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3、體會作者對海底世界的喜愛之情,進而激發學生探索海底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2、體會作者對海底世界的喜愛之情,進而激發學生探索海底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難點:
會找段落的中心句。
教學準備:
查閱相關資料,做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導入新課
1.(PPT出示大海圖片):同學們,這是哪里?(生:大海),大海有什么特點呢?(藍藍的海水、一望無際),大家想不想到大海邊走一走,看一看呢?(生:想)
師: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令人非常向往,那大海深處又是怎樣的呢?想不想知道?(生:想)今天我們繼續走進《海底世界》,去探索海底的奧秘吧。
2.?生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文,提煉焦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海底世界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那么,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能概括海底特點的一句話。?(出示ppt:第七段的內容)
2、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3、讀了這句話,你知道海底有哪幾個特點呢?(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4、“奇異”是什么意思?(奇妙、特別)
三、體會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的特點。
(一)體會“暗中有光”的特點。
(ppt出示)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找哪些自然段在寫海底世界奇妙、特別?(2、3自然段)
1、
我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二自然段。(生個別讀)
2、哪些語句讓你感到海底奇異呢?(生個別匯報)?預設:
A.?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是呀,海面和海底差別太大了,多奇異呀!追問:海底為什么會這么寧靜?誰能用上“因為……所以……”說一說。??(這一動一靜,反差極大的現象竟然能同時出現在大海里,太奇異了。)?還有更奇異的呢?誰還找到了其他句子?
B.陽光很難射進深海,水越深光線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這句話讓你感到了海底的什么特點?(暗)
是呀,根據資料顯示,世界上海面到海底的平均深度大約為3500米,最深的海溝深達一萬一千米。當然,再大的風浪,再強的光線也射不到海底,所以,深深的海底真的是——(一片漆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這還不算奇異,還有更奇異的呢?
C.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有許多什么?光點是從哪里來的?作者說光點像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深深的海底本來不可能有光,可是深水魚卻把黑暗的海底點綴出點點星光。多么奇異的景象,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吧!
剛才,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幕深海特有的奇異景象——(板書:暗中有光?)
(二)體會“靜中有聲”的特點
1、這樣寧靜的海底世界,是不是沒有一點聲音呢?(生:不是)
Ppt出示:“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到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還好像在打鼾。”
2、那海底有些什么聲音?生個別匯報。
3、?是耳朵聽見的嗎?怎么聽到的?生讀“用水中聽音器一聽”。
4、為什么要把這些詞讀的那么輕?(生:因為“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5、什么是“竊竊私語”?
(“竊竊私語”指背著人輕輕地交談。本課是比喻海底動物發出輕微的聲音。作者用這個詞語賦予動物以人的行為,好像他們在說悄悄話,使它們更加可愛、動人。這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6、是啊,小動物在“竊竊私語”呢,?快帶上水中聽音器聽聽它們在說什么悄悄話??Ppt出示:
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還好像在打鼾……
①你從這句話的四個“有的像……”,體會到了什么?(海底聲音各種各樣,海底的景色奇異)
②?海底只有這幾種聲音嗎?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除了這幾種聲音,還會有什么聲音?你能繼續說一說嗎?
7、?海底的聲音這么豐富,它們的聲音還有變化呢,你知道是怎么變的嗎?
師總結:同學們,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靜,而當我們帶上水中聽音器卻能感受到各種格樣的聲音,(板書:靜中有聲)這多么奇妙啊,不得不說,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的世界。
四、
體會海底物產豐富的特點。
(一)體會海底“動物多”
1、海底世界不僅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下面請同學快速默讀,找找課文哪些自然段在寫海底世界物產豐富?生:4-6自然段。
2、誰想來讀讀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這一段寫了海底的哪幾種動物?它們的活動方式各是什么?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3、你最喜歡什么動物?(抽生扮演)
4、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是按什么結構方式寫的。
師總結:這一自然段,先總寫海底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式,再選擇了四種活動方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分別敘述,這樣的構段方式就叫——總分,總寫的這句話就叫——中心句。?海底的動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它們的活動方式也千姿百態,我們不由得贊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二)
體會海底“植物多”
①海底的動物各有特點,那海底的植物又怎樣呢?請默讀第五自然段,這段話圍繞哪一句來寫的?
②說一說海底的植物有哪些差異。(從顏色;大小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師總結:多種多樣的植物,把海底點綴成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三)體會海底“礦產多”
海底除了有豐富的動物資源、多樣的植物,還有——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這些都是礦產),現在人類在海上建立了很多石油鉆井平臺,而人類開采的資源卻是海洋礦產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不得不說,海底真是個物產豐富的世界啊!
