論的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引言就是試圖以體裁分析的方法探索這類新興學科的學術論文的結構潛勢,體裁的雙重性即商務交際性及學術交際性使得這類特定的語篇在引言部分充分體現出了學術體裁的語步建構,全文的分析以期能夠通過體裁的分析方式提高商英學術論文引言的框架指導,進而推動商務英語學術論文寫作的更多的探究與研討。

參考文獻:

[1]Bhatia V K.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A Genre-based View[M].London & New York..

[2]Bhatia V K.Analys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 & NY:London & NY:Longman,1993.

[3]Swales J M & Feak C B.English in Todays Research World:A Writing Guid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120 -156.

[4]Swales,J.Genr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陳平.外貿英語寫作教學新思路:語篇體裁分析理論及其應用[J].外國語,1999(3):28-30.

[6]韓金龍,秦秀白.體裁分析與體裁教學[J].外語界,2000,(1):11-18.

[7]鞠玉梅.體裁分析與英漢學術論文摘要語篇[J].外語教學,2004(2):32-36.

[8]葛冬梅,楊瑞英.學術論文摘要的體裁分析[J].現代外語,2005(2):138-146.

[9]李戰子.學術話語中認知型情態的多重人際意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5):353-358.

[10]李宣松.體裁分析與商務語篇[J].外國語,1997(2):26-29.

第2篇: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 商務英語 培養方案 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商務英語概況

商務英語是以英語為載體商務知識為核心的一種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 ESP)。本文擬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廣大外語外貿大學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差異性進行比較,希望通過比較能對商務英語專業設置合理的培養方案提供一些參考

2 差異性比較

2.1 培養目標差異性比較

(1) 培養目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掌握較寬廣的人文與社會科學以及國際商務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適應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國際商務活動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嫻熟的英語交際能力、良好的文化素養、系統的商務知識、寬闊的國際視野、善于跨文化交際,適應經濟全球化競爭,能勝任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部門工作的國際商務專業人才。

(2) 具體要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①掌握扎實的英語知識與技能。②掌握國際商務基本理論,熟悉國際貿易相關專業知識和政策法規。③必須選修一門第二外語且達到學校要求的學習標準。④掌握比較寬廣的中西方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知識。⑤熟練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應用技能。⑥掌握獲取專業學術信息的科學方法,具備獨立從事英語研究的基本能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①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熟練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通過英語專業八級考試。②熟悉英語國家文化,具備較強的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③系統掌握國際商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④具有第二外國語的初步應用能力。⑤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能力,用英語撰寫與國際商務相關的畢業論文。

可以看出,兩所學校在培養目標和具體要求上都大同小異,都強調了對學生語言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養。

2.2 課程設置比較

英語語言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5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63%。

英語文化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8%。

商務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9%。

(1) 英語語言類課程。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綜合英語、 英語聽說、 英語語音、 閱讀指導、 英語寫作、 第二外語、語言學導論(英)、 傳意學導(英)、 英語文體學、英語公眾演講、 交替口譯(一)(英)、英語論文寫作、高級商務英語聽說、商務英語寫作。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綜合英語、商務英語、英語寫作、商務英語 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英語聽力、英語口語、商務英語聽說、英漢口譯、英漢筆譯。

(2) 英語文化類課程。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美文學導論(英)、歐洲文化(英)、 美國文化(英)、歐美戲劇鑒賞(英)、散文(下轉第165頁)(上接第147頁)分析、跨文化交際導論(英)、個人商務交際技能(英) 、 跨文化商務交流(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英美文學和跨文化商務交際。

(3)商務類課程(略)。

可以看出,兩所學校在英語語言類和文化類課程比例上差異性較大,筆者認為這種差異受地域性特征影響。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相應加重了英語文化課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坐落于國際貿易中心廣東省,在商務英語專業下細分為四個方向,以服務于國際貿易不同需求。

2.3 師資結構比較

2008年,對外經貿英語學院成功申報了商務英語國家級教學團隊,教學主要圍繞語言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流、人文素養四大模塊展開。

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務英語學院設有五個研究中心,分別為商務翻譯研究中心,法律語言學研究中心,商務英語研究中心,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務研究中心,約有1/3的既掌握語言又掌握商科知識的復合型教師。

3 加強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一些思考

面對這種新的復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要找到合適的專業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專業建設情況。

3.1 培養模式市場化

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模式應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地方經濟文化的特性。通過本文對對外經貿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比較也可以看出兩所高校在培養模式上地域性差異特征。

3.2 人才國際化

從對外經貿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培養目標可以看出,商務英語專業作為服務于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應用型學科,更應以培養國際化人才為目標,加強學生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專業知識等硬件方面的培養,也應注重學生國際視野,人文素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 課程系統化

專業課程體系是教學計劃的主要內容,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上要合理處理語言類課程和商務類課程關系,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培養的關系。筆者認為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應包括語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流,人文素養,計算機及實習課程等方面內容。

3.4 教學案例化

作為哈佛商學院MBA教學的代名詞,案例教學化在我國也得到不斷應用和推廣。案例教學法對加強商務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3.5 教師復合化

在高校發展中,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培養英語和商務專業知識“雙精通”型教師。針對對這種狀況,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師培訓和實踐鍛煉方案,為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第3篇: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 學生 需求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a)-0244-02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屬于職業英語,它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交際能力。在教學中首先要做到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了解學習者要求,并根據輕重緩急程度來安排學習需求的過程(尹春霞,2012)。教師通過需求分析,從而確定教學內容和方法。姬姝(2011)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反復地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分析,以對教學過程進行及時調整。需求分析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同時考慮學習需求和目標情景需求。其中學習需求分析涉及學生如何進行學習,尤其涉及對教材和教法的要求與自我評估;目標需求為分析涉及學習者的態度、動機和目標。滿足學習者需求既是制定人才培養模式的出發點,也是人才培養的目標,因而,需求分析在合理制定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中不容忽視。基于此,研究者從需求分析理論視角出發研究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需要說明一點:本研究是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調查并分析高職商務英語學生的需求。

1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是南充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2013級的100位學生。研究目的為通過調查得到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需求情況并進行分析。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操作起來分為三個階段:(1)課前分析:通過學生背景信息了解學生需求。它包括學習的興趣、態度和目標,即目標需求分析中的學習者態度、動機和目標;(2)課中分析:它涉及學生對任課教師、教學內容、教材使用、考核方式的要求,即學習需求分析中學生如何進行學習,尤其是對教材和教法的要求;(3)課后分析:這主要涉及學習成果,即學習需求分析中的自我評估。問卷答案采用單選和多選相結合的選擇式,答案從A-K不等,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增加了問題的難度,二是給受試者留有更多思考余地。有效問卷為94份,有效回收率為94%。

