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長效避孕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目的意義
規范運行《市孕前管理動態數據庫》,實現應參查人員排查情況、重點隱患清理情況、長效措施落實情況、季度綜合服務情況以及補救措施落實情況的動態化管理和自動化比對,建立健全管理動態、工作常態、底數清晰、即時分析、自動比對的孕前管理和服務工作機制。
二、具體內容
(一)實行孕前動態管理工作機制
1、底數明晰。各鎮(區、場)和村級要通過入戶調查、技術隨訪、部門信息核對、季度綜合服務等,摸清全員人口的生育、死亡、婚姻、懷孕、手術、遷移、流動等基本信息,并重點核查計劃生育管理隱患、季度服務人員排查參查情況、長效避孕措施落實情況、補救措施落實情況、出生實名登記核查情況等。
2、信息準確。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得人為的虛報、錯報、瞞報、漏報信息。尤其是計劃生育管理隱患信息、季度服務人員排查參查信息、長效避孕措施落實信息、補救措施落實信息、出生實名登記核查信息等。縣級將對計劃外生育、流引產等重點信息的隱患上報情況、季度服務的排查、參查情況實行結果追溯;對計劃內生育的孕情上報、人口計劃安排情況實行倒查;對季度服務排查、參查及后續問題落實進行全程跟蹤和抽查;對隱患上報、出生核查、長效措施及補救措施落實信息實行不定期抽查。追溯、倒查、跟蹤、抽查的結果均納入年底目標責任制管理或業務考核評估中。
3、上報及時。要確保信息的時效性。所有個案信息的《平臺》上報月份應為發生日期的當月,凡信息上報月份在發生日期的次月及以后的,均視為信息遲報。凡《平臺》信息上報日期和發生日期相差3個月及以上的,年底業務評估加重扣分。同時對重點隱患的清理情況、補救措施的落實情況、長效措施的落實情況實行村、鎮、縣三級月報制度(市《孕前管理動態數據庫》正式運行后,實行周變更制度),季度服務情況和參查人員排查情況實行季報告制度。
4、引導服務。各鎮(區、場)統計員要將梳理的季度綜合服務應查人員名單、現存的計生管理隱患名單、應落實長效節育措施人員名單、應落實補救措施人員名單等于每次季度服務當日和月底及時將服務結果反饋村級、鎮包村人員和技術服務人員,同時上傳到縣人口計生局;每月4日前將四類人員中的現存的計生管理隱患名單、應落實長效節育措施人員名單、應落實補救措施人員名單一式5份,分別交村計生專干、包村計生工作人員、包村鎮副科級干部、技術負責人,并上報縣人口計生局;同時在季度服務結束后,根據信息采集與處置分離機制的要求,填寫、傳遞、上報重點隱患的交(催、督)辦單。各鎮(區、場)微機員要按照技術隨訪服務的要求,及時提供各類應隨訪服務人員名單,為服務提供方向,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從而引導相關服務工作的開展。
5、形成常態。各鎮(區、場)不能將此項工作作為階段性突擊任務,要樹立經常抓、長期抓、抓長期的工作意識,從而確保基礎信息鮮活,各類分析數據能即時反映最新的工作動態。
(二)分類落實長效節育措施
在避孕節育服務中,要堅持“長效為主、獎補結合、積極倡導、分類服務”的基本原則。
1、長效為主。樹立避孕為主的工作理念,強化長效措施的落實,引導已生育一個孩子的群眾首選放置宮內節育器,鼓勵已生育兩個及以上孩子的群眾選擇絕育手術。
2、獎補結合。探索建立長效避孕措施激勵機制,在堅持免費為主、長效為主基礎上,積極探索對不屬于國家規定的免費技術服務項目范圍的服務項目,給予一定的手術經費補貼或減免的辦法。
3、積極倡導。積極轉變工作理念和方法,深化知情選擇,強化宣傳“人流”不是避孕的方法,客觀宣傳人流可能帶來的近期和遠期并發癥,讓育齡群眾從思想上認識到落實長效避孕措施對自身的好處,引導群眾主動選擇以長效為主的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措施。
4、分類服務。在“免費、長效”雙為主的前提下深化知情選擇,獎勵絕育,鼓勵剖宮產同時施行絕育術,積極引進吉妮致美新型宮內節育器,努力提高一般宮內節育器的期內落實率和覆蓋率,打造數字化藥具供應圈,充分發揮藥具避孕的銜接和補充作用,努力提高避孕節育的科技含量,逐步形成知情選擇條件下避孕節育方法多元化格局。
三、工作要求
1、大力宣傳。宣傳人口和計劃生育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家喻戶曉。宣傳避孕節育是降低政策外懷孕的有效措施,是維護育齡婦女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也是孕前服務和管理的工作重點。各地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廣泛的社會性宣傳活動,提高長效避孕措施落實率。
2、認真組織。各鎮(區、場)要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排定落實進度,明確責任人,根據應落實長效避孕措施人員名單,按知情同意技術規范要求落實長效避孕措施。同時,保障必要的人員、設備和經費投入,形成長效避孕措施落實的有效機制。
3、嚴格督導。各鎮(區、場)要及時掌握各村(居)避孕措施落實情況、現存隱患情況等。在市《孕前管理動態數據庫》運行前,長效措施落實信息、補救措施落實信息實行個案每天即時變更《平臺》,婚姻信息、懷孕信息、出生信息、隱患信息實行月變更,同時在每月的4日前將有關名單和匯總上報縣人口計生局。季度綜合服務情況和參查人員的排查情況,除每天上傳當日服務人員情況外,在季度次月的4日前上傳截止月底的服務人員參查和落實情況。在市《孕前管理動態數據庫》運行后,該庫內信息實行周變更制度。縣級將對各鎮(區、場)長效措施及補救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不定期的調度、分析、通報,對長效措施和補救措施落實率低、落實進度慢、工作不力的鎮(區、場)實行提醒或預警制度。
四、質量控制
縣級除按照市人口計生委的要求,采取經常性電話調查、不定期入戶核查、季度服務個案信息備案、信息追溯、過錯追究等措施,保證長效措施的落實外,還將對發現的虛假信息采取更加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以大幅度提升基礎信息統計準確率。具體為:
1、對庫內有但未列入應參查對象的政策外生育人員以及雖列入應參查對象但未列入重點隱患人群的政策外生育人員,按1:1.5計入計劃生育率的考核;
