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械效率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業機械;生產效率;作業質量;提高;措施
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之所以能夠受到人們的青睞和成為農業生產中離不開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主要是因為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生產效率和作業質量都遠遠高于正常人的手工勞作,其生產成本也遠遠低于手工勞作的勞動力成本。在農機化作業體系中,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越高,替代作用表現得也就越明顯,獲取的效益也就越高。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優劣,不僅關系到農業機械化的信譽與發展,而且直接影響著農業增產增收和農民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可見,提高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及作業質量是農機化在農業生產中充分發揮作用和促進農機化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
1提高農業機械生產效率的幾項措施
1.1合理使用農機具和編制機組
拖拉機和機引農具是一組先進的生產工具,在進行農田作業時,必須得到合理的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和獲得“高效、優質、低耗、安全”的良好效果。拖拉機是一種動力機械,在使用中必須注意到充分利用發動機的功率。拖拉機的工作性能主要反映在拖拉機的牽引功率、牽引力和工作速度等主要指標方面。拖拉機牽引功率利用程度對生產率影響很大,一般拖拉機的功率利用在90%左右為宜。例如:東方紅-75拖拉機牽引五鏵犁作業,耕深20~22cm,在功率利用程度達到90%左右時,每小時可翻地0.67hm2,而在同樣的土地條件下,降低功率利用(減少犁鏵或工作速度選用不當等),則會降低每小時的翻地工作量。
根據不同作業特點,給各種型號拖拉機分配適宜的作業。不同型號的拖拉機有不同的工作性能、功率、牽引力、行走速度,作業的適應性能都不一樣。因此,根據不同型號的拖拉機工作性能,分配適宜作業和科學編制機組,才能獲得好的工作效果。例如:功率較大的鏈軌式拖拉機適合旱田翻地、耙地、起壟、播種等項作業,也適合于需要功率較大的作業項目,如推土平地、開溝、筑埂等農田基本建設;輪式拖拉機適合滅茬、起壟、鎮壓、播種、施肥、噴藥、中耕、運輸等,并可作為固定動力進行抽水、脫粒、飼料加工等場上或后勤加工作業。總之,在使用農機具和編制機組時,必須做到既要保證機組有較高的生產率,又要滿足作業質量的要求。
1.2合理選擇速度
合理運用拖拉機各檔速度,對提高生產率是很重要的。當拖拉機負荷不足時,在確保作業質量和機具安全的情況下,應使用高速度作業。例如:東方紅-75拖拉機3檔作業時牽引力大約為2320kg,速度為24~30km/h;而一臺41片圓盤耙所需的牽引力為700~800kg,如果牽引2臺圓盤耙,再加上聯結器阻力(約80kg),則農機具阻力共計1480~1680kg左右。這樣拖拉機用3檔帶2臺圓盤耙作業明顯負荷不足。用4檔作業功率可以得到充分發揮,而4檔速度高于3檔,生產效率也將隨之提高,約在19.5%左右。
1.3提高時間利用率
農業生產的各環節都受時間的限制,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若想充分發揮作用,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最大的工作量,除合理使用農機具和合理選擇速度外,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提高時間利用率,要將空運轉時間降到最短,盡一切努力提高純作業時間。這就要求生產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農機具要檢修徹底,技術狀態完好;定機車、定農具、定作業地點、定人員;搞好土地規劃,消除田間各種障礙物等,這些都是減少機車空行時間的有效方法。地塊的長度對時間利用影響也很大。例如:壟長1000m時,轉彎時間約占10%;當壟長200m時,轉彎時間約占30%。此外,采用合適的作業方法,正確操作機組,不但可以提高作業質量,而且可減少空行時間。
1.4充分利用農具的幅寬
由于駕駛員的經驗和水平不同,在駕駛拖拉機作業時走的不直,很容易出現漏作和重作現象,這樣就會導致機組工作實際幅寬小于或大于構造幅寬。因此,要提高駕駛員技術水平,除個別作業(耙地、鎮壓)少重不漏外,應盡量使工作幅寬等于構造幅寬,以提高工效。
2提高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方法
2.1保持農業機械的技術狀態完好