2 調查結果和分析

問卷調查情況如下:從課前分析我們得出高職商務英語學習者的態度、動機和目標。55%的學生表示會利用課下時間主動學習英語,20%的學生表示會利用課下時間主動學習商務知識,27%的學生表示會利用課下時間主動參加商務英語相關比賽。這說明學生對商務英語專業的興趣和態度都有待提高。當被問及為何選擇商務英語專業,75%的學生選擇求職需要,22%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僅3%的學生選擇應付考試。這個數據說明學生的學習目的很明確,大多數學生選擇畢業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就“我目前的學習目標”這一提問,58%的學生選擇商務英語詞匯、術語和句型表達,85%的學生選擇商務英語聽說技能,58%的學生選擇商務英語閱讀技能,88%的學生選擇商務英語翻譯技能,88%的學生選擇商務專業知識,58%的學生選擇人際交往能力,53%的學生選擇團隊合作技能,70%的學生選擇創新思維能力,63%的學生選擇自主學習能力,66%的學生選擇解決問題能力,42%的學生選擇自我評估能力。不難看出學生尤其希望加強商務專業知識和商務英語翻譯與聽說技能,這對課程設置提供了參考。就“我目前的考試目標”一題,86%的學生選擇大學英語四級,73%的學生選擇大學英語六級,92%的學生選擇專業英語四級,25%的學生選擇專業英語八級,88%的學生選擇英語職業技能考試(口譯、商務、文秘及其它),64%的學生選擇課程考試。這表明學生的考試目標也較明確,他們尤其希望通過專業英語四級考試、英語職業技能考試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因為這些證書對他們的職業發展影響較大。相比較,選擇希望通過課程考試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小。至于僅25%的學生選擇希望通過英語專業八級考試是因為專八是對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的英語能力鑒定較有影響力的證書。

課中分析涉及學生對教師、教學內容、教材使用、考核方式的要求。首先是對教師要求的調查,50%的學生喜歡有商務知識的英語教師授課42%的學生喜歡英語好的商務專業教師授課,8%的學生表示無所謂。這說明學生偏好英語教師教授商務英語專業課,畢竟商務英語屬于英語專業這個大方向,學生喜歡甚至習慣于英語作為授課載體。這也能在“授課語言方式偏好”題目中得到共識,2%的學生喜歡中文授課,11%的學生喜歡全英文授課,7%的學生喜歡中英結合,中文為主,80%的學生喜歡中英結合,英文為主。那么怎樣建立一支具有較高英語水平又有一定商務知識的教師隊伍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重頭戲。就對教師背景需求來看,從助教到教授的選項比例變化不大,這說明學生不太在乎教師的職稱,他們在乎能否學到實用的商務英語知識和能力。其次是對教學內容的喜好,78%的學生喜歡英語聽力,80%的學生喜歡英語語音,63%的學生喜歡英語寫作,56%的學生喜歡英語語法,71%的學生喜歡英語口語,75%的學生喜歡商務英語綜合課,47%的學生喜歡商務英語視聽說,39%的學生喜歡商務英語閱讀,沒有學生喜歡國際貿易實務。這些結果除了和教師的教學風格有關,還和課型關系較大。我們比較容易看出學生樂于接受英語語音、商務英語綜合課和英語聽力,因為這些課程建設比較成熟,也容易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認知情感需要,學生希望通過這些課程來培養商務英語能力。但僅學幾門學生喜歡的課型是遠遠不能滿足企業和市場的需求,學習的內容還要滿足學生將來職業和個人發展要求,我們需要加強國際貿易實務這一專業課的建設。這說明課程設置需要滿足學習需求和目標需求。再次是學生對教材的要求,14%的學生選擇翻譯版英文教材,48%的學生選擇原版英文教材,12%的學生選擇中文教材,35%的學生選擇雙語教材。這說明學生較喜好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但由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所以雙語教材成為了第二選擇。最后是考試方式喜好調查:44%的學生選擇試卷(開卷),17%的學生選擇論文,37%的學生選擇見習報告,76%的學生選擇平時成績,沒有學生選擇目前比較普遍的閉卷考試。排名前三的為形成性評價、開放性評價和實踐性評價,這說明考核應該多樣化和盡可能實現教考分離。我們需要通過學生平時表現以持續評價學習成果并不斷培養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開卷考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見習報告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新專業知識、做好正確的自我評估以進行針對性地學習并提高職場競爭力。當然,論文考核是一種有效地形式,它可以鍛煉學生的文獻調研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及論文寫作能力。但應該增加專業實踐性選題的比例,讓學生感覺考核方式和市場接軌。從學生對閉卷考試的不支持,我們可以看出應試教育得不到高職學生的歡迎,因為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實用性的職業教育。

課后分析涉及學習成果。在“學習一年商務英語專業課后我覺得以下哪些技能比較欠缺”這一題中,88%的學生選擇英語聽說技能,37%的學生選擇英語閱讀技能,75%的學生選擇英語翻譯技能,58%的學生選擇英語寫作技能,90%的學生選擇商務技能,39%的學生選擇人際交往能力,24%的學生選擇團隊合作技能,64%的學生選擇創新思維能力,50%的學生選擇自主學習能力,37%的學生選擇解決問題能力,22%的學生選擇自我評估能力。這說明多數學生對商務英語閱讀能力持肯定態度。但除了能看懂相關的英文合同、單證、說明書、廣告等,我們還需加強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培養,如商務技能、英語翻譯技能、聽說與寫作技能,高職商務英語不僅要求有專業的商務英語會話、翻譯和交流,還要求學生會書寫簡歷、商務函電、合同、廣告、通知等。我們更需要重視學生的人文素質能力培養,如創新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綜上調查分析,我們發現:第一,學生對高職商務英語的學習目標和考試目標較明確,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待提高。尤其需要在課內、課外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第二,對高職商務英語教師的要求有待提高,首先教師需要是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其次教師需要培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并在教學中和學生不斷地交流使得教學信息及時共享。第三,多數學生承認自己商務技能欠缺,甚至覺得自己學習的英語與商務關系不大。可見,目前我市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模式不夠突出商務知識和職業化教學,尤其體現在教材選擇和課程設置上。只有當學習內容與學生相關時,即能滿足當前社會所需的專業知識,學習才會成為有意義的學習。于此,我們的教材選擇和課程設置需要突出商務、英語、跨文化交際、人文素質相結合的整體性、知識性、有效性和發展性以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并培養學生的商務英語應用能力。第四,學生不支持閉卷考試,考核形式應該多元化和實踐性,如見習報告、平時成績、論文和試卷,甚至可采用證書認證的考核形式以提高學習針對性和熱情。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這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職業性的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

3 結語

本研究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需求調查和分析是探究高職院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階段性成果,這樣能深入了解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需求以期構建一種適合我市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框架,進而培養出基礎寬厚、知識面廣,以商務專業為主的“商務+外語”復合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姬姝.專門用途在英語教學中的需求分析綜述[J].中國成人教育,2011(5):136-137.