2、對正常參加季度服務又落實長效措施的政策外生育人員,按1:2.5計入計劃生育率的考核;
3、對未列入季度服務對象又未列入孕前管理數據庫的政策外生育人員,按1:3計入計劃生育率的考核;
4、對虛報的計劃內生育和提供虛假管理證明的,按照計劃外生育處理,并按1:2計入計劃生育率的考核;
5、對孕情遲報的計劃內生育,凡備份庫內無此人的,按1:0.2計入計劃生育率的考核;
方法:隨訪102例宮內節育器緊急避孕的病例和30例激素類藥物緊急避孕的病例。
結果:89例(87.25%)長效避孕,11例(10.78%)考慮選擇其他避孕措施,2例(1.96%)3個月內取出宮內節育器。
結論:使用宮內節育器不僅可以緊急避孕,還可以長效避孕。
關鍵詞:緊急避孕宮內節育器激素類藥物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9-0224-01
緊急避孕是指在無防護措施的后一定時間內,采用服藥或放置宮內節育器等措施,以避免非意愿妊娠的避孕措施。無保護性社會后5天內放置宮內節育器是一種高效的緊急避孕方法,妊娠率小于1%,尤其適用于希望長期避孕符合放置條件的婦女。放置方法同常規放置的方法,但時間不限于月經后7天內。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年齡在20—39歲無防護措施的后5天內來我院就診的病例。放置宮內節育器的病例102例,隨機選擇激素類藥物的病例30例。
1.2方法。無防護措施的后3天內放置宮內節育器及3天后5天內放置宮內節育器,無防護措施的后3天內服用激素類藥物。
1.3隨訪。
1.3.1隨訪時間。分別在第一次無防護措施的后3天內,第二次無防護措施后,第一次緊急避孕3天后5天內及90天。
1.3.2隨訪內容。是否愿意長期避孕;使用緊急避孕方法有何副作用。
1.4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和X2檢驗。
2結果
2.1一般緊急避孕的情況,見表1。
3討論
3.1一般情況下,無防護措施的后5天內放置宮內節育器是一種高效的緊急避孕方法,尤其適用于已生育過希望長期避孕的婦女,放置時間不限于月經后7天內。
3.2放置宮內節育器較藥物緊急避孕的時間范圍大,目前臨床推薦的服用激素類緊急避孕藥的時間為無防護措施的性生活后3天內,放置宮內節育器時間則在5天內,能于無防護措施的性生活3天后5天內提供。
【關鍵詞】 米非司酮;含銅宮內節育器;緊急避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5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238-01
米非司酮是一種孕酮受體拮抗劑[1],目前,已廣泛用于抗早孕,而且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口服米非司酮緊急避孕是近年來新興的避孕方法,在臨床上,我們采用米非司酮及含銅宮內節育器用于緊急避孕(emergency contraception,EC)效果不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2月要求緊急避孕的110例患者,年齡19-38歲,平均年齡26.8歲,隨機分成A組和B組各55例,兩組患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1.2 方法 A組:凡無保護72h以內者,行B超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檢測陰性者,單次口服米非司酮50mg,涼開水順服,空腹2h,囑下次月經來潮前禁止性生活,下次月經干凈后3-7d,門診或電話隨訪。B組行含銅宮內節育器放置術,根據子宮情況選擇母體樂或T銅環。
2 結果
兩組避孕效果比較:對照組避孕失敗2例,失敗率為3.6%,觀察組均成功避孕,成功率為100.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緊急避孕是指無防護性生活后或避孕失敗后幾小時或幾日內,婦女為防止非意愿性妊娠的發生而采用的避孕方法,是減少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產率,提高婦女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由于米非司酮具有強烈的抗孕激素活性,對激素受體的親和力比孕酮高5倍左右,口服后吸收迅速,分別于不同月經周期使用,可有不同的作用機制。排卵前用藥抑制卵泡生長發育,抑制排卵或使排卵推遲;排卵后用藥作用于子宮內膜,干擾孕卵著床,所以達到事后避孕,催經止孕的目的。米非司酮作為一種有發展前景的緊急避孕藥物,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多中心臨床實驗已初步肯定了其避孕效果[2]。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的最小有效劑量即能起作用的于無保護后72h內一次性服米非司酮50mg,其失敗率接近于有關報道[3]11.5%,不良反應及對月經的影響亦不明顯,其方法為安全、有效、方便地防止意外妊娠的措施之一[4],但僅能偶爾使用,不能作為長效避孕措施,更適合未婚未育者使用。
宮內放置含銅節育器作為一種長效的避孕措施,其作用機制在于含銅節育器使子宮內膜發生變化,干擾受精卵著床,銅離子對胚泡有直接的殺死作用,效果良好,更適合已婚不計劃生育者及已生育需采取長效避孕措施者使用。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A組避孕失敗2例,失敗率為3.6%,B組均成功避孕,成功率為100.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參考文獻
[1] 桑國衛,邵慶翔,張莉嘉,等.不同劑量米非司酮及合并雙炔碳酯用于緊急的多中心隨機臨床研究.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34(6):331-3341.
[2] WHO Task Force on Post-Ovulatony Methods for Fertilily Regulation Contraception,1987,36(3):275-286.