四、總結延伸
1、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海底——”
是啊,我們不得不由衷地贊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2、孩子們,這節課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只是滄海一粟,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和探索海底世界的奧秘,那該怎么辦呢?
3、推薦書目《海底兩萬里》、《海洋大探秘》《揭秘海洋》
五、板書設計:
靜中有聲
黑中有光?????????景色奇異
23?海底世界????動物豐富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趙州橋教案
一、學習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㈡能力訓練點
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㈢德語滲透點
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㈡解決辦法
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觀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趙州橋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文片斷,小組討論交流,小組發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具準備
趙州橋彩色投影片,趙州橋欄板的錄像帶,文字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刀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梁。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趙州橋)
(二)看圖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么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于何人之手?大橋建造于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三)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2. 理解生字。
趙縣:在河北省,古代叫趙州。
隋朝: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離現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設計趙州橋的建筑師。
設計:在建橋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繪制圖樣,就叫設計。
沖毀:沖破。
3. 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4. 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卡讓學生讀。
5. 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后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周橋的什么?
2. 小組討論交流。
3. 小組代表發言,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周橋是世界聞名的,板書:世界聞名)。
4. 理解“世界聞名”先用查字典方法來理解。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深入研究,為什么趙周橋這樣一座石拱橋卻聞名于世界?留在課文全部內容學完之后再回答。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⑴這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周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使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
【板書:雄偉橋長橋寬】
⑵讀③④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板書:沒有橋墩一個大橋洞4個小橋洞】
⑶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讀⑤⑥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板書:既……又……】
⑷對照板書有順序地說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么?(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后講了橋的優點。)
導語:學習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有關趙州橋的情況,使我們對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紹,還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2、深刻理解語言。
⑴出示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⑵理解“創舉”。字典中的解釋:開始做。
⑶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⑸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什么?(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干的……)
導語:顯然文章在介紹橋,贊美橋的同時也在贊美誰?(贊美建橋的人,贊美勞動人民)因此在朗讀時要讀出贊美之情。
3、朗讀訓練。
4、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六)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第1、2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么雄偉,那么堅固,真不愧為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梁。
2、擴展。
(1)趙州橋在()省()縣。趙州橋也叫()橋,它是()朝石匠()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在有()多年了。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既()又()。
(3)趙州橋為什么會世界聞名?(七)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3自然段。
預習提綱: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描寫了幾種龍的姿態?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2自然段,回顧這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導語: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以外還有什么特點?接著學習第三自然段。
4、(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后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后邊內容的關系。(第1句話的第2
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他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么?(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于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學生在欣賞美,感覺美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感到這一歷史遺產的珍貴。)
6、讓學生講述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在學生觀看了投影或錄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賞美”,“感受美”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美”。)
7、研究書中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這段里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⑵這3幅圖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畫的都是龍②畫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不同。)