第4篇: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當代商務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指出商務英語教師應具備較高的思想品質、教學技能與理論、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商務理論知識和商務實踐與技能。 

 

引言 

學術界對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教師角色有過很多的論述,不少學者已經提出應該將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教師稱為“esp從業人員”( esp practitioner)。dudley- evans和john認為 (dudley- evans & john, 1998) , esp從業人員的職責包括五項: 傳統意義上的教師; 課程設計人員和教學材料提供人員; esp理論研究人員; 專業知識協作人員; 課程評估人員。要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esp從業人員,當代商務英語教師顯然需要達到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一、思想素質 

1、 優秀的德才素質 

作為教師應首先具有師范人格,即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性格修養及規范的行為方式,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教師應具有愛好廣泛和豐富的知識結構,樹立起良好的教師形象。我們對教師的作用應該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基礎上,再加上“關心、啟發、鼓勵”,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得到有機結合。 

商務英語教師由于經常接觸外國專家、留學生等,因此還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政治素質和修養的提高,要注意以自己較高的政治、道德修養影響學生,處理好與不同文化的外教、留學生的關系。 

2、 良好的心理教育素質 

人本主義教育家坎姆勃斯精辟地論述了優秀教師的六大品質:⑴良好的知識結構;⑵對學生和同事極強的感受力;⑶他們堅信學生能學習;⑷他們有積極的自我概念;⑸他們堅持能幫助所有的學生各盡所能的發展;⑹他們運用許多不同的指導方法。這是現代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其中就包括了心理素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經常灌輸心理教育思想,以促進學生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的形成以及個性的全面發展,進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 

3、具有較好的人文教育素質 

商務英語教師應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整合者。在進行英語知識教學的同時,應加強人文教育的力度,將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進行比較和融合,努力挖掘出教材中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等知識中的人文教育思想,讓英語知識的傳授與人文教育融為一體,使學生受到人文素養的熏陶,進而培養出既具有人文氣質,又具有科學精神的人,既具有豐富的中國文化知識又能解讀西方文化的人。 

二、教學技能及教學理論素質 

1、教學技能 

商務英語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教學技能基本素質。其中包括:課堂組織能力、課堂管理能力、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語言實訓能力、語言測試能力。 

2、教學理論 

商務英語教師應該了解學習者個體因素對學習成就的影響(年齡、性格、動機、學習能力等),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對學習成就的影響(策略類型、策略的內容、策略的使用等);了解并能靈活運用國內外英語教學法(包括: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認知法、功能法、自覺實踐法、交際法、自然法等);掌握結構大綱與功能大綱的基本知識及它們與教材的關系;外語教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課題的提出、調查問卷的設計、論文的撰寫、論文的交流及發表等)。 

三、英語語言基本知識與技能素質 

作為一位合格的商務英語教師語言素質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商務英語教師必須具備系統的英語知識。包括對英語語音、詞匯、語法、語意和語用方面的掌握;對英語國家文化和概況的了解;對英語寫作格式和措辭的應用;對英語語言學、文學、教學法知識的了解等。 

第二、商務英語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教學法知識。商務英語教師應了解各種外語教學法的來龍去脈和優劣之處,運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它們,并結合課程內容,取長補短,為己所用,努力尋找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  

第三、商務英語教師必須具備較為扎實的專業技能。他們必須具備較高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在課堂內外充分展示外語的工具性。教師的外語實踐能力既能為學生提供楷模,又能為課堂教學的交際化提供可靠保障。  

四、商務理論知識  

1,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基本理論知識  

掌握大量商務詞匯;具備相關的金融、營銷、會計、談判、電子商務、文秘等方面的知識;具有商業企業運營的各方面知識,包括進出口業務和市場拓展(諸如產品開發、廣告策劃、維系老客戶、贏取新客戶等環節);具備進出口函電、市場調研報告撰寫、項目方案制作方面的寫作能力;商務洽談能力;掌握用英語描述管理、會計、法律、電子商務、國際商法、市場營銷、國際商務文化、信息科學、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知識的能力;掌握商務英語知識和商務洽談技巧,熟悉相關的國際商務政策法規和慣例和英語國家的社會與文化常識。  

2、商務溝通能力  

商務英語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英語閱讀、寫作能力,能獨立完成日常商務活動中的函電往來;具備英語翻譯能力,能勝任公司中日常商務活動的口頭和書面翻譯工作;熟悉外經貿業務的基本流程;掌握國際貿易的操作技能;掌握與國際業務有關的社交禮儀;熟悉各種涉外接待、談判業務;掌握電子商務、保險、金融、會計、營銷等相關經濟領域基本的操作原理;利用現代化辦公手段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熟練掌握office軟件及傳真、掃描等辦公自動化技能。  

3、商務知識更新能力  

商務英語教師除了具備以上的商務知識和商務溝通能力外,還應該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隨時更新自己的商務知識,掌握國際商務活動中最新的動態和豐富多彩的國際商務內容,了解涉及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務活動的時代課題,如全球化、國際營銷、技術創新、貿易壁壘、企業文化、營銷策略、危機管理等。  

五、商務實踐與技能  

1、實踐經驗與能力  

第一、現代化辦公手段及基本技能實踐:主要包括熟悉了解現代辦公設備如復印機、掃描儀、傳真機、攝像機、投影儀,計算機及其各種軟件,熟悉掌握其操作方法等。  

第二、商務英語綜合技能實踐:主要包括熟悉商務活動,掌握商務洽談技巧等。  

第三、商務英語專業認識實踐:在相關企事業單位實習專業理論知識。  

第四、會展實踐:通過參加國際會展,了解會展的基本程序。  

2、商務職業技能  

第一、職業與專業聯系能力:職業與專業的關系遵循著“職業一課程一專業”的演變模式。因此,商務英語教師務必熟悉本專業的目標職業、職業崗位或崗位群,必須確認學生未來能勝任的目標職業和目標崗位,清楚所授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和在學生職業生涯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交流公關的能力:商務英語教師應能與學生、家長、社區、社會、上級主管部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獵頭機構、職介中介、用人單位、實訓實習單位以及各兄弟院校等建立和維系和諧關系,為專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向外推介專業及畢業生,實現專業產銷雙旺。  

第三、課程意識與課程開發能力。這已成為商務英語專業教師最重要的專業能力之一,培養和增強自己的課程意識,實現從單純的課程執行者到課程研制者的角色轉變,提高其課程開發能力。  

結束語  

隨著商務英語教學朝著多元化發展,它對商務英語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要進一步研究商務英語的特點,并圍繞它的功能性特征大膽創新,不斷探索,不斷進取。  

參考文獻:  

[1]徐小貞, 彭朝林. 一種新型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模式[j], 職教論壇,2005年4月號中.  