我縣已連續8年被評為省級計劃生育工作優質服務縣,近年來,綜合節育措施落實率逐年提高,但節育措施類型變動較大,結扎、上環逐年增加,藥具(包括皮埋)逐年減少,2008年全縣藥具占綜合節育措施比只有3.12%(不含宮內節育器,以下相同),離全省7.64%、全國11%的水平差距很大。而藥具占綜合節育措施比是衡量計生優質服務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標,為研究節育措施類型變化規律,特組織了調研活動,了解藥具使用人數下降的原因,探討育齡婦女選擇節育措施類型意愿,分析導致意外妊娠原因,為具有基礎性、經常性、技術性意義的藥具工作發展提供前瞻的、合理的、切實有效的政策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全縣71567名已婚育齡婦女2001~2008年落實節育措施情況;問券調查890名已婚育齡婦女生育、節育及知情選擇情況。
1.2方法①查看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湖南省計劃生育統計年報表》;②對890名育齡婦女進行了問券調查。
2結果
2.1從2001~2008年已婚育齡婦女落實避孕節育措施分類情況藥具占綜合節育措施比由2001年的6.82下降到2008年的3.12,主要原因是,使用避孕藥具人數逐年減少,以2001年、2004年、2008年為例,使用藥具人數分別為3444人、2676人、1776人,其中皮埋分別為854人、600人、227人;口服及注射藥分別為628人、231人、12人;分別為2540人、2296人、1738人;外用藥分別為276人、149人、26人。
2.2使用藥具人數減少的原因①長年正常使用藥具對象成為還清手術欠賬對象。為嚴格控制計劃外生育,在人口計生工作目標考核中,加大了對長效節育手術落實率的考核力度,要求生育一孩以上環為主,生育二孩以結扎為主,現年輕育齡人群外出打工的特別多,他們生育小孩后未及時落實長效節育措施即外出,基層為完成手術任務,一些長年正常使用藥具對象被動要求落實了長效措施,使長年正常使用藥具對象逐年減少。②新增使用藥具對象減少。由于對避孕藥具的錯誤認識,一些地方視藥具為無效措施,原要求產后45天到落實長效措施前要使用藥具,而大部分地方不經過過渡措施而采用長效措施,使新增使用藥具對象急劇下降。③部分地方隨訪服務不到位,致使一些對象放棄使用藥具改為長效節育措施。④一些口服避孕藥或注射避孕針對象,因副反應而終止;一些使用外用藥避孕的夫婦因嫌麻煩或夫妻配合不好而終止;致使2008年口服避孕藥或注射避孕針僅12人,外用藥對象僅26人。
2.3使用皮埋人數逐年減少的原因從統計報表反映,使用皮埋人數大量減少,由2001年的854人逐年減少到2008年的227人,減少了73.41%。據本次問券調查890名已婚育齡婦女,皮埋人數大量減少的原因主要是:①皮埋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特別是月經紊亂、經期延長、經量增多、點滴出血等月經問題造成的負面效應,影響了人們的選擇。從曾使用者終止皮埋措施原因看,主要是副反應和已到使用年限需要終止兩種情況,分別占終止措施總數的53.33%、32.22%;從今后是否選擇皮埋措施態度看,會考慮選擇皮埋的占總數的42.26%,不考慮選擇皮埋的以皮埋曾使用者占多數,現使用者占60.99%,曾使用者占80.69%,無措施或準備更換措施者占78.19%;由此說明,皮埋的副反應太多是終止皮埋及制約育齡群眾選擇皮埋措施的首要因素。②皮埋知識宣傳渠道單一,主要是由人口計生部門承擔,缺乏廣泛的社會性宣傳,群眾對皮下埋植發的認識不足,導致接受性不強。③術后服務不滿意,由于皮埋副反應多數尚無簡便、特效的處理方法,致使部分使用者強忍痛苦。另外,皮埋術后跟蹤服務主要由村藥具管理員進行,他們對皮埋副反應無法處理,需要鄉以上的技術服務站醫護人員處理,這樣術后服務難以使群眾滿意,制約了皮埋技術的推廣。
2.4避孕措施知情選擇流于形式造成育齡婦女在選擇節育措施類型時的盲從性。從問券調查和座談中發現,育齡婦女對避孕節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知識非常缺乏,不清楚自己適宜的避孕方法,不知道各類節育措施的優缺點,不知道各自的適應癥和禁忌癥。當問及為什么選擇上環時,她們說根本不知道如何選擇,計生部門通知她們去上環、結扎,就認為上環、結扎好,沒有人對她們進行過培訓,她們對自身適宜的避孕節育方法缺乏了解。
3討論
3.1堅持長效節育措施和藥具措施并舉充分發揮藥具措施的作用,做好基礎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在重視長效節育措施的同時,要重視藥具工作的作用。口服(注射)避孕藥理論上避孕效果可達98.3%[1],方法失敗率為0.1%;如能堅持正確使用,其失敗率僅為0.4%~2%[1]。藥具避孕措施只要服務到位,不但能夠起到長效避孕的效果,而且也是結扎、上環等長效措施的緩沖,起到“堵漏、補缺”的作用,是綜合節育措施的基礎,將藥具視為無效措施是沒有依據的,不正確的。不能說使用藥具人數增加,綜合節育措施率就會降低,意外妊娠率就會提高,相反,藥具占綜合節育措施比率越高的地方,也是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水平、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越高的地方。因此,必須在堅持長效節育措施的基礎上切實加強藥具這一綜合節育措施的基礎性工作,充分認識藥具與其它節育措施的兼容性,充分認識藥具的安全性、有效性,充分認識藥具在綜合節育措施中的不可替代性,通過綜合考核加大藥具工作的力度,確保發放渠道暢通、隨訪服務到位,讓藥具更好的服務于綜合節育措施的落實。
3.2堅持以人為本,開展優質服務逐步推行避孕措施知情選擇,指導群眾落實安全、有效、適宜的節育措施。在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著力打造“溫馨計生”的形勢下,藥具已越來越來顯示出其重要性。對那些不適宜落實結扎、上環等長效節育措施和需要采取過渡措施的對象,應通過實施“溫馨計生”,開展避孕措施知情選擇,確保藥具服務到位。取消“藥具”,對不適宜落實長效措施對象將帶來身心健康的影響;對需要采取藥具措施進行過渡對象會造成節育措施空擋,帶來計劃外生育的隱患。應當堅持以人為本,針對不同對象需求落實不同的避孕節育措施,確保避孕節育措施的有效性,保護育齡群眾的身心健康,提高育齡群眾對人口計生工作的滿意度。
3.3堅持繼續推廣皮下埋植技術提高皮埋使用率、續用率,充分發揮好皮下埋植技術在控制違法生育中的作用。皮下埋植劑是避孕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效、可逆、穩定,且放置和取出方便的特點,特別適用于上環副反應大、反復帶環妊娠、脫落或子宮畸形的婦女,可在埋植后24小時發揮避孕作用,使用年限可達到5年,皮下埋植劑避孕法五年累計妊娠率為1.53/100使用者,平均年妊娠率為0.3/100使用者,使用頭2年的妊娠率可和輸卵管結扎術媲美[2]。皮下埋植劑不需依賴使用者的合作,使用失敗率極低,方法失敗率和使用失敗率均為0.04%[1]。計生技術服務機構應針對皮埋人數逐年減少的原因,采取措施提高皮埋使用率、續用率:①加大對皮下埋植技術的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計生、衛生兩部門的系統網絡和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傳媒的影響力,調動社會力量進行批埋避孕法的廣普宣傳,努力提高知曉率。②加強對皮埋使用者術前術后服務。技術服務人員要要搞好術前宣教服務,增強群眾對皮埋劑的可接受性,提高使用者對月經異常的耐受性,最大限度減低皮埋因癥取出率;及時掌握皮埋使用者術后的動態變化,及時發現治療副反應,不斷提高皮埋措施的續用率和群眾的滿意率。③搞好對技術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鄉村兩級服務人員要熟悉了解皮埋適應癥、禁忌癥的相關知識,正確指導群眾開展避孕方法知情選擇。要探索對癥處理方法,從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入手,除常用甾體激素調整方法外,中醫中藥也有一定效果,同時,要做好認真的解釋工作,消除思想顧慮,提高使用者對皮埋不良反應的耐受性。
