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稅收收入管理范文

稅收收入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稅收收入管理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稅收收入管理

增值稅稅率改革稅收收入預測

摘要:全面“營改增”之后,我國增值稅稅率結構復雜問題突出,確有簡并稅率的重要性。目前,我國正加快推進增值稅稅率三檔并兩檔改革,同時,近年來我國財政壓力明顯上升,因此,稅率改革對稅收收入的影響值得關注。本文基于擴大稅基的角度,從激發市場活力、減輕征稅成本、推進產業鏈形成等方面進行分析,預測增值稅稅率三檔并兩檔改革會增加我國稅收收入,但由于處在減稅降費背景下,稅收收入增速會放緩,預計總稅收收入增速約為1%-2%左右。此外,鑒于稅率并檔改革,本文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如確保全行業稅率只降不升、加強稅務部門征管力度等。

關鍵詞:增值稅;三檔并兩檔;收入預測

一、引言

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為助力經濟增長,新一輪稅制改革以減稅降費為核心。增值稅作為我國主體稅種,2019年約占全國全部稅收收入40%,隨著“營改增”的完成,增值稅開始進行又一輪深化改革。從稅率調整角度,既有稅率的下調(從17%、11%到13%、9%),也有稅率四檔并為三檔的改革。2019年財政部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推進增值稅稅率三檔并兩檔改革。在減稅降費的背景下,我國增值稅稅收收入依舊呈現上升趨勢,但增速相較于之前明顯放緩,2019年增值稅收入同比增長僅為1%。因此,在進一步推進增值稅稅率三檔并兩檔改革進程中,對改革后稅收收入預測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二、增值稅稅率簡并的必要性

通過增值稅確立、轉型、“營改增”等不同方面的改革,我國增值稅制度已經基本完善,但還存在一些不足,稅率結構復雜是其主要方面。簡并稅率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具體如下:一方面,可以發揮增值稅稅收中性的作用。增值稅的優點之一在于符合稅收中性原則,稅收中性,即稅收活動應盡量減少對市場活動的干預,減少因稅收所造成的超額負擔,提高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增值稅僅對增值部分進行征稅,可以很大程度地減少稅收的干預,在國際上,增值稅一直被稱為“良稅”。在全面“營改增”之后,增值稅占我國稅收收入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明確,貢獻了大部分稅收收入。但伴隨著營業稅稅目的加入,增值稅稅率結構變得較為復雜,復雜的稅率結構勢必會影響增值稅稅收征管、增值稅政策的制定,從而會打破稅收中性。因此,為了發揮增值稅所特有的優勢,稅率簡化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征管成本。目前,我國增值稅稅率由13%、9%、6%構成,稅率的選擇主要根據行業性質、納稅人交易性質所決定。納稅人在選擇具體稅率時很容易產生投機行為,通過隱瞞交易實質選擇優惠稅率進行銷項稅額的計算,從而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在實踐中,上述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對我國的增值稅稅收收入造成了極大的侵蝕。而這就要求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稅率的選擇進行識別,大大提高了征稅成本。簡化稅率可以減少納稅人選擇低稅率的情況,從而減少因這種情況而產生的征稅成本。2018年,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改革完善增值稅,按照三檔并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2019年,財政部部長劉昆指出,增值稅稅率進一步下調(由16%、10%、9%調整至13%、9%、6%)有利于我國增值稅稅率三檔并兩檔的改革。由此可見,稅率三檔并兩檔改革將會成為增值稅下一步改革的重點。

三、增值稅并檔改革稅收收入預測

點擊查看全文

經濟高質量發展地方稅體系構建探究

【摘要】健全地方稅體系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財力保障與重要工具。文章以北京市地方稅體系為例,分析了目前地方稅體系存在著收入規模偏小,地方財政自給率低;地方稅權配置不充分,地方財政存在風險;地方稅改革相對滯后,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應打造以共享稅為主,專享稅為輔的地方稅體系;將政府間事權與支出責任法治化,完善財政管理體制;適當賦予地方稅收管理權限,提升地方治理能力。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地方稅體系;財政管理體制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稅收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財力保障,也是重要的宏觀調控工具。進一步深化財稅制度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產稅立法”作為深化改革的幾個重點領域之一。北京正處在減量、提質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營改增”、大規模減稅降費及疏解非首都功能,稅收減收效應明顯,財政收入明顯放緩,而同期各方面資金需求旺盛,財政收支矛盾凸顯。地方稅體系的建設問題日趨迫切,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地方稅體系勢在必行。