保持作業中的農業機械技術狀態的完好是提高農機作業質量的首要條件和重要保證,農業機械只有在技術狀態完好的條件下投入到農業生產中,才能夠保證作業質量達到農藝要求。保持農業機械技術狀態完好的方法主要有3種:一是作業前按要求對投入作業的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進行徹底檢修,做到需修的必修、該換的必換,不留任何故障隱患,保證拖拉機及農具技術狀態完好。二是按要求對機農具進行技術保養,其目的是清除隱患,避免故障,保證機具經常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以提高作業質量。三是按要求操作,無論是拖拉機還是配套農機具,在使用時都必須按照所要求的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這是保證農機具技術狀態完好和延長使用壽命的最基本常識。
2.2努力提高駕駛員及操作者的技術水平
農機作業質量不僅與機械技術狀態有關,駕駛操作者的技術水平也是影響農機作業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如果沒有一個具有較高操作技術水平的駕駛員去操縱拖拉機及配套機具,即使它們的技術狀態再好,其作業質量也不一定滿足農藝要求。提高農機駕駛員及操作者技術水平的主要途徑有4種:一是堅持擇優錄用。無論是駕駛員還是操作手,在選用上都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建立嚴格的用人制度,將一批具有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的駕駛、操作者優先錄用到重要崗位。二是堅持推陳出新的原則。逐漸廢除一些不科學或不符合農藝要求的舊操作技術,掌握新的技術,提高技術水平。三是要經常進行經驗交流,有目的地組織駕駛員、操作者進行經驗交流,是提高技術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四是駕駛、操作者必須要全面掌握機具的性能和正確的操作方法。
2.3制定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和建立嚴密的監督檢查制度
論文摘要在農機化作業中,農業機械效率的高低,決定獲取效益的高低;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優劣,不僅關系到農業機械化的信譽與發展,而且直接影響農業增產增收和農民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為此,特介紹提高農業機械生產效率和作業質量的技術措施。
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之所以能夠受到人們的青睞和成為農業生產中離不開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主要是因為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生產效率和作業質量都遠遠高于正常人的手工勞作,其生產成本也遠遠低于手工勞作的勞動力成本。在農機化作業體系中,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越高,替代作用表現得也就越明顯,獲取的效益也就越高。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優劣,不僅關系到農業機械化的信譽與發展,而且直接影響著農業增產增收和農民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可見,提高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及作業質量是農機化在農業生產中充分發揮作用和促進農機化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
1提高農業機械生產效率的幾項措施
1.1合理使用農機具和編制機組
拖拉機和機引農具是一組先進的生產工具,在進行農田作業時,必須得到合理的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和獲得“高效、優質、低耗、安全”的良好效果。拖拉機是一種動力機械,在使用中必須注意到充分利用發動機的功率。拖拉機的工作性能主要反映在拖拉機的牽引功率、牽引力和工作速度等主要指標方面。拖拉機牽引功率利用程度對生產率影響很大,一般拖拉機的功率利用在90%左右為宜。例如:東方紅-75拖拉機牽引五鏵犁作業,耕深20~22cm,在功率利用程度達到90%左右時,每小時可翻地0.67hm2,而在同樣的土地條件下,降低功率利用(減少犁鏵或工作速度選用不當等),則會降低每小時的翻地工作量。
根據不同作業特點,給各種型號拖拉機分配適宜的作業。不同型號的拖拉機有不同的工作性能、功率、牽引力、行走速度,作業的適應性能都不一樣。因此,根據不同型號的拖拉機工作性能,分配適宜作業和科學編制機組,才能獲得好的工作效果。例如:功率較大的鏈軌式拖拉機適合旱田翻地、耙地、起壟、播種等項作業,也適合于需要功率較大的作業項目,如推土平地、開溝、筑埂等農田基本建設;輪式拖拉機適合滅茬、起壟、鎮壓、播種、施肥、噴藥、中耕、運輸等,并可作為固定動力進行抽水、脫粒、飼料加工等場上或后勤加工作業。總之,在使用農機具和編制機組時,必須做到既要保證機組有較高的生產率,又要滿足作業質量的要求。
1.2合理選擇速度
合理運用拖拉機各檔速度,對提高生產率是很重要的。當拖拉機負荷不足時,在確保作業質量和機具安全的情況下,應使用高速度作業。例如:東方紅-75拖拉機3檔作業時牽引力大約為2320kg,速度為24~30km/h;而一臺41片圓盤耙所需的牽引力為700~800kg,如果牽引2臺圓盤耙,再加上聯結器阻力(約80kg),則農機具阻力共計1480~1680kg左右。這樣拖拉機用3檔帶2臺圓盤耙作業明顯負荷不足。用4檔作業功率可以得到充分發揮,而4檔速度高于3檔,生產效率也將隨之提高,約在19.5%左右。