3.4大力宣傳、普及、推廣避孕節育知識努力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素質,為育齡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基層計生技術服務人員特別是藥具工作者要通過宣傳、培訓、隨訪等服務方式,大力宣傳、普及、推廣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知識,讓育齡群眾真正了解各類節育措施的優缺點、適應癥、禁忌癥,正確指導育齡群眾選擇適宜的避孕節育方法,切實做好藥具發放隨訪服務,為育齡群眾的生育、生活、生殖健康問題排憂解難,逐步提高人民群眾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滿意程度,通過提高綜合節育措施落實率來穩定低生育水平。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郊區農村; 已婚育齡婦女; 避孕方法;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169.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36-0066-03
自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我國一直是全球總避孕水平最高的國家,避孕方法以長效措施為主,該模式相對穩定,對于維持低生育水平具有重要的人口學意義[1]。然而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2012年北京城鎮化率已達86.2%,本市越來越多的農民已經脫離傳統農村生產方式,成為有資產、有住房、有社保、有工作的新市民。在北京郊區,大批農村青年與中心城區就業人口一樣,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享受規范的“五險一金”社會保障[2]。有調查顯示社會經濟文化水平對農村已婚育齡婦女避孕措施選擇存在顯著影響[3]。因此,隨著北京市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避孕觀念和方法自然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本文旨在了解目前北京市郊區農村已婚育齡婦女避孕方法選擇現狀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更好的開展北京市農村地區計劃生育工作提供參考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13個自然村全部家庭中50歲及以下的本地戶籍已婚有偶育齡婦女。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設封閉式回答的調查問卷,于2013年11-12月由培訓合格的調查員對50歲及以下的本地戶籍已婚有偶育齡婦女進行入戶調查。調查采用面對面方式,由調查員讀出問題,受訪者回答,再由調查員記錄。發放問卷1690份,收回信息資料完整的問卷1650份,問卷有效率為97.63%。
1.3 統計學處理
調查問卷經專業人員復核后,使用EpiDate v3.1軟件建立數據庫,所得數據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描述,對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一般情況
本次共調查有偶育齡婦女1650人,年齡25~50歲,平均37.6歲;文化程度以小學、初中為主,小學、初中、高中、≥大專比例依次為:24.84%、42.33%、16.91%、15.92%;職業以無業為主;尚未生育婦女90人(5.45%),活產生育次數為1次、2次、3次的婦女所占比例分別為59.39%、27.21%、7.95%。
2.2 避孕節育現狀
1650名調查對象目前采取避孕措施的有1428人,現避孕率為86.54%。避孕方法構成以宮內節育器(IUD)為主(49.86%),其次為(25.49%)和口服避孕藥(15.55%),其他避孕方法使用比例少,可逆性避孕方法占避孕方法構成的96.22%。各種避孕方法使用構成,詳見表1。
2.3 不同人口學特征婦女各種避孕方法使用情況
隨著文化程度的增高,口服避孕藥使用比例下降而使用比例上升。不同文化程度組中,口服避孕藥的使用率以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比例最高,與其他文化程度筆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4 不同活產生育次數的婦女使用的避孕方法構成
隨活產生育次數的增多,婦女使用及口服避孕藥的比例降低,使用IUD的比例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5 不同年齡婦女各種避孕方法使用構成
不同年齡組中,31~40歲年齡組IUD使用比例最高,與其他年齡段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北京郊區農村婦女學歷構成較低
本調查顯示北京郊區農村婦女文化程度以初中為主。有研究顯示大多數農村婦女是通過影視廣播等媒體獲得避孕知識[4]。通過此渠道為來源的避孕知識一方面存在專業性、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婦女文化水平低會造成理解力差,不能很好地正確理解并掌握相應的避孕知識。因此北京市郊區農村地區應加強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宣教,尤其針對文化水平較低的婦女采取面對面的講解更為重要,通過細心講解使其更加系統地了解避孕知識從而正確選擇避孕方法,保障廣大婦女的生殖健康。
3.2 避孕率保持在較高水平
現避孕率即節育率,節育率指某時點在已婚育齡婦女中已采取節育措施人數所占的比例,反映已婚育齡婦女采取各種節育措施的總體情況。但已婚育齡婦女中,有不孕癥、絕經、待育、懷孕或哺乳等不需要節育者,所以節育率不可能達到100%[5]。調查顯示北京市郊區農村已婚育齡婦女現避孕率為86.54%,與近期國家對全國農村地區的調查數據87.1%相近,高于北京市周邊河北省農村75.0%的現避孕率水平[6-7]。
3.3 宮內節育器使用率低
調查顯示本市郊區農村育齡婦女宮內節育器使用率為49.86%,低于全國農村水平(69.1%)[6]。此結果與有關調查相一致,相關調查顯示本市戶籍已婚育齡婦女選擇長效避孕措施的人數及率在減少,以宮內節育器放置術人數的減少最明顯[8]。
3.4 口服避孕藥、使用率高
口服避孕藥使用率為15.55%,不但遠遠高于全國農村地區水平(0.46%),且高于北京市城區水平(1.84%)[6-9]。使用率為25.49%,高于全國農村地區水平(7.50%)并高于全國城鎮地區水平(18.60%)[6-10]。口服避孕藥及使用率遠高于其他地區水平,一方面由于隨著北京市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立和快速發展,口服避孕藥與在農村地區較易獲得,且本轄區社區衛生部門多年的生殖健康宣教,改變了育齡婦女以前的錯誤思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口服避孕藥及的好處,使更多的適應人群選擇口服避孕藥或,另一方面有學者認為某種避孕方法的構成比過高,意味著有些并不適合這種方法的人也在使用這種方法,因此尤其在本地區口服避孕藥的使用方面也可能存在不適應人群的濫用情況[11]。因此在今后農村計劃生育健康教育宣傳過程中,應把口服避孕藥及的適應證、副反應與禁忌證作為重點宣教內容,保障人群合理選擇避孕措施促進生殖健康。
3.5 避孕方法使用構成呈現城市化特點
調查顯示北京市郊區農村避孕方法選擇模式正逐漸向城市模式靠攏,即不可逆的絕育術選用比例低,可逆性避孕方法如宮內節育器、等使用率較高,占避孕方法構成的96.22%。因此北京市農村地區避孕節育服務模式應相應改變,在保持提供優質IUD技術服務的同時,要加強可逆性避孕方法的技術服務能力和增加供應品種,特別是和口服避孕藥。
3.6 避孕方法選擇受多種因素影響
年齡、文化程度、活產生育次數對避孕措施的選擇有顯著影響。30歲以下婦女由于多數尚未完成生育,故選用短效方法如、口服藥的人數較多。隨著文化程度的增高,越傾向于選擇可逆、短效的避孕方法,可能與絕育術對抵御生育風險不利有關。此外生育次數也與避孕方法的選擇有關,生育一孩以IUD為主,為輔。因此在今后避孕節育知識宣傳工作中應提供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生育次數育齡人群的具體避孕方法的指導。
參考文獻
[1]王存同,鄭曉瑛,陳功.我國已婚育齡人群避孕水平及避孕方法使用趨勢[J].人口學刊,2007,29 (4):57-62.