一、高質量發展與地方稅體系構建

(一)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明確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單獨從經濟范疇來理解,高質量發展是在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條件下,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高、產出數量增加、產出的品質得到明顯提升,經濟效益大大提高。在經濟新常態下,高質量發展還應考慮社會、政治、生態、文化等諸多范疇。高質量發展不僅僅包括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還包括經濟結構的協調優化、社會的公平與和諧發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生態的文明與可持續、文化價值觀的優化,從而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續的發展,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從這個角度來看,高質量發展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是相適應統一的。高質量發展是系統性的重大變革,是以經濟為核心的社會全方位發展。具體來講,高質量發展應包括“五大內涵”。1.有質量的經濟增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優化、創新競爭等可以通過實現資源重新配置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表現為產品結構從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轉向高附加值產品為主;產業結構由資源、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轉向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消費結構實現改善升級,經濟效益不斷提高。2.社會公平與和諧,增進社會福利。在收入分配上更好地協調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的平衡,優化二次分配結構,促進城鄉與區域的協調發展,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實現分配的公平化、充分就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福利的帕累托改進,共享發展成果。3.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高質量發展的制度保障,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提升行政執行力,提升宏觀調控能力,進一步增進市場活力,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4.文化價值觀的優化。高質量的文化建設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精神,營造和諧社會氛圍。堅持創新發展,增強文化傳承與文化引領力;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提升文化服務力。5.生態的文明與可持續。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動地描述了高質量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高質量的發展須伴隨自然環境的友好可持續。轉換增長動力,轉變發展模式,培育新興產業,優化產業布局,生態環境不斷治理和改善,由高排放、高污染轉向循環經濟和環境友好型經濟,激活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二)地方稅體系與高質量發展

點擊查看全文

國際經驗下地方稅體系構建探究

【摘要】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產稅立法”作為深化改革的幾個重點領域之一。本文從我國地方稅體系的現狀出發,從國際經驗借鑒的視角分析了部分國家地方稅體系的構建及對我國的啟示,提出了合理劃分共享稅,明確地方稅主體稅種、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稅權適度分散的地方稅體系、完善政府轉移支付制度,多元保障地方政府收入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地方稅體系構建;國際視角;借鑒

一、我國地方稅體系的現狀

地方稅體系是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稅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地方稅是相對于中央稅而言的,在分稅制改革中,將所有的稅種劃分為了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中央與地方有了各自的稅收收入支配權。關于地方稅的內涵,學術界有寬口徑和窄口徑兩種劃分方法。窄口徑是從稅種劃分的角度,認為分稅制改革中稅收征收管理權和稅收收入權都屬于地方的專享稅稱為地方稅。寬口徑是從稅收的收入支配權角度,認為地方稅包括地方專享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中分享給地方的部分。地方稅體系由地方稅種、收入規模、稅權劃分和征收管理四部分組成。在我國目前的地方稅體系中,地方稅種主要包括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契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環境保護稅和煙葉稅。在收入規模上,由于地方稅大多稅基小、稅源分散、征管難度大,我國地方稅的收入規模偏小。在稅權劃分上,我國稅法的立法權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沒有立法權,僅擁有部分的稅收優惠減免權及稅率的小幅選擇權。在征收管理上,分稅制分設國、地稅兩套征收管理機構,地方稅的征收管理權歸地方,隨著2018年國地稅的合并,構建了統一的稅收征管體系和納稅服務體系。“營改增”后,隨著營業稅退出稅收歷史舞臺,地方稅收收入缺失了收入占比最大的主體稅種,影響了地方政府的稅源。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以及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構建完善的地方稅體系勢在必行。一方面,完善規范的地方稅體系可以優化地方的營商環境,構建更加公平、透明的制度環境,推動經濟結構的改革和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完善的地方稅體系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發揮稅收對地方經濟的宏觀調控功能,減輕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及稅源分布的差異,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二、國外地方稅體系的構建

(一)部分國家的地方稅體系

1.美國的地方稅體系

點擊查看全文

數字支付時代現代服務業的增值稅淺析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及全球化,數字支付廣泛滲透到各領域,由此衍生出許多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交易類型,而這些也給現代服務業的增值稅稅源管理帶來挑戰,而這種挑戰能否給經濟帶來影響,將是文章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文章將從數字經濟的角度出發,系統回顧數字經濟與數字支付的發展歷程,試圖分析稅源與經濟的關系,探討數字支付時代下現代服務業的增值稅稅源管理對經濟的影響,從而為完善我國增值稅稅源管理制度提供參考。