1.3提高時間利用率
農業生產的各環節都受時間的限制,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若想充分發揮作用,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最大的工作量,除合理使用農機具和合理選擇速度外,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提高時間利用率,要將空運轉時間降到最短,盡一切努力提高純作業時間。這就要求生產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農機具要檢修徹底,技術狀態完好;定機車、定農具、定作業地點、定人員;搞好土地規劃,消除田間各種障礙物等,這些都是減少機車空行時間的有效方法。地塊的長度對時間利用影響也很大。例如:壟長1000m時,轉彎時間約占10%;當壟長200m時,轉彎時間約占30%。此外,采用合適的作業方法,正確操作機組,不但可以提高作業質量,而且可減少空行時間。
1.4充分利用農具的幅寬
由于駕駛員的經驗和水平不同,在駕駛拖拉機作業時走的不直,很容易出現漏作和重作現象,這樣就會導致機組工作實際幅寬小于或大于構造幅寬。因此,要提高駕駛員技術水平,除個別作業(耙地、鎮壓)少重不漏外,應盡量使工作幅寬等于構造幅寬,以提高工效。
2提高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方法
2.1保持農業機械的技術狀態完好
保持作業中的農業機械技術狀態的完好是提高農機作業質量的首要條件和重要保證,農業機械只有在技術狀態完好的條件下投入到農業生產中,才能夠保證作業質量達到農藝要求。保持農業機械技術狀態完好的方法主要有3種:一是作業前按要求對投入作業的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進行徹底檢修,做到需修的必修、該換的必換,不留任何故障隱患,保證拖拉機及農具技術狀態完好。二是按要求對機農具進行技術保養,其目的是清除隱患,避免故障,保證機具經常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以提高作業質量。三是按要求操作,無論是拖拉機還是配套農機具,在使用時都必須按照所要求的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這是保證農機具技術狀態完好和延長使用壽命的最基本常識。
2.2努力提高駕駛員及操作者的技術水平
農機作業質量不僅與機械技術狀態有關,駕駛操作者的技術水平也是影響農機作業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如果沒有一個具有較高操作技術水平的駕駛員去操縱拖拉機及配套機具,即使它們的技術狀態再好,其作業質量也不一定滿足農藝要求。提高農機駕駛員及操作者技術水平的主要途徑有4種:一是堅持擇優錄用。無論是駕駛員還是操作手,在選用上都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建立嚴格的用人制度,將一批具有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的駕駛、操作者優先錄用到重要崗位。二是堅持推陳出新的原則。逐漸廢除一些不科學或不符合農藝要求的舊操作技術,掌握新的技術,提高技術水平。三是要經常進行經驗交流,有目的地組織駕駛員、操作者進行經驗交流,是提高技術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四是駕駛、操作者必須要全面掌握機具的性能和正確的操作方法。
2.3制定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和建立嚴密的監督檢查制度
關鍵詞:冷卻 調節器
中圖分類號:TH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6(b)-0008-02
The Ship Regulator design base on PRO/E software
Zhang Chuang
(CNPC Liaoning Petroleum Equipment Industries Co.Ltd,Panjin Liao ning,124010,China)
Abstract: This design analyses the oil temperature regulator principle of work at first. The organization plan carries on the contrast choice analysis to the organization plan and determines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is progrPro/Emer. The structure carries on the modeling with PRO/E and parts of the design verification calculation.Finally,which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processing craft.