[2]肖典英. 大學商務英語課程團隊教學法[j], 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5年第25卷第2期.  

第5篇: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商務英語 就業能力培養 專業建設

高職教育的宗旨是為社會培養提供實用型人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設置順應了社會需求,應運而生。談到一所學校的某個專業強不強,我們首先看該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如何。因此,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與專業建設是不可分割的。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科學定位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以商務為背景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為核心, 側重培養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既注重加強語言基本功訓練, 又強調提高商務技能和辦公自動化操作及管理技能, 使畢業生能快速適應和勝任相關性質及要求的各類崗位。實踐證明,此類專業人才必須具備:較強的商務英語應用能力,較為扎實的商務知識,有操作進出口業務的能力,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良好的個人修養等,即商務英語學生畢業后能在涉外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管理或服務等工作。

二、專業課程的合理設置

要突出復合型、應用型外語人才培養特色,對課程設置須提出新的要求。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應以培養目標為依據,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個分支,它的課程設置也必然遵循專門用途英語的理論框架。進行課程設置時,可根據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將課程分為若干個模塊:

1.基礎課模塊。具備必要的政治、哲學、法律、道德、語言等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 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演講、寫作等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英語語音、語法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 以及閱讀、翻譯和聽力技巧方面的有關知識。計算機基礎課緊跟計算機軟硬件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2.專業基礎課模塊。本著以應用為目的, 以“ 必需”、“ 夠用”為度, 不斷追求知識體系的合理性, 剔除了繁瑣的理論指導和深奧的內容, 從技術教育的角度出發,設置專業基礎課。要求學生掌握涉外貿易企事業所必需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現代企事業的管理知識, 使之能更有效地為所在單位商業經營管理服務。

3.專業課模塊。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 以實現培養目標為依據, 擺脫了專而深的模式, 從職業崗位所需知識結構設計專業課程, 并跟隨時代新技術的發展, 將新知識、新技術充實到教學中, 經常更新教學內容, 加大實踐教學力度。

4.選修課模塊。 在選修課的設置上,要有明確的方向性和系列性, 主要從擴大學生知識面、增強專業適應性、培養職業能力和提高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 按商務英語專業實際情況開設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

三、教學模式的改革

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首先有賴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要在課堂內外通過張揚他們的創新能力來培養職業能力。教師應把商務英語技能的培養有機地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積極推行“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以素質為根本,在做中學,在學中練”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商務英語的積極性。在教學內容上,應根據社會市場調研、企事業專家的建議、畢業生反饋、對外交往等及時了解和洞悉社會一線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需求,豐富并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以滿足社會發展與學生就業的需要。在教學方法上,培養學生學習、調研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研究習慣,使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實踐教學的加強

商務英語開設的專業課程實踐性都很強,如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英語函電、商務英語寫作等。有的理論教學對于沒有商務經歷的學生來說難以理解、枯燥無味。學生只有在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中經歷了鍛煉,才能較快適應就業崗位的需要,為此可采取校內模擬和校外實習相結合的方法。在校內發揮商務模擬實訓室的作用,教師與學生分別模擬商務及外貿活動中的不同角色,通過計算機模擬處理各種商務及外貿業務,熟悉外貿流程。此外,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實現校企合作,建立起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在這些基地進行課程實習和畢業實習。并聘請專家、學者和經驗豐富的企業家當兼職教師,聘請高級商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當客座教授,將他們的實踐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學生,彌補以教材為藍本的教學滯后和課堂教學紙上談兵的不足。

此外,我們還應加強師資隊伍、教材和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建設,滿足學生專業學習的需要,全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就業能力,在職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嚴瑾.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務英語課程模塊化設置的調查研究[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9,(01).

[2]毛忠霞.高職商務英語課程設置需求分析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07).

第6篇: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 目前高等院校開設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在教學組織和教學模式選擇上存在不少盲區和誤區。普遍現象之一就是依然采用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沒有真正體現商務英語的專業特征和實際應用性。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和關鍵就是要在課程設計理念和教學模式上改變認識和思維方式,把握好商務英語教學中“商務”和“英語”的主輔關系,以商務承載英語,讓英語為商務服務。徹底摒棄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以國際商務企業/行業的實際經營業務為教學導向,從應用的技能上強化學生的學習和運用能力,達到商務英語課程“學以致用,教為成材”的最終目標,為社會和國際商務企業培養出真正有用的合格人才。

近年來,隨著英語專業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和細化,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并在此專業下分別設計了不同的與商務英語有關的課程,如《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口語》、《商務英語翻譯》等。特別是面向職業市場,以培養實際應用能力人才為教學目標的高職高專,更是普遍把《商務英語》作為學生三年學業中的必修課和核心課,重點進行促教和督學,大有學英語必學商務英語、教英語必教商務英語課程的趨勢。

雖然高校流行商務英語熱,開設的相關課程也不少,但什么是真正的商務英語?商務英語課程應該如何設計才能體現和反映出其“商務”的內容含量?“商務”和“英語”的關系如何契合才能匹配?至今還是許多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和任課老師尚未完全把握或有待提升優化的問題。

一、以工作實際為導向,堅持基于企業業務,又略高于企業需要,是商務英語教學的最終培養方向和目標。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專業的設置和一門課程的開立都必須有它的應用人才市場,否則這個專業或者課程就是沒有生命力和發展前途的。《商務英語》本身就是一個面向企業市場的應用型專業,選擇這個專業的未來就業目標就是前往從事國際貿易與國際商務的各類公司企業就業而不是政府組織或科研機構任職。此專業各課程的設計就是為了培訓學生具有將來能在企業的核心崗位承擔相應職責和合格業務工作能力,并且除現有階段的一般普通業務能力之外,還具有提升和適應業務發展的潛在能力,以保證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將來能夠在步出大學校園之后順利地找到“飯碗”并提升自己的“飯碗”。

什么是商務英語專業的一般職業崗位呢?從目前國內企業分類情況來看,應用商務英語專業最廣泛的企業和職業崗位總體集中于國際貿易和進出口業務,以及為國際貿易服務的上下游企業,從職業崗位上分,仍然是進出口行業中的外銷員、單證員、跟單員、報關員、國際商務翻譯,以及上下游配套服務企業的國際貨代、外輪船代、涉外保險、銀行國際結算等。這些企業和企業間廣泛應用的商務英語就是商務英語教學的工作實際導向。離開了這些企業崗位的業務,所謂的“綜合商務英語”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是沒有任何實用意義的。例如,如果執教的英語教師壓根不懂進出口業務程序,不知道報盤、還盤、確認、成交等國際貿易的程序和規則,不知道貨物貿易銷售/采購合同中的各項條款,包括付款方式、裝運條件、包裝條件、租船條款等,如何能教授與此業務緊密相連、息息相關的商務英語?再如,教學生商務口語談判,而教師連一般貿易、補償貿易、加工貿易等不同貿易形式都不明白,更別說與其相關的國家法規條列、國別政策及限制許可制度了,如何能掌握談判的主動權,引導對手達成協議呢?

