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64.00/年
《語言與法律研究》創刊于2019年,發行周期:半年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政法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本專注于語言與法律交叉領域的學術期刊,以其豐富的內容和深入的分析,在學術界享有盛譽。雜志不僅涵蓋了哲學、法學、語言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方向,還特別設置了“理論探討”欄目,深入剖析法律語言學的哲學基礎和法律解釋的理論框架,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術視野和深度的思考空間。
在“理論探討”欄目中,法律語言學的哲學基礎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法律語言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其研究不僅涉及語言的結構和功能,更深入到法律的本質和意義。該欄目通過發表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探討了法律語言學的哲學根基,包括語言與法律的關系、法律語言的邏輯結構、法律文本的解釋與理解等。這些研究不僅豐富了法律語言學的理論體系,也為法律實踐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
同時,“理論探討”欄目還深入分析了法律解釋的理論框架。法律解釋是法律實踐中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法律文本的準確理解和適用。該欄目通過發表關于法律解釋方法、法律解釋權的分配、法律解釋的客觀性與主觀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法律解釋理論框架。這些研究不僅有助于深化對法律解釋本質的認識,也為法律解釋的實踐提供了有益的指導。
法律翻譯、法學跨學科研究、書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語言與法律研究》編輯部,郵編:100088。
1、內容要求: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尤其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要求: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必備,篇幅以 2200-8800 字為宜,2200 字左右為 1 個版面。論文若有圖表,需保證圖片和表格清晰,并能和文字對應.
3、投稿方式: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 文檔附件)或 QQ發送。來稿需注明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
4、其他要求: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 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本刊堅持 “公平、公正、公開、客觀” 的審稿原則,實行 “三審三校”
制度.
5、投稿請確認論文未在其他公開出版物發表過,并保證無署名爭議、無泄密情況、無政治性問題、無一稿多投。敬請遵守學術道德,文責自負。
6、各級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左頂格編排,二、三級標題編號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例如“1”、“1.1”、“1.1.1”。
7、正文中標題編排格式為:二級標題用“一”或“一、……”(居中、宋體四號);三級標題用“(一)”(首行縮進兩格、宋體五號加粗);四級標題用“1.……”(宋體五號)。
8、文章摘要篇幅以200~300 字為宜。摘要的作用是補充題名的不足,介紹文章主要內容以引導讀者閱讀全文。摘要一般要求: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素,采用第三人稱表述。
9、圖表: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資料應注明來源。
10、稿件的書寫順序為:標題、作者姓名、單位(加括號)、摘要(英文)、關鍵詞(英文)、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題名、單位、摘要、關鍵詞務必譯成英文,作者姓名亦請加注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