Key Words:Cooling;Lubrication;Regulator
船用調節器是船用柴油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柴油機的冷卻水和機油溫度進行溫度調節,對提高柴油機的熱效率和機械效率,降低燃油耗率、改善排放,提高使用壽命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1~2]。
1 原理分析及方案設計
當溫度變化比較大的時候,船用傳感器將冷卻液出口處的溫度信號傳送給微控單元,此信號經過處理通過判斷溫度是否超過規定的正常工作時的溫度,確定是否改變調節器開度。
開式冷卻系統一般是用海水泵將海水吸入,送至冷卻部分,冷卻后將海水排出。閉式冷卻系統利用淡水進行循環冷卻,冷卻室與各個管路之間呈現封閉循環。
2 船用調節器傳動機構設計
2.1 曲柄搖桿機構
平面四桿機構最基本的一種型式為圖1所示的曲柄搖桿機構。構件BoB只能繞其固定鉸鏈中心Bo在一定范圍內往復擺動而稱為搖桿[3]。
2.2 壓力角、傳動角和行程速比系數分析
圖2所示的曲柄搖桿機ABCD中,該力P的作用線與其作用點C的絕對速度vc之間所夾的銳角α稱為壓力角。傳動角γ的大小是隨機構位置的不同而變化的。為了保證機構具有良好的傳動性能,通常應使rmin≥40°。利用其傳動角接近最大值rmax時進行工作,從而節省動力[4~5]。圖3所示的曲柄搖桿機構中,當主動件曲柄AB等速回轉時,從動件搖桿CD則往復變速擺動。由于a1(=180°+θ)>a2(=180°-θ),所以t1>t2,機構的急回特性。
2.3 死點位置分析
圖4曲柄搖桿機構中,若搖桿CD為主動件,而曲柄AB為從動件這時主動件CD通過連桿作用于從動件AB上的力恰好通過其回轉中心,此種位置稱為死點位置。
3 船用調節器結構設計及計算
3.1 調節器直徑的選取
本次設計先給定油壓工作壓力P= 0.4 MPa和v=4 m/s,參照摩擦系數表數m=0.25;摩擦副間的摩擦系數m=0.10[6]。P=0.4 MPa;摩擦系數m=0.25;v=4 m/s;μ=0.10。P=2.0x105P系統吸收的熱量Q為:Q=a·Ne·ge·Hu;式中:Ne、ge分別為柴油機的標定功率和燃油消耗率,kW和g/kW·h;Hu為燃油的低熱值,J/kg;a-發熱量的百分比。取a=0.10~0.25;查得:Ne=440 kW;ge=3400 kg/kW·h;Hu=42.7 kJ/kg;a=0.25代入式中:Q=a·Ne·ge·Hu=0.25×440×3400×42.7=1.60×107
循環量為:G1===382 m3/h;由流量公式:G1=0.25·vπd2得到:d=184.3 mm
3.2 強度校核
3.2.1 活塞缸體強度校核
初始數據:D1=9.9 cm;D=8.2 cm;d= 2.0 cm;P=主壓力-回程壓力;p液體工作壓力;
船用調節器液壓缸的校核選用液壓缸內可以達到最高的壓力p=170 kgf/cm2校核驗證。
3.2.2 中段強度和缸底強度校核
用第四強度理論計算。δ=(1000-1200)kgf/cm2≤[δ],缸體的中段強度滿足要求。
按圓形平板彎曲計算:δ=1000 kgf/cm2≤[δ];P=170 kgf/cm2;D=10 cm,B=3 cm;
D1=2.5 cm D2=0.5 cm代入上式:δ=528.3 kgf/cm2≤[δ]
4 船用調節器PRO/E軟件建模
PRO/E軟件建模中,可以實現快速方便將船用調節器進行建模,實現三維可視化操作。
5 零件加工工藝分析
內徑在100 mm以下的缸套是小直徑缸套。由于內孔比較小,加工出精度高、粗糙度要求高的內孔更不容易。必須考慮合適的工藝和工藝裝備[7]。
6 結語
通過本次論文任務的完成,得出如下結論。
船用調節器的設計主要是用以解決船用柴油機冷卻系統耗能大的問題。是對設計進行優化修正的過程。確定結構主要參數。用PRO/E軟件進行建模、可以更好的掌握零件的結構,使設計的結果更加完善。零件加工的質量直接影響控制精度和使用的壽命。
參考文獻
[1] 趙樹光,黃劉琦.船舶動力裝置自動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1:186-198,240-260.