商務英語所涵蓋的內容深度和廣度,以及適用的范圍和對象,總是離不開其所涉及的其他商務知識和業務技能,這與普通高校外語院系教授的公共基礎英語、交際英語、文化英語、科技英語是不能等同比較的。

二、以國際商務為基礎,擺正國際商務業務與英語的主輔關系,才能使商務英語學而有用,教有目標。

外語只是一種生活和工作上的工具,而不是一門賴以謀生的專業技能,同樣商務英語教學也逃脫不了這個規律。如果沒有國際商務業務,包括廣義的國際商務知識與狹義的國際貿易業務,作為基礎和承載物,商務英語就沒有植根之壤。學生欲學商務英語,必先學相關可運用商務英語的商務專業知識,否則,要么所學的課程并非真正的“商務英語”,要么在學此課程時重修相關的商務專業課程。教師教授商務英語課程時,如果沒有國際商務業務知識作為基礎,要么所教與實際運用脫節,要么教出來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商務英語”。舉例為證,教授商務英語函電課程時,不可能不涉及講授進出口業務的一些環節,而在不同的環節,商務英語都有自己的專有詞匯和術語,非一般公共英語可替代。如:

This offer is 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

At seller’s option.

By Confirmed,irrevocable L/C payable by draft at sight to be established 30 days before the time of shipment.

因此,如果講授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師不熟悉所教授課程涉及的商務專業知識,就很有可能

出現“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識殘缺情況,無法全面回答學生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就發現有些教師在翻譯E.M.P術語時,將其翻譯成“歐洲主要港口(European Main Ports)”,而實際上,國際海運界和國際貿易人士都習慣稱其為“歐洲基本港”,因為從亞洲到這7個E.M.P港口的國際航線的集裝箱班輪價格是大大低于其它非基本港的。

有了國際商務的各種業務作為承載物,枯燥無味的英語才會顯得有生命和吸引力,因為語言已經融入了實際工作技能,成為一種活的東西。這也是為什么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特別喜歡聽我講案例的“故事”而不愿意死背單詞和短語的原因。

三、商務英語教學模式應該區別于普通英語教學,努力向實際業務工作靠攏并且跟上現代企業經營的發展。

在以往的普通英語教學模式上,近年來高校進行了許多探索和改革,有很大的進步,現已基本放棄了舊的語法分析模式,采用了一些諸如情景式、交流式、聽說領先式、閱讀領先式等較新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授課方法從單純的講授法過渡到操練法、問答法、講授加練習的方法,教學裝備和技術也逐步從黑板加粉筆向多媒體投影加電子語音室延伸,教學效果不斷提升。但這些改革和發展對于目前我們面對的現代企業所實際應用的商務英語來說,教學模式和手段還有一定的差距。從教學模式來說,我更推崇根據國際商務的不同業務程序所設計的“任務模式”,即徹底放棄語言教學的由淺入深、循序踐進的原則而服從實際業務的任務需要,根據不同的任務階段設計課程和教學內容,把商務英語中的函電、文字處理、口語翻譯、商務談判、交際接待等不同的課程串聯成一個個不同的任務來實施教授和操練。如:

國際貿易出口任務:

函電/網上推銷產品、介紹本公司,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接待客戶來訪,參觀生產工廠,進行技術和商務談判簽約成交(當面成交或函電成交)修改、補充合同條款催開信用證或修改信用證租船定艙、備貨、商檢報關、裝船、出貨制單、議付、結匯處理索賠及合同執行善后問題

國際商務項目引進任務:

制訂項目招標書/尋找海外投資人接待客戶,開展談判前考察進行技術談判(翻譯)進行商務談判制定合同、簽約辦理銀行間國際金融業務安排設備海運、商檢與索賠和異議解決接待外方工程技術專家并協調現場工作產品返銷等出口事宜

同時,在教學中,也應該注意改變教師和學生的單邊獨角色交流方式,讓學生根據任務分組,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買方—賣方、出口人—船公司、投保人—承保人、翻譯—外商等。以此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實施商務英語教學,肯定會達到學以致用、教為成材的效果。

辦高等教育的社會價值除了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開展有益于社會和企業的科研,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所謂來源于實際工作水平,又有要略高于實際工作水平,這是每個高校教師時刻要謹記在心和孜孜追求的。如教授付款條款時,除L/C、D/P、T/T等常用方式外,還要注意研究和了解目前歐洲市場已廣泛使用和流行的國際保理(International Factoring )方式。訓練商務談判口語過程中,更多的注意力要放在“refuse”而不是“accept”上,因為商務談判中雙方斗智斗勇的難點就是如何掌握和運用拒絕的技巧。

除此之外,商務英語教學的模式和方法改革,還要在考試形式、教具使用、網絡技術應用,模擬商務活動的組織方式,以及深入企業參觀觀摩、見習等多方面有所變革和創新,才能真正達到“學以致用,教為成材”的課程設置總目標。

總之,商務英語教學必須以商務承載英語,將英語語言功能溶解在各項商務專業技能中,以商為主,商英并舉,使商務英語真正成為國際商務各種業務活動和國際商務從業人員的手中利器,把學生培養成離開校園就能找到相應就業崗位,并且能基本勝任職業要求的復合性國際商務人才。

參考文獻:

[1]楊伶俐.商務英語的教學法探討[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國際商務版論文,2007.

[2]楊盛林.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改革探索與實踐[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VOL16,(03).

[3]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8).