關鍵詞:稅源管理;稅收管理;增值稅稅源管理;數字支付

1引言

隨著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及全球化,稅源管理的重要性更為突出(陳莞爾,2020)。有研究認為,在稅收征管過程中,若能加強稅源管理工作并加以重視,則能使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李峰,2020)。張慶玲(2020)則認為,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稅收征管部門已將稅源管理作為稅收征管工作的重要工作,其認為稅源管理在稅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做好稅源管理工作,需要將其放在稅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做到稅源管理專人專崗,稅源管理系統化,這樣才能使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工作處于良好狀態(劉冰,2020)。張國鈞、李偉和吳俊培(2020)研究認為,隨著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出現,稅源信息日益復雜化,從而導致傳統稅收征收管理已很難適應新經濟體系下的稅源管理要求,新經濟體系時代的稅源管理應更加多元化。因此,在數字經濟迅速發展,數字支付廣泛滲透到各領域,稅源管理是否對經濟產生影響,這將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文章將從數字經濟的角度出發,系統回顧數字經濟與數字支付的發展歷程,試圖分析稅源與經濟的關系,探討數字支付時代下現代服務業的增值稅稅源管理對經濟的影響,最后嘗試得出相關結論。

2數字經濟

在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全球化后,且還在不斷地擴散和惡化,從而造成全球經濟發生前所未有的經濟風險,也加劇了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分化與衰退。同時,也造成全球經濟貿易規則的重整,世界經濟的不斷低落,但由于數字經濟的特性,即加速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及全球化,使數字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不斷提升,數字經濟占GDP比重也不斷增大,在2019年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高達36.2%。而根據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編撰的《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都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驅動下,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規模呈持續活躍創新態勢,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也將呈積極態勢,同時預測其市場規模到2025年將同步增長到199億美元,中國今年也將達到3億美元以上的市場規模。因此,數字經濟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也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3數字支付

點擊查看全文

健全地方稅體系對策探究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時期,財政事權的不斷下移使地方政府承擔了較多的支出責任,然而在收入上還是中央政府占大頭,這就使得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出現不匹配的現象[1]。以2020年為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00124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54.7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210492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85.71%。針對這一現狀,亟須通過完善我國地方稅體系來解決,一方面,有助于培育地方稅源、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平衡地方財力與事權支出的關系,為做好“六穩”工作和落實“六保”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一、我國地方稅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地方稅的規模

在2016年“營改增”全面完成之前,收入全部歸屬地方的稅種有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8個稅種。從2017年開始,地方政府失去了主要的稅收收入來源,隨后于2018年開征的環保稅被納入地方稅體系中,目前稅收收入全歸屬于地方的稅種仍有8個,但因地方缺失主體稅種,地方稅稅收收入呈下降態勢。由表1可知:在2010-2020年的十年間,受“營改增”政策的影響,我國地方稅收入規模呈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從2010年的17854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3939億元,下降到2020年的20863億元。在2010-2016年的七年間,營業稅占地方稅稅收收入的比重平均為55.7%;隨著“營改增”全面推行后,契稅和土地增值稅的稅收收入占地方稅稅收收入的比重從2017年的56.7%逐年增加到2020年的64.8%,逐步成為地方政府的主要稅收收入來源。

(二)地方財政收支情況

2000-2020年期間,地方財政收入逐年增長,從2000年的6406億元增長到100124億元,二十年間增長了93718億元,增長了14.6倍;同期地方財政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比重保持相對穩定,在45.04%~54.74%之間,平均在49.9%左右(見圖1)。二十年間,地方財政支出逐年增長,從2000年的10367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10492億元,增長了200125億元,增長了19.3倍;同期,地方財政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整體呈上升趨勢,在65.3%~85.71%之間,平均在79.4%左右(見圖2)。總的來說,近二十多年來,地方財政承擔了近八成的支出,卻只擁有約五成的收入,這就嚴重制約了地方財政事權的發揮。

二、我國地方稅體系面臨的主要問題

點擊查看全文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天天综合天天色| 狠狠干.com|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公用玩物(np双xing总受)by单唯安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中文字幕你懂的| 村上里沙在线播放| 国产性色视频在线高清|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西西人体高清444rt·wang| 日本一道在线日本一道高清不卡免费 | 欧美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第1页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亚洲人配人种jizz| 最好看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深爱网|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色屁屁www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成年人的免费视频|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99久无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完成| 国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美国免费高清一级毛片| 天天躁天天碰天天看|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日本护士撒尿xxxx18|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uyghur69sexvideos| 欧美极度另类精品| 国产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高清乱码| 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