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學研究》創刊于2019年,發行周期:半年刊,湖南省湘學研究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份專注于湘學研究的學術期刊,自創刊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學術視角、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廣泛的研究領域,贏得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與廣泛贊譽。該雜志不僅深入挖掘湘學的基本理論,還廣泛探討湘學與國學、湘學與地域文化、湘學與現代化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為湘學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平臺。
在湘學研究的基本理論方面,它深入剖析湘學的歷史淵源、思想體系、學術特色等,揭示了湘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與獨特價值。這些研究不僅有助于深化對湘學的認識與理解,更為湘學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湘學與國學的關系,是雜志關注的另一個重要議題。雜志通過發表一系列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探討了湘學與國學在思想、文化、學術等方面的相互滲透與影響,揭示了湘學在國學體系中的獨特地位與作用。這些研究不僅有助于推動湘學與國學的深度融合,更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學術支撐。
湖南社會文化史研究、湖南歷史人物研究、湖湘文化與當代中國發展研究、湘學文獻研究與書評
地址:湖南省湘潭大學工程訓練大樓,郵編:411105。
1、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較專業化的術語或縮寫詞時,最好先在引言中定義說明。字數一般在300字以內。
2、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略原文。
3、文稿應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字精煉,嚴禁抄襲。
4、摘要必須是獨立的和自含的,也就是說,摘要應當是獨立于本篇文章而存在的,因此摘要中不要出現“本文論述了”、“筆者”等字樣。
5、論文各層次標題 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標題層次一般以三級為宜,最多不超過四級,一級用 1,2,3……; 二級用1.1,1.2,1.3……; 三級用 1.1.1,1.1.2,1.1.3……。
6、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或學習單位、職稱職務等,并注明聯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
7、凡可文字表述清楚的內容,盡量不用圖、表,文字、圖、表三者內容不得重復。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格式,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
8、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的出處,用“[1]、[2]、[3]……”編號,置于參考文獻之后;參考文獻序號應與正文中序號對應,多次引用同一文獻,在文內文獻引用上標同一序號并標明頁碼。
9、如果論文涉及的是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頒注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交稿時需附交項目批準工件復印件或電子文檔。
10、格式要求:稿件應具備清晰、邏輯嚴謹的文章結構,包括標題、摘要、引言、主體和結論等部分。同時,文章應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文字組織能力,避免語法錯誤和拼寫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