[4]劉云江.我國加入WTO后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

第7篇: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商務英語;學科定位;發展前景

一、商務英語教學的特殊性

(一)商務英語培養目標的特殊性。商務英語培養目標具有雙重性和實用性等獨特的特征,它不但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學習和了解商務專業知識和跨文化交際的實際應用能力。這些基本特征本身就要求商務英語教材能夠體現學生參與性強、師生互動高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環節。

(二)商務英語教學教師隊伍的特殊性。我國大學商務英語教師的背景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沒有任何商務背景英語專業的教師們,由于學校搞教學改革,增設了商務英語專業(一般大專院校仍將商務英語專業歸入外語系,很少有學校能夠獨立成立商務英語系),這些教師可能出于自身興趣愛好,或者是校方 “趕鴨子上架” 等原因,變成了商務英語教師。這一類教師的語言功底很強,但商務方面的知識較為貧乏,盡管有些學校會針對這些教師進行一定的培訓,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還是主要靠自己的業余時間 “充電” 。由于商務知識不足,再加上多年來講授英語課形成的習慣,他們往往傾向于在課上過多地講授語言知識,而且遇到較為專業的商務問題(如信用證)時,他們很難借題發揮,繼續深入地將這些問題闡釋清楚。第二類是來自于大專院校經濟貿易系,對商務英語感興趣的教師,或是曾有過公司工作經驗,轉行回到大學做教師的一些人。這類教師的商務專業知識豐富,但他們的缺點是語言功底較差,難以應付商務英語課程。目前我國的商務英語教師大多屬于第一類。

(三)現行教材本身存在的弊端。現行商務英語教材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與普通英語語言學習者完成相同或類似的基礎或高級英語教材,如綜合英語教材、聽說教材等;另一種是引進國外或自編的商務管理類教材,如管理學原理、商業概論、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財務管理、投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組織行為學等教材。但是,這些教材運用在現實商務英語教學中均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弊端。

二、結合社會需求,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

商貿企業需要的是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熟練的運用能力和較高綜合素質的商務人才。從企業用人需要出發,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在掌握各個單項技能的基礎上,再通過綜合實訓進行鞏固提高。為此,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充分反映市場需要,開設市場營銷,商務談判,外貿函電,進出口業務與單證,國際結算等課程,并且進行進出口貿易的綜合實訓,相互融通,提高綜合技能。專業教師通過對企業進行最深入的調研分析,把握市場需求,了解市場變化,預測市場發展趨向,充分考慮行業發展及職業崗位群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不斷地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使教育直接與崗位接軌。還可聘請企業專家來校參與討論,吸收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同時學校建立了畢業生質量信息反饋系統,經常、主動地征求客戶對畢業生的意見和要求,以便及時調整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三、考試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試考核方式和內容不只限于閉卷考試,還采取口試、活動報告、參與科研、實地調查等多種多樣的形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表現,通過面談、項目調查書面報告、專題研討和寫論文等方式考察和評價學生。項目呈現的成果形式可多種多樣:如:卷面考試、文字準備材料、活動錄像、實施過程中的表現記錄、同伴評價、自我評價、活動報告、活動成果展示等等,各項評價均在最后的考核結果中占一定的權重和比率。

四、積極融入產業,推進“雙師型”結構師資隊伍建設

由傳統的課堂教學轉向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職業院校的師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要求有專業過硬的教師隊伍。專業教師要求既懂理論,又會技能。開展商務英語教學的教師本身既要有很好的語言駕馭能力,又要具備較全面的國際商務知識。學校為師資培訓提供許多便利條件,如鼓勵教師到工貿一體工廠或外貿企業掛職鍛煉,促使教師的實際業務操作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學校還定期委派教師到企業培訓進修,或聘請企業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以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增加“雙師型”教師比例,使教師及時了解行業發展動態,掌握先進知識。

五、商務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

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目標,通過一個具體教育情景的描述,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導學生參與、分析和思考,從而加深對相關的基本理念和概念的認識,以及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以教學案例為載體,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特征,強調師生對案例的共同討論。案例教學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實施的環節主要有:⑴案例準備階段,教師應吃透教材,根據教學內容和進度設計相應的案例,案例必須要具有真實性和針對性。在編寫教案時,案例收編可以從教材、報刊、雜志、圖書、企業商務文案或互聯網上下載,如果是中文案例,尚需將其譯為英文。

案例分析階段:此階段分為三個環節,即:分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和全班討論。分組討論,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討論或者辯論,教師督促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要求學生用英語發表自己的觀點、見解。小組討論結束后最好能形成統一的觀點,若觀點不一致,可使其展開辯論;若學生分析判斷有錯誤,教師可采用間接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改正。然后,每小組各推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匯報。最后,全班就各組的意見再進行討論或辯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深刻地理解所學的知識,或者相應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這樣,既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思辨應變能力,又提高他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案例總結階段――歸納、撰寫報告在案例本分析結束后,教師應及時歸納、總結。總結時,教師不能簡單地給出所討論案例的答案,且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應指出本次案例討論的思路、討論的難點、重點、主要解決的問題、如何運用理論知識等等,。此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評價,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為平時成績記錄在案,以激勵學生下次更好地參與討論。最后,教師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自己的認識用英文書面形式撰寫一份案例報告。撰寫案例報告就是一個總結、系統化的過程,案例報告的一般不宜太長,以 300 字左右為宜。撰寫案例報告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為畢業論文及相關學術性論文的撰寫奠定了基礎。

六、結語

商務英語專業工學結合是現代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生命線,是培養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現實,我們必須銳意進取,努力創新,明確培養目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辦出特色,適應社會需求,才能在教育競爭格局當中始終保持強勢,實現商務英語專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在實際教學中,單憑其中一種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在 “以學生為中心” 的教學思想指導下,認真研究學生的特點,根據語言教學的一般規律運用多種交際教學手段,合理設計和安排課堂教學,使學生通過案例教學充實商務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言技能和溝通技能。同時,隨著商務英語的不斷的發展,對教師自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應該不斷學習,不斷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實踐,創新教學,逐漸摸索出科學合理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商務英語教學科研體系。

作者簡介:王雪瑩(1993-1月)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就讀于渤海大學文理學院英語(商務英語)

參考文獻:

[1] 案例教學,鄭金洲.上海徐匯教育信息網,2003.