[2]涂露芳,戰冬娟,楊曉瓊,等.北京城鎮化率86%全國第二[N].北京日報,2014-02-09(5).
[3]徐倩倩.政策和社會經濟環境及個人因素對農村育齡婦女避孕節育和生殖道感染的影響[D].上海: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4]黃偉棟,武俊青,陳錫寬,等.農村已婚育齡婦女避孕方法滿意度分析[J].復旦學報(醫學版),2004,31(3):254-258.
[5]白明華,滕國興,譚偉良,等.已婚育齡婦女避孕措施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36):5164-5166.
[6]蔡建華,張妍,俞華,等.農村已婚育齡婦女避孕選擇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19(9):522-526.
[7]張廣榮,肖永紅.農村已婚育齡婦女避孕節育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245-248.
[8]高麗麗,沈潔,潘迎.北京市育齡婦女選擇長效避孕方法情況及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2,23(1):99-101.
[9]王力宇,張世紅,韓穎,等.北京市東城區育齡婦女避孕方法知情選擇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19(8):465-468.
[10]張妍,蔡建華,俞華,等.城鎮已婚育齡婦女避孕方法選擇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19(10):602-605.
關鍵詞:人工流產;優質計劃生育服務;價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n abortion after high quality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and benefits to patients.Methods Class experiment method is used to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the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in 2013 and 2014the total (PAC after quality service )output of artificial flow, repeated flow production.,Postoperative contraceptive implementation rate and for PAC quality service and save cost(Two hospitals in PAC quality service in 2014) .Results High quality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after abortion can obviously decrease the rate of induced abortion, repetitive abortion rate,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contraception implementation rate immediately.Conclusion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abortion after high quality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can reduce the country and around the world every year the fees incurred in induced abortion.
Key words:Abortionm;High quality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Value
目前我國每年大約有800萬次人工流產,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大城市重復流產率高達50%,88.2%的不孕不育女性做過人流手術[1]。導致重復流產的原因主要是:年輕育齡女性避孕意識淡漠或對避孕方法的了解存有誤解,并且我國還未全面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優質服務。人工流產后咨詢、隨訪及避孕措施續用率服務不完善,對女性避孕知識及方法缺乏的科學指導,導致女性重復流產的發生,甚至發生高危流產的比例增高,這不僅損害女性生殖系統的健康,也增加了每個家庭不必要的經濟支出。因此,通過人流術前的咨詢、宣教在大幅降低人工流產率及重復流產率的同時[2],也節約了因人工流產而產生的費用,既保護了女性生殖系統的健康,同時也為其家庭減輕了經濟負擔。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婦科門診進行自愿人工流產術的育齡婦女分為兩組:2013年人工流產患者設為對照組(PAC開展之前,無任何干預措施);另選2014年人工流產患者作為干預組研究(干預組術后隨訪年限為1年)。
1.2方法 2013年兩家醫院均未開展PAC服務,未進行集體宣教及一對一咨詢服務。2014年兩家醫院同時獲得資質并開展正規的PAC服務包括集體宣教及一對一咨詢服務,均由兩名固定的具備有資質咨詢員進行服務(一名集體宣教員,一名一對一咨詢員)。
1.3術后指導干預組采取術后定期來院復診或電話隨訪方式了解術后避孕措施落實率及6個月內重復流a發生率。
1.4實施方法 在兩家醫院均設有計劃生育集體宣教室及一對一咨詢服務室,宣教室內設有展板,展柜,均免費提供生殖健康及避孕指導手冊,滾動播放科學避孕方法宣教片,并由有資質的固定的宣教員進行集體宣教及一對一咨詢服務。
1.5術后隨訪 按國家衛計委要求:術后隨訪12 個月,囑患者在人流術后10 d、術后1月、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術后12個月復診(有固定的隨訪員定時對患者進行隨訪。電話隨訪或醫院就診),復診時間最好選擇在月經干凈后3~7 d內進行。
1.6比較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全年人工流產量,半年內重復流產量,術后避孕措施落實率,人工流產費用。
1.7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用SPSS 17.0 軟件進行χ2檢驗,以P
2結果
2.1人工流產總量、半年內重復流產量、術后避孕措施落實率,見表1~表3。
2.2節約費用,見表4。
3討論
