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改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工作任務的完成過程來確定教學過程:通過對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必須關注的六個要素,即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工作手段、工作組織、工作產品和工作環境把握的基礎上,形成學生對普適性工作過程的六個步驟,即資訊(獲取信息)、決策(做出決定)、計劃(制訂方案)、實施(進行操作)、檢查(審視過程)和評價(總結反饋)掌握的能力[1]。
1.教學過程的特點
(1)過程的完整性
教學過程一定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包括從明確任務、實施任務到任務點評,任何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行動導向學過程的整個課堂的特點是師生均為“做多說少”。教師在課堂上主要責任是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
(2)過程的連續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一根主線的作用,任務驅動、行動導向法教學就是“折騰學生”,學生每個環節的完成都是在教師的設計下完成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一定要考慮到每個過程環節的連續性,讓學生在整個工作任務的完成中不會脫節。
2.教學過程設計的關鍵點
(1)學生工作任務的選取
合理的課程安排是成功教學的關鍵,課程設置的合理是從全局的角度將教學引入正規,但是具體的運作的情況,包括教學效果的好壞,學生接受的程度還要決定于具體課程內容的安排。學生工作任務來源于現場,但要通過教學處理才能轉化為學習性的工作任務,應該具備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可操作性。以《電氣運行》課程為例,現場的“變電站正常巡視”工作任務主要根據“變電站正常巡視標準化作業卡”,填寫設備運行時的參數。但作為學習性工作任務時,就要做以下處理:巡視路線圖的設計、設備的巡視點、設備缺陷的設置等。
(2)注重課程內容交叉
課程交叉是高職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要給學生整體性的知識,注重其他課程知識對某一課程的影響及在該課程領域中的作用,更要在精選知識、交叉融合上下功夫,搞好整體優化[2]。以《電氣運行》課程為例,從變電站的監控、巡視到倒閘操作多個工作任務,課程內容都與《電氣設備》、《繼電保護》等課程交叉,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充分考慮到相關課程的內容,體現出教學過程的完整與連續性。
二、教學過程實施
實施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是一個“導演”,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設計。以《電氣運行》課程“220kV變電站正常巡視”工作任務為例,教學過程實施如下:
(1)明確任務
學生首先明確本次的工作任務是“220kV變電站正常巡視”,該任務來源于現場工作任務,是運行人員每兩天必須做的事情,讓學生從心理上感覺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下發任務工單,學生從任務工單上明確任務實施的步驟、關鍵點、考核方式等。
(2)人員崗位確定
本次任務的實施以“值”為單位,1個小組即1個值,每個值根據任務實施的要求確定出1個值長,3個正值,3個副值(事先確定好的每值為7人)。值長負責把220kV變電站分為三部分,1正值+1副值為一個組合,負責一個部分的正常巡視。正值負責巡視任務并指導副值巡視,副值做好巡視記錄。
(3)工作任務實施
給每值發放“學生工作任務書”,明確本次課的具體工作任務。首先在教師的帶領下熟悉工作任務現場,即教師與學生一起對變電站的一、二次設備的安裝位置及作用熟悉;其次根據工作任務現場,學生以值為單位畫出巡視路線圖,教師點評每值上交的巡視路線圖;學生根據巡視路線圖進行變電站的正常巡視,記錄設備缺陷,匯報巡視結果。
(4)任務考核
采取行動導向教學的職業教育,其考試考核應具有全面性、整體性的特點,應該在借鑒傳統考試方法的基礎上,更加緊密地結合職業行動能力的培養,要關注對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以及關鍵能力的評價[5]。本次工作任務完成后采取的考核方法有:一是職業素質考核,重在考核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職業素質,包括勞動紀律、協作大小、貢獻大小、安全素質等;二是工作過程報告,重在對學習途徑和行動結果的描述,包括關于學習計劃、時間安排、工作步驟和目標實現的情況,以及關于困難、成果、估計、選擇等內容;三是工作任務實施過程考核,重在對具體工作任務的計劃、實施和評價的全過程考查,涵蓋各個階段的關聯銜接和協作分工等內容。
(5)點評
教師對本次任務的點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要對完成任務優秀的值給予表揚,對任務完成得不理想的值要指明原因,是因為團隊協作不當還是其他原因,保證每值的所有學生都有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組織
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以使其在未來的職業生涯和社會生活中,能進行旨在解決問題的思考并實施勇于承擔責任的行動。從現實的起點到彼時的終點,人類的行動是一個目標定向的過程,一個設計建構的過程,一個操作序化的過程,一個檢查比對的過程。這意味著,行動導向的教學是一個“傳授過程”的過程,需要有一個與之相應的教學組織來實現[3][6]。在實施教學組織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在“教”與“學”這對矛盾中,“教”雖然重要,但畢竟是外在的因素,“學”才是內在的,要樹立“以學為本”,“教是為不教”的觀念。在“變電站正常巡視”工作任務實施過程中,充分信任學生,由學生自己確定值長、正值和副值,按照標準化作業流程,完成整個工作過程,課堂上出現值長向本值宣布工作任務,安全注意事項,正值執行巡視工作,副值配合巡視并做好記錄的情景,教學效果非常好。
四、小結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同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起到“主線”的作用,保證教學過程實施的完整性和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