[2] 徐新輝.商務英語創新教學和能力本的培養[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

[3]周錳珍,石建斌.論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多媒體商務英語教學[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版),

第8篇: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任務驅動 商務英語 課程教學

【論文摘要】任務教學是建立在語言學習和課堂教學研究基礎上的一種新的教學法。論文首先分析了商務英語課程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各種弊端,然后簡要介紹了任務驅動教學與商務英語課程的聯系。最后,論文討論了任務驅動教學在商務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問題。

商務英語課程主要培養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較好的相關專業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質,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往、商務交流、磋商、談判等能力。商務英語課程是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

1.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

顯然,商務英語課程的實質是商務背景、專業知識和語言三方面的綜合運用,具有專業化、口語化、較強的針對性等特點,因此實用性應該是商務英語課程教學的最大要求。然而,實際教學效果卻與目標相差甚遠。

1.1 側重于知識的傳授

在實際英語教學中,很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仍然側重于知識的傳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機械地、單方面地向學生講解詞匯和規則,語法翻譯成了基本手段。講解課文,解釋詞語,說明專業詞匯是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而練習也缺乏真實場景,過于強調語法,學生憑記憶答題,不需要更多的思考。這實際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側重于知識的傳授,很容易造成英語強運用弱的教學效果。

1.2 課堂教學缺乏真實性

首先是教學材料的真實性問題。不可否認,目前許多商務英語教學材料確實選自原版的報紙、雜志,但這還不夠。一個普遍的問題是,選用的材料過于專業化和理論化,或者僅僅是專業詞匯的列舉。這必將導致教學材料過于重視語言、語法規則或功能的學習,而不能解決實際的商務問題。因此,教師應注重選擇來自真實商務領域的素材,要把握選材的現時性、題材的多元化、體裁的多樣性和材料來源的廣泛性,例如:報刊及廣告中的內容,或者旅館住宿、時刻表和飯店菜單,或者公司年度報告、合同、信函、產品報告冊,或者外貿業務活動中的詢盤、報價、訂購與確認等等。

其次教學任務缺乏真實性。課堂教學的任務應該注重學生要完成的任務與實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商務場景相吻合。只有符合語言使用的真實條件,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顯然,教師和學生不是為了學習語言本身,而是為了表達實際商務活動的意義,這才是真實的教學任務。

1.3 強英語淡商務

目前,很多商務英語教師自覺不自覺地將商務英語當成一般的英語語言看來上。教師往往比較注重解釋相關詞匯,疏通語法,將課文翻譯一下就完事了,至于如何指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和表達技能,如何同外商進行交流,妥善解決和處理商務上的實際問題則淡化處理。這難以達到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在商務英語中,英語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其最核心的要求是精通商務活動。因此,需要注重對教師商務知識的培訓,也就是強調“英語強、業務強”的“雙師型”。

2.任務驅動式教學

2.1 任務教學法含義

任務教學是當今高等教育界提倡和推崇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注重培養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法,在教學原則上提倡“意義至上,使用至上”。美國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醫學院、工學院、法學院等注重能力培養的學科有40%的課程采用這種方法或類似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教學法以解決某一與現實世界有聯系的問題為出發點。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首先呈現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介紹任務的要求和實施任務的步驟,然后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執行各項任務,最后在教師指導下各小組進行交叉分析和評價。

2.2 與傳統教學法的區別

傳統教學法以教師為中心,而任務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傳統教學法以書本為中心,而任務教學法以任務為中心。因此,以任務為本的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因,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其了解自己的認知能力,并發展這種認知能力。以語言學習者為中心、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任務教學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響。當學生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具體任務后,學生往往會有較大的成功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熱情。而傳統的教學法往往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2.3 商務英語與任務教學法

如前文所述,商務英語主要應用于特定的商務活動,在實際商務活動中,英語主要應用于電話、會議、社交、談判和報告中。實用性是商務英語課程最大的特點。商務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和加強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和對外交往的能力,為今后在工作崗位上盡早適應環境,為開展對外交往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與公共教學中的基礎英語教學不同,商務英語教學不再側重于對語句、生詞和語法的講解,而側重于使學生運用已經具備的英語技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商業管理各領域的專業詞匯,熟練地運用專業語言,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參與商業談判。商務英語課程的這種特性決定了該課程必將蘊含實踐性極強的豐富的任務。因此,完成與現實環境較為吻合的任務比掌握語句、生詞和語法更為重要。由此看來,商務英語課程比較適合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

轉貼于

3.任務驅動教學的實施

3.1 構建任務目標體系

任務型教學的關鍵在于構建任務目標體系。如何構建一個既有難度,又有可行性的任務是每個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要充分重視任務的設計。任務設計必須具有意義性、可操作性、真實性、差距性和拓展性等。任務有二種:封閉型任務、開放性任務。封閉性任務要求每個學生都應自主完成的任務。例如在學習英語自我介紹時,可以布置這樣一個任務,讓每個學生先寫制作一個英語簡歷,然后到網上申請一個電子郵箱,并通過這個郵箱向教師發送。顯然,發送一封帶有附件的電子郵件是一個封閉性任務。而開放型任務是一個任務框架,允許學生根據自身的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自主選擇和設計任務類型和任務主題。例如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個商務英語問卷樣本,要求學生自主設計基于商務英語談判的問卷調查。問卷的形式和類型由學生自主確定。

在構建構成中,師生應當明確各自在不同階段的任務與要求,并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務的意義,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要特別注意的是,設計任務時要注重如前文所說的真實性。

3.2 構建學習小組

分組教學可以將學生任意分組,但應該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以形成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學習互動。一是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質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組成員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二是各組人數適宜。每組以4-5人為宜,太多不利于交流,太少又不利于學生間的互助和交流。三是內部應有一定的分工,力求使每個成員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彌補學生的不同差異,可以定期進行角色變換。讓每個成員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例如在學習商務英語洽談時,可以根據實習角色讓學生分別充當生產商、經銷商、供應商等角色,在各角色都掌握了自己的角色職責以后,再實行角色轉換,充當另一個角色。這樣一輪下來,學生對各角色的洽談技巧都能深入理解和掌握了。

學習小組構建后,教師應檢查每一任務組的想法,詢問其所選擇任務的原因并確定是否可行,確定每一任務組的最終任務。教師還應要求各任務小組在課后進一步分解和設計任務,即將任務具體到每一個小組成員。

3.3 任務的交叉評價

各個任務小組在指定期間完成任務后,需要在課堂上進行交叉評述。首先由各小組選出陳述手進行陳述,教師則可以向學生強調口頭陳述所需要的技巧,例如眼睛的交流,手勢的使用,以及音量的把握。其他小組則對其進行評價,教師則這個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任務的特點,介紹評價時的注意事項。

交叉評價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得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則是核心,是使車輪轉動起來的發動機,把學生的潛質發揮出來。當學生的話題和問題被小組認為是有效并被采納的時候,很多學生感到加強了合作意識。在活動進行中,學生可以與老師探討如何更深層次地解決任務中的問題,例如自我介紹任務使得他們感受到對表達練習的欠缺以及進一步提高能力的迫切。很多同學擔心自己的表達不確切,或擔心要陳述的問題由于表達不準確而影響了小組的發揮。這樣一來,學生無形中促進了對于商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有效地鍛煉了商務英語的交際能力。

4.結束語

總之,“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它以探索問題來引起和維持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去積極學習。這種扎根于語言學習研究和課堂教學研究,以提高學習者的實際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為突破口的教學模式,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李輝.關于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真實性問題[J].職業教育研究,2008(2).