從上述類實驗中我們發現:按照國家衛計委PAC(流產后關愛)服務要求,對流產后患者進行術前宣教,一對一咨詢及術后定期隨訪:干預組較對照組全年人工流產量、半年內重復流產率均有明顯下降,術后避孕措施落實率明顯提高,因此節約了巨額的費用。干預組與對照組在半年內重復流產率及避孕措施落實率方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有大量國內外經驗表明,落實PAFPS(規范化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能明顯降低重復流產的發生,以美國為例,人流術后一年,未落實規范化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者與正確落實避孕措施者相比,重復流產率高出48%,再次意外妊娠率高出25%。由此,我們發現規范化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采用多種流產后服務模式,包括一醫一患咨詢、配偶同時咨詢服務、避孕藥及避孕工具的提供等一系列措施[3-4],讓人工流產術后患者立即采取正確、長效的避孕方式,避免、遠離反復人工流產所帶來的危害。中國育齡期女性,尤其是20~29歲年輕女性,反復人工流產的人數在不斷攀升,近幾年由于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剖宮產后女性也加入了高危流產人群的行列。人工流產的危害諸多,很多女性對其缺乏認識,人流術后的并發癥長期、持續的困擾著育齡期女性,尤其是對遠期生育問題的困擾及由此而產生的嚴重的心理問題,未婚女性甚至會對性生活有嚴重的恐懼心理[5]。人工流產后如何保健、術后咨詢服務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醫院目前對人工流產術后服務不到位、醫療資源的浪費、缺少科學的咨詢指導,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院成立流產后關愛門診以恚通過多種宣教模式為患者提供科學的避孕方法,包括避孕模具的模擬使用,PPT圖文講解,讓患者了解妊娠的過程,幫助分析避孕失敗的原因,了解流產的危害,幫助其落實個體化、長期化的避孕措施,并對其進行長期的隨訪,答疑解惑;預防非意愿妊娠,從而減少人工流產,降低重復流產率[6];定期、免費為單位、學校、鄉鎮等地方舉辦系列生殖健康講座,提供全方位、更全面的生殖保健綜合服務以及心理健康咨詢服務,使患者了解人流的危害、了解科學的生殖健康知識等,保護婦女的生殖健康及心理健康。至2001年,全世界已有40 多個國家開展了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項目,而在全面實施流產后關愛的國家中,人工流產率均有明顯下降,約25~50%。流產后優質計劃生育服務(PAC)及咨詢門診的創立[7],不僅關愛流產后女性,指導科學避孕,預防人工流產后的并發癥,成為保護婦女的心理健康、生殖健康新形式,同時也為各個國家節約了巨額的費用及醫療資源,避免了無謂的醫療資源的浪費。
參考文獻:
[1]黃小青,吳閩君,張六蓮.流產后關愛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4,02(34):308-309.
[2]尹遜麗,左霞云,樓超華,等.上海市未婚女性重復人工流產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1):20-24.
[3]廣范,林霞,王瑩,等.醫院內規范化流產后服務模式探討[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7):470-472,493.
[4]HenshawSK.Recent wends in abortion rates worldwide[J].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erspeet,1999,25(1):44-48.
[5]林秀紅,劉建輝,黃海珠.個性化健康教育對人工流產術后避孕方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09(17):1592-1593.
臨床資料
根據1848例病歷中病史記載及B超檢查,統計育齡婦女避孕失敗原因及節育器失敗的原因及類型,其中工具避孕失敗976例,居首位,占意外妊娠總數的528%;帶器妊娠322例(174%),無措施376例(203%),脫環87例(471%),漏服避孕藥4例(022%),其他83例(449%)。
帶器妊娠322例中,圓形環35例(1087%),宮形環67例(2081%),圓宮環43例(1335%),T形環127例(687%),母體樂4例(124%),吉妮6例(186%),安舒29例(9%),環狀不清11例(342%)。
節育器脫落87例中,圓形11例(1264%),宮形23例(2644%),T形17例(1954%),母體樂4例(460%),吉妮2例(230%),安舒6例(690%),圓宮18例(2069%),環狀不清6例(690%)。
避孕失敗原因分析
本研究資料顯示,導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依次為漏用、帶器妊娠、無措施、節育器脫落、避孕藥漏服,其他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育齡婦女對避孕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不到位:較高的使用率與避孕知識不足,導致其不正確使用以及使用體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方法仍可導致避孕失敗,或不愿全程使用,導致避孕失敗。②對無措施人員管理不到位,宣傳力度不夠:因漏管造成意外懷孕,發生無保護后,能主動采取緊急避孕措施施與以補救的比例很低,雖然大多數育齡婦女認為其男伴關注避孕問題,但主動采用比例并不高。③宮腔大、宮口松馳、體力勞動過強及放置宮內節育器后月經過多易造成節育器移位或脫落外,多與手術者的技術操作熟練程度、選用宮內節育器的大小及制作材料有關。如宮內節育器未放置到底或宮內節育器過小,位于宮腔的下方或一側,均可導致脫落、帶器妊娠或移位,導致懷孕。如宮內節育器放置到位,其下移和脫落的動因是與子宮的收縮、宮內節育器的材料、形狀、與子宮形態的匹配以及子宮的敏感性和收縮強度等因素有關。沒有定期進行環情監測,對環移位及脫落者不能及時發現,環到期沒有及時更換,造成意外懷孕。④避孕知識不足,有效避孕措施采用缺失,現有咨詢宣教與藥具發放服務空白式避孕失敗的重要問題。
討 論
加強計劃生育服務知識宣教,國際上提倡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借助人工流產服務的機會向育齡婦女提供生殖健康宣教及避孕藥具,幫助每位婦女自己決定是否需要及如何選擇恰當避孕方法,并使其及其能有效的使用這種避孕方法,目前中國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仍與國際有較大差距。流產后育齡婦女急需由專業醫務人員對其進行系統的避孕方法知識宣教,增強有關知識,糾正以往的不安全和不正確的避孕方式,使其能夠便捷的獲得避孕藥具,自流產后第一次即采用正確、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
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宮內節育器具有安全、有效、簡便、經濟、可逆、長效、不影響生育等優點,是我國育齡婦女最主要的避孕方法,其應用要點之一為需要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進行放置和取出,且宮內節育器不同置取技術各異,要求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宮內節育器的放置操作常規和步驟進行操作,尤其是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選擇適合的宮內節育器,提高其有效性。
加強技術人員經驗總結,放置宮內節育器的實踐經驗對提高避孕有效性和減少不良反應均有一定影響,資料顯示1,累計施術例數較少的技術人員放置宮內節育器的不良停用率較高,施術≤500例的技術人員放置宮內節育器的不良停用率為2498%。其中,脫落停用率、帶器妊娠和移位的發生率為957%和659%。從業1~4年的施術人員放置宮內節育器出血、腹痛、腰痛的發生率均為最高,分別為561%、1111%和2484%。
