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法律評論》創刊于1985年,發行周期:年刊,西南政法大學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國內法學界的一份重要學術期刊,其宗旨在于深入探討法治發展過程中的經典理論命題和重大實踐問題,旨在為推動中國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創新貢獻力量。這份雜志不僅承載著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重要使命,更在倡導精細化研究、鼓勵學者們對法律問題進行深入挖掘方面發揮著引領作用。
在理論命題的探討上,雜志始終關注法治發展的前沿動態和深層次問題。雜志通過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對法治理論、法律原則、法律制度等經典命題進行深入剖析,為法學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和思考角度。這些理論成果不僅有助于深化對法治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更為法治實踐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在實踐問題的關注上,雜志則更加注重將理論命題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對司法實踐、立法實踐、行政執法等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通過發表來自司法實務部門、立法機構、行政機關等一線工作者的實踐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雜志為法學研究者提供了了解法治實踐、把握實踐需求的重要窗口。這些實踐研究成果不僅有助于提升法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為法治實踐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基礎理論、判解研究、法政時評、前沿探索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號景路159弄C座,郵編:201101。
1、來稿內容題材新穎、結構嚴謹、文字凝練、闡論精辟,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學術價值。文稿字數2000字以上,要有中文標題、關鍵詞、摘要。
2、文章題目力求簡明、醒目,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可帶副題。關鍵詞:3-5個,摘要:150-200字。
3、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4、獲基金及獲獎稿件: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5、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6、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7、被錄用的文章將以多種媒體形式發表且稿件一經采用,本刊擁有轉載許可權。為擴大本刊及作者知識信息交流渠道,如作者不同意,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8、文稿須附中文摘要,中文須內容一致。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數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9、標題層次的劃分不宜超過4節,4節不夠時,可將層次再細劃分。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第四級標題用1.1.1.1;各級標題均頂格寫,分級號后不用頓號,空1字后寫標題。
10、來稿請另頁附作者的真實姓名、性別、學位、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等簡介信息及詳細通信地址、E-mail和電話等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