[2]楊晶,李燕.大學英語視聽說課中的任務教學活動設計[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3).

[3]張珊珊,崔秀紅.外語教學中的任務教學[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4).

第9篇:商務英語大學論文范文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

依托項目語言教學法(Project-BasedLanguageLearningandInstruction,以下簡稱PBLI)是指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實施一系列項目的活動從而進行語言技能的整合訓練的一種教學思路。實施PBLI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單純地以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獲得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英語實踐能力。依托項目學習是20世紀西方體驗式學習、“從做中學”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重要部分。其教學理念由JohnDewey首先提出,一個世紀以來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領域教學。近年來,國外的學者對項目語言教學有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如Hains(1989),Hedge(1993),Moss(1998),Fried-Booth(2002),Beckett&Slater(2005),Allen&Stoller(2005),Beckett和Miller(2006)等。國內學者也對項目語言教學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如,張文忠(2007和2008),劉長江(2008),李智曄(2004),張寧(2006),劉莉(2012)等。國內研究主要集中于對于項目語言教學理論和思辨性的研究,探討依托項目語言實訓教學模式及其構建的論文相對匱乏。

二、研究設計

1.課程介紹為了增加學生對商務英語的敏感性,提高商務應用的語言能力,廣東海洋大學為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二、三年級學生在每學期末開設了兩周的商務英語實訓課程。本課題組成員選取商務英語二年級學生開展了以PBLI模式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實驗教學和跟蹤調查,教學思路是使學生通過實施項目同時達到習得商務知識和運用英語語言的目的,這一思路具有基于任務的(task-based)語言教學模式和基于內容的(content-based)語言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可以看成是二者的結合和延伸。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觀察法及比較研究法等。全面閱讀國內外關于PBLI教學模式的著作、論文、報告等,為研究的開展打好基礎;采用問卷形式,利用科學的方法(如SSPS軟件包)進行數據的收集、統計和分析;在研究過程中,通過相關測試、學生座談等方式了解實驗的成效;同時收集畢業生的實習情況,以獲取實驗效果的最終依據;對不同教學方法的學習者的商務英語能力測試結果進行研究分析,并對研究結論進行對比,獲得共性和個性的特征。

三、實施方法

本研究選取兩個各方面條件大致相當的班級作為對照班和實驗班,對照班按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實訓教學;實驗班則運用依托項目教學法進行,按Fried-Booth(2002)制定的標準,實驗班的小組項目大致分為計劃、實施和產出3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時間跨度和主要內容如下表所示。1.項目計劃在項目計劃階段,教師除了給各小組分配項目以外,還要布置以下任務:收集專業領域的關鍵詞(Professionalkeywords),構造語言的基本要素;學習權威材料(Referencebooks),系統了解相關商務語境的語匯;通過泛讀和精讀(Extensive&intensivereading)攝取豐富信息,可以培養語感;讓信息在交換中豐富(Informationexchange);了解相關行業資訊(Relatedcurrentnews),把握商務領域動態前沿。

2.項目實施學生小組每周上交一份英文的項目學習日志和一份英文的研究報告。學生個人每周提交一份英文的反思報告。教師每周針對學習日志、研究報告和學習反思報告進行反饋。評估則從自我評估和教師評估兩個方面進行。

3.項目產出在每學期兩周的項目產出過程中,實驗班的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實施一系列項目活動(包含項目構想活動、閱讀、傾聽、訪談等信息收集活動,分組討論、模擬現場等解決問題的活動,以口、筆頭展示活動等)將語言技能訓練與商務知識整合起來。在實訓課程教學之前及之后,根據劍橋商務英語考試(GCT)的題型設計兩套試卷,分別給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商務英語能力測試。通過對比分析,預計可以分析出PBLI實訓教學對學生商務運用能力的培養所起的具體作用。最后,通過跟蹤對照班和實驗班畢業生的實習情況,探討PBLI教學模式的最終效果。

四、PBLI的特點和優勢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運用PBLI模式進行商務英語實訓教學,以解決商務英語課堂上理論多于實踐的問題,真正實現商務英語學科的多樣化教學。

1.幫助學生明確商務英語的學習目標,提高運用商務英語的能力基于PBLI模式的商務英語實訓課程學習的最大優勢在于讓學習進入實戰狀態,感受類似真實的商務場景。學習內容包括社交禮儀、休閑娛樂、社會與家庭、現代科技、醫療保健、金融與房產、網絡營銷、商業競爭、營銷策略、電子商務、股票市場、外匯與支付、網絡安全、國際事務、企業管理、就業指導、商務談判、商業法律與保險等。大部分素材源自《華爾街日報》、《中國英語網》、《今日美國》等著名的報刊、雜志及網站所刊登的最新文章。在明確了商務英語學習的動機之后,學生沉浸在議題的情節里,易于激發對問題產生興趣,設法與同伴進行交流、搜集資料且主動地分析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樣學生就能在課下輸入(input)在課上輸出(output),使所學的語言點和技能自然轉化,由被動接受(receptive)變為主動參與(productive),成為積極主動的行動者和知識構建者。而且展示的學生期待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上進心。另外,當學生把錯誤犯在課堂里的時候,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率。

2.通過改變教學過程和結果取向,改變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PBLI教學徹底改變學生一味追求成績,只注重考試內容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學期初就把整個實訓課程的內容整合成各個獨立而又相互聯系的項目分配給不同的小組,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相關知識,做好實踐準備,讓實訓內容貫穿于整個學期的專業學習。實訓課程結束后產生一個實實在在的最終成果,并運用特定的評價體系對成果進行評價。最后還收集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的畢業實習單位意見,對比分析,進一步了解PBLI實訓教學的實際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韩国伦理电影年轻的妈妈| 波多野结衣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女人张开腿给男人桶爽免费|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黄色网址免费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手交| 性生活一级毛片| 又嫩又硬又黄又爽的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两个人看www免费视频|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嫩模bbw搡bbbb搡bbbb| 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五月婷婷激情网| 欧美重口绿帽video| 夫妻免费无码V看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www.一级毛片|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电影| 免费黄色片网址| 99日精品欧美国产|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实干一级毛片aa免费|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国产男女在线观看|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黑人一级大毛片| 曰本女人一级毛片看一级**| 国产三级电影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成a人片|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