加強隨訪服務,已婚育齡婦女孕情、環情的檢測,及時發現環移位、脫落等,對放環到期者及時更換節育器。
加強對無措施育齡婦女的管理,提高避孕節育措施落實率。加強對使用避孕藥具夫婦的管理與服務,做到送藥到位,宣傳到人,讓其掌握正確的避孕方法,減少意外妊娠的發生,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若能正確使用,避孕效果很高,且有許多非避孕益處,人工流產后立即開始服用復方短效避孕藥不增加出血量,不延長術后出血時間,也不增加血栓性疾病的發生率2。
參考文獻
關鍵詞:未婚;人工流產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來我院計劃生育門診自愿接受人工流產術未婚女性564例,其中2010年175例,2011年181例,2012年208例。本市戶籍61例,占10.82%,外地籍流動人口503例,占89.18%。年齡16~33歲,平均年齡(21.48±2.52)歲,妊娠天數35~70d,平均妊娠天數(54.54±7.53)d。
1.2方法 對564例病例進行調查及術中記錄,對其年齡、文化程度、職業、避孕措施、人工流產次數、妊娠天數、術中出血量等進行統計分析。
1.3統計學處理 本文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 (x±s)表示,計數資料用例數、百分數表示。在年齡、妊娠天數、人工流產次數、術中出血量之間作線性相關分析,P
2 結果
564例未婚女性初次人流者348例,占61.70%,以往有人流史者216例,占38.30%。有1次人流史者160例,占28.37%(其中3例前次流產后未轉經即再次妊娠),有2次人流史者42例,占7.45%,有3次及以上人流史者14例(其中包括3次人流史者11例,4次人流史者2例,5次人流史者1例),占2.48%。年齡分布:24歲60例,占10.64%。564例未婚女性的文化程度、職業、采取避孕措施情況見表1,表2,表3。
在未采取避孕措施的316例患者中有205例存在僥幸心理,認為本次不會懷孕,占未避孕總數的64.87%;不知道使用避孕方法的73例,占23.10%;男方不愿意使用避孕工具的38例,占12.03%。
在使用男用的85例患者中有67例未全程使用,滑脫16例,破裂2例。
在口服避孕藥的38例患者中有33例口服短效避孕藥,5例口服長效避孕藥。其中26例漏服,11例服用方法錯誤,1例藥物受潮失效。
在口服緊急避孕藥的患者中除2例每次性生活后口服緊急避孕藥,其余19例時無避孕,時口服緊急避孕藥,本次受孕期均曾口服緊急避孕藥。
放置宮內節育器避孕的2例患者未定期隨訪宮內節育器,本次為節育器下移致妊娠。
564例未婚女性中年齡與妊娠天數呈負相關r=-0.110,P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性觀念的開放,未婚先孕及生育前人工流產術顯著增加[1]。本文中未婚女性年齡為16~33歲。有316例患者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2例甚至將頻繁口服緊急避孕藥作為避孕措施。她們對生殖健康知識及避孕知識非常貧乏,自我保護意識也極其淡薄,常導致意外妊娠發生[2]。未婚先孕者由于患者年齡較輕,加之缺乏相關的醫學知識,尤其是一些在校學生,由于害羞不敢公開化,術后不能得到很好的休養,易導致人流后并發癥。據文獻報道[3],未婚妊娠及其導致的人工流產給未婚女性造成的身心傷害明顯高于婚后。這個年齡階段的女性正是性活動頻繁期,且受孕機率高。妊娠早期可采用人工流產終止妊娠,而人工流產帶來的身心危害,特別是未婚先孕者人工流產后的感染,繼發不孕等后果應引起我們的重視。一個性活躍的青少年如不采取措施,其妊娠率在90%以上[4]。近年來未婚人流數有上升趨勢,如何避免非意愿妊娠的發生,降低未婚先孕人工流產率及人流并發癥的發生率,保護未婚女性的身心健康是重要問題。
未婚先孕婦女中以20~24歲、初中及以下學歷和流動人口多見,這與張小紅[5]等報道相符。本文中可看到未婚女性中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為主,且以外來打工人員為多。未婚女性因其排除在我國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范圍之外,因此獲得避孕知識和藥具的渠道不暢。避孕知識掌握度越低、學歷越低、沒有受過性教育的婦女發生人工流產可能性越高。在表2中可以看到:未婚前來人流者中以農民工居首,其次為工人,服務性行業者占一定比例。農民工及工人中多數文化程度較低,接受性教育的途徑非正規渠道,避孕知識有限,而服務性行業者為性活躍人群,以多性伴為特點,故非意愿性妊娠機率高。從表3中看到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女性對避孕方法的正確使用存在誤區,所以盡管使用了一些避孕措施,最終還是發生了非意愿性妊娠。安全期避孕排卵的易變因素較多,體外排精并不是可靠有效的避孕措施。鑒于男性在中主動性較強,應將宣傳教育和咨詢服務范圍擴大,使男性也參與到計劃生育及生殖健康知識普及中,提高他們的責任承擔意識,這將對降低非意愿妊娠起到積極的作用。
緊急避孕藥作為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可在事后72h內服用以減少意外妊娠的可能性。緊急避孕藥主要針對事后補救需求,并非常規的避孕方式,在接受緊急避孕的周期,不應再有無防護措施的性生活。緊急避孕不能終止妊娠,不能反復、經常使用。有患者每次性生活后口服緊急避孕藥,造成月經紊亂。鑒于目前購買緊急避孕藥的可及便利性,應加強對各大藥房銷售人員進行緊急避孕藥的知識培訓,在出售藥物時應充分告知藥物的適應癥、正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文中有316例患者無任何避孕措施,以往有流產史者216例。未選擇可靠的避孕方法,未能持續正確使用避孕方法和對人流危害性認識不足是導致意外妊娠、重復人工流產的重要原因。本文中的重復人工流產率為38.3%,與國內其他對相同人群的調查結果相似[6]。多數情況下,早期人工流產后2w左右即可恢復排卵[1],也就是大多數婦女在流產后很快就可能再次妊娠。未婚女性人流高發年齡段在20~24歲左右,年輕女性性生活活躍,且流產后生育力恢復迅速。臨床上人流后不久再次行人流術者并不少見,本文有3例再次非意愿妊娠發生在人流術后月經尚未恢復時,追問病史,患者未遵醫囑,均在前次人流術后2~3w即有無防護性生活史。流產次數越多,流產并發癥和后遺癥發生率越高,亦會增加對再次妊娠的不良影響[7]。所以做好流產后服務應包括衛生指導和避孕指導,促進流產后身體康復,避免重復意外妊娠,告知服務對象采用有效避孕措施的重要性和人工流產的潛在危害。婦女在人工流產后有強烈的避孕愿望,此時流產后避孕指導更容易接受。推廣和實施規范化的流產后服務,可以增加有效避孕,降低重復流產率。加強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知識及避孕知識的普及,讓其作出知情自主的選擇,落實安全、有效、合適的避孕措施,引導未婚女性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及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婚前,指導發生意外后的緊急補救措施,避免或減少非意愿妊娠的發生,從而降低人工流產率。
參考文獻:
[1]程怡民,任姍姍.中國人工流產服務現狀、問題與對策[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1,3(5):5-8.