⑶欄板上只有這3幅圖案嗎?為什么選擇這3幅圖案?(欄板上有許多幅圖案。這3幅是最精美的。)
⑷作者只描寫了3幅是最精美的圖案,其它圖案雕刻怎么樣?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是作者的想象。因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靈活現,給人一種游動的感覺。“真像活的一樣”是因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8、朗讀訓練,趙州橋上的圖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語言描繪是優美的,所以我們讀這段時,聲音表情都應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樣寫橋的美觀的(對照版書:先概括寫橋很美觀,然后具體寫欄板上圖案很精美,又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最后寫所有的龍真像活的一樣。)
10、按這個順序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理解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智慧,才干,歷史遺產。
智慧:聰明。
才干;才能、本領。
歷史遺產:祖先,歷史上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再引導學生面對全文思考這個問題。(①趙州橋設計的很有特色。②趙州橋雄偉、堅固,已有1300多年了還完好無損。③趙州橋美觀。都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趙州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后人引以為自豪的。)
3、造句練習:參加,而且。
(四)總結、擴展。
教師小結: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筑風格聞名中外,世界上許多橋梁專家都到趙州橋參觀學習,如今趙州橋旁,豎立著李春的塑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建筑師。可見趙州橋的影響有多么深遠。
⑴朗讀全文。
⑵背誦2、3自然段。
⑶為什么說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⑷學習生字的字形。
七、作業布置
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㈡查字典理解生字詞
八、板書設計
19趙州橋
歷史悠久
趙州橋 堅固 雄偉 → 智慧才干 歷史遺產
美 觀
看了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趙州橋教案的人還看:
1.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七顆鉆石教學反思
2.三年級下冊語文19課 七顆鉆石
3.七顆鉆石課文句子賞析
4.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十九課教學反思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設計;預設;生成
課堂教學設計就是在開始教學前的計劃和設想,是順利完成教學實踐的必備條件,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僅反映了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風,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學發展從只注重教師的“教”,向重視教師教學,突出學生學法方面轉變,以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自主學習意識。
一、課堂教學設計要突出操作性
再精美的教學設計,不具備操作性都是紙上談兵,無法實施的設計沒有任何意義。教學設計的操作性要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手段等方面落實。
1.依據標準和學情設置目標
教學目標是開展教學的基礎,是教學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課程設計首先必須依據課程標準和自己所教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有效的目標。
首先,目標要明確。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荷花》寫字、理解詞語為例:甲教師的教學目標為:會寫“荷、挨、蓮、蓬、脹、仿、佛、裳、翩、蹈、蜻、蜓”12個生字,重點指導寫好“蓬、翩、蹈、裳”4個生字;會理解“挨挨擠擠、飽脹、破裂、翩翩起舞”4個生詞。乙教師的教學目標:會寫生字并理解生詞。甲教師目標直指靶的,便于從操作系統中優選出方法。乙教師目標盲目,一旦操作起來,難免腳踩西瓜皮,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
其次,目標要具體。以《掌聲》理解內容為例:A教師理解課文內容。B教師理解課文中“掌聲”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課文所表現的情感,從小學會關心、愛護朋友和親人。A教師目標顯然太模糊。B教師目標具體,標得清楚,技術路線也好預定,提供了目標保證。
2.依據內容和環節設置過程
每堂的教學內容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會不同,課程教學設計不僅要在過程環節中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和主動性,更要讓整個過程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落花生》這課教學的設計片段:
師:我姓武,“武則天”的“武”(寫“武”)。誰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黑板上介紹給大家?(生上講臺寫自己的姓名。)
師: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的名字叫劉詩樂。
師:什么意思?
生:“詩”呢,因為我爸爸希望我像詩人一樣出口成章!“樂”就是我爸爸也很喜歡音樂,他也希望我喜歡音樂,所以取名叫劉詩樂。
師:既能寫詩,又懂音樂,多么了不起的人啊!給她掌聲!(生鼓掌)(可以多增加幾個學生名字的分析)
師:回去問問你的父母,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名字,好不好?
這個“好不好”,一下子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整堂課孫老師都用商量、鼓勵、親切的語言與學生對話,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建立了和諧的學習環境和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老師的尊重、信任中主動探索、自主學習。
3.依據教學實際設置手段
教學手段不僅僅為了熱鬧,而是應該采取最有效的輔助完成教學目的。我們現在最常用的也是最濫用的就是多媒體教學手段了。如一位農村的教師,在教學《坐井觀天》的生字時花了半天時間制作了一個很有創意的課件,點擊綠色的荷葉,其上空出現音節,接著音節下方出現漢字,音響發出漢字讀音,使學生跟著音響讀三遍,緊接著一個青蛙張開大嘴,“呱、呱、呱”地叫喊著跳出來。青蛙形象、音響的強烈刺激,使學生剛才記住的讀音有可能全變成“呱”音了。課件制作雖然很美,但是對于農村的孩子青蛙再熟悉不過了,這樣做不僅沒有起到輔助作用,反而干擾了學生的識記。
二、課堂教學設計要具有針對性
課堂教學設計不是盲從,什么樣的內容需要什么樣的教學、學法,針對教材特點、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目標、個性差異等不同選用不同的教法、學法。
例如,教法就是教學的方法,這是課程設計所要設計的重要內容。課程設計時,教法的選用要靈活,或多種教法滲透并用。教學有關環保、社區活動等內容的課文,可選用“案例教學法”,如進行《獅子和鹿》的設計,可以設計一份關愛動物的案例,引導學生根據案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形成報告。設計教學內容離現實生活較遠,語言文字又比較抽象的課文或片段教案,宜選用“情境教學法”。
三、課堂教學設計要具有靈活性
課堂教學永遠不可能如教學設計一樣一成不變,應為設計師預設,而教學是真實的進行,是動態的,時刻存在生成。為此,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例如,人教版《我們的民族小學》的教學預設:
你知道句子里哪個詞直接說明了民族小學的美麗嗎?(絢麗多彩)“絢麗”的近義詞就是美麗。如果此時學生不能準確地說出“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所美麗的小學,教師可以這樣處理:
1.老師指導讀:“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啟發:你們覺得這句話寫出了學校的什么?
2.句子里哪個詞直接說明了它的美麗?(絢麗多彩)那么“絢麗”的近義詞就是美麗。
這樣的教學設計沒有固定成某種格式,而是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預設,充分考慮了學生可能出現的學困、思維、習慣等問題,順學而導,隨學處置,靈活機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