[2]高紅衛,宋潔.未婚女青年妊娠100例相關因素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0,32(4):356.
[3]鄧亞麗,李曉玲.未婚青少年人工流產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的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08,15(1):166.
[4]卓如春,何梓靜.未婚人工流產428例原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0):1379.
[5]張小紅,單媛,白江濤,等.未婚先孕人工流產婦女妊娠知識認知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8):1169.
關鍵詞:宮內節育器;吉妮;育齡婦女;避孕
放置宮內節育器是長效、簡便、經濟、安全、可逆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避孕方法[1],是我國目前育齡婦女的主要避孕節育措施之一,由于節育器的副作用、宮腔過大、宮頸過松等子宮因素往往導致脫落、帶器妊娠等增高,如何降低脫落及帶器妊娠,減少副反應的發生,提高續用率,筆者就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在2010~2011年放置固定式宮內節育器(吉妮IUD)應用以來,對2180例使用吉妮IUD追蹤隨訪結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所有被調查的對象,均來自本中心2010~2011年放置吉妮IUD的婦女,符合以下條件:其身體健康,既往月經規律,婦科檢查正常,無放置IUD手術禁忌癥,以上對象全部由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按天津和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GyneFix INde 的放置手冊常規要求放置,放置后填術記錄、并于術后3、6、12個月隨訪并填寫隨訪記錄。
1.2方法 調查員為鄉計劃生育專干和本中心的醫務人員,通過受術者在站的檔案病例記載的地址和號碼,采用入戶調查、電話隨訪和B超定期監測的方式與使用者進行定期隨訪,了解婦女置器后的一般情況、放置情況、使用效果等,有無并發癥,有無出血、疼痛、不適、帶器妊娠、脫落和感染等情況,目前是否終止使用,終止的原因和時間。按照調查有關的項目進行分組分類、統計、對比、相關數據進行檢驗求值。
2結果
2.1基本情況 2180例使用吉妮IUD年齡21~45歲,其中21~30歲1904例,31~45歲276例,平均年齡在31歲。2個孩以上的婦女2175例,占99.77%;1個孩5例,占0.23%;有剖宮產史的67例,占3.07%;哺乳期婦女2144例占98.34%;;2105例為農村婦女,占96.55%。
2.2使用情況 在2180例中,在調查2180例使用吉妮IUD的婦女中,發生脫落7例,脫落率為0.3%;陰道分泌物增多103例,占4.7%;帶器妊娠6例,占0.27%;其中異位妊娠1例,因癥取出43(包括IUD下移、妊娠、過敏取出),占1.97%;疼痛和出血57例,占2.6%;男方同房時有不適感66例,占3%(表現在置器1個月內);持續使用2131例,占97.7%;與吉妮IUD使用相關因素,見表1。
3討論
中國農村婦女產后避孕及時率較高,由于孩子年齡小,育齡婦女在選擇長效避孕節育措施時,除了考慮避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孕方法的可逆性也是她們選擇方法的重要因素,IUD由于長效、高效、簡便、可逆等優點,成為育齡婦女選擇的主要避孕方法,特別是農村地區。普通IUD主要副作用為子宮異常出血、疼痛、炎癥,根本原因在于IUD惰性材料支架對子宮內膜的機械壓迫,子宮收縮引起IUD移位所致的摩擦,引起機械損傷性無菌炎癥,支架的面積、彈性、形狀也與子宮內膜的損傷有關。
吉妮IUD是一種新型宮內節育器,銅的表面積為330 mm,由6個銅套串聯在一根尾絲上,上端打一錨式小結,置器時將此小結置入子宮底肌層以固定節育器,由于其固定方式和無支架的獨特設計,減少了對子宮的刺激,這是其他IUD所不具備的,從而降低節育器的脫落率。通過追蹤2180例吉妮IUD的使用情況,IUD因癥取出的最大相關因素為疼痛和出血,分析吉妮IUD較低的因癥取出主要因為疼痛和出血較少[2],而疼痛和出血較低是因為吉妮IUD無支架設計,以及隨意彎曲性,面積小,不但可使用于任何大小和形態的子宮,而且避免了支架對子宮內膜的壓迫,從根本上解決了其對子宮內膜的干擾。吉妮IUD尾絲較以往IUD尾絲稍硬,尾絲剪斷時容易形成尖銳斷端,放置吉妮IUD后,個別受術者同房時男方發生刺激疼痛感,剪斷至宮頸內口時癥狀消失。從調查表明吉妮IUD常見的副作用在置器后的近期多發[3],遠期減少,說明置器后子宮腔能逐漸適應置器后的變化,具備可接受性。因此,吉妮IUD 續用率達到2131例。
綜上所述,固定式宮內節育器因其獨特的植入式設計,用于避孕節育,脫落率及副反應低,避孕率高,吉妮IUD長期使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作為長期較好的避孕措施,為了更好證實其臨床效果,然需繼續臨床跟蹤,同時建議對尾絲材料的進一步改良。
參考文獻:
[1]中國計劃生育醫學雜志,2007,15(3):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