[2] 陳大榮.船舶柴油機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5:205-246,382-406.
[3] 羊有道.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性能研究[D].上海:東南大學,2006.
[4] 張靜.平面連桿機構最佳傳動角設計與運動仿真系統的研究[D].山東:煙臺大學,2007.
[5] 郭向陽.平面四桿機構設計探討[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5,15(2):29-32.
論文摘要:設備的使用、管理、保養及維修階段占設備總壽命周期的絕大部分,抓好設備管理工作,保證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是企業管理工作中一項基礎性工作,它維系著企業生產經營的根基,影響著企業的方方面面。本文分了析施工現場建筑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提出了施工機械設備強制保養的措施。
機械設備是建筑施工企業至關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企業的外部形象之一。確保機械設備資源的過程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設備經濟效益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是機械設備管理的主題和中心任務,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對象。因此,如何加強建筑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的管理力度,充分發揮機械設備效能,挖掘機械設備的潛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著潛在的安全隱患
由于目前建筑市場還不甚規范,管理制度還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業的領導為了追求利潤和政績,千方百計降低成本,必須的設備更新改造資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設備異常陳舊、老化現象較普遍的存在,設備中存在著隱患,埋藏著誘發事故的禍根。
1.2 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業內不重視設備管理工作這種現象尤其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業中更為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業諸多管理工作中,生產經營、安全無疑是被擺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設備管理則成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許多企業中缺乏真正既有專業技能,又具備管理協調能力的專項人才。第三,資質高、管理能力強的建筑施工企業目前大都作為施工總承包單位出現,客觀上退出了設備管理工作的一線,這也是該項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1.3 建筑工人隊伍發生了變化,給做好設備管理增加了難度
我國的建筑工人由原來企業自有的1-8級技術工人,變成了絕大部分是未參加過任何培訓的、游兵散將似的臨時工、農民工。這部分人流動性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機械設備的性能、操作規程、維護保養等基本常識知之甚少。再加上他們的工作內容大部分屬承包性質等客觀條件,決定了本該由這部分人來完成的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不會被完整地進行,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2 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的措施
機械安全是從人的需要出發,在使用機械的全過程(使用、維修、保養)的各種狀態下,達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狀態和保障條件。針對以上幾個難點問題,結合施工過程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解決措施。
2.1 正確選型,合理調配
任何一種機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結構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術要求。如能嚴格地按規定合理使用機械,就能充分發揮機械效率,減少機械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成本。對于各項目之間的機械調配問題,做到提前及時的掌握各個施工項目的工程進度與機械設備方面的需求、退場信息,安排好機械設備調用過程中的二次保養維護工作,解決好使用與保養的矛盾沖突。
2.2 做好特種設備的安全檢測
特種設備就是與人身、財產安全,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承壓和載人設備的總成,在生產過程中,比一般性生產設備具有更大的潛在危險性。由于特種設備是屬于危險性較大的設備,易發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傷害,以及機械設備,公共設施等重大的財產損失,為保證其正常運行必須進行定期和巡回檢測檢驗,以避免機械事故的發生,保障生產安全和生命安全。
2.3 人員培訓,持證上崗
人員培訓包括作業技能的培訓與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部署、有檢查、有考核、有針對性:一要抓好施工項目機械操作人員的準入關,將上崗前的三級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編制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與安全操作規程手冊,發給現場的每一位作業人員;三是做好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同時,對相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應樹立“全員安全教育培訓”的理念。無論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機械設備相關生產活動,就必須受到安全教育培訓,上至領導,下到一般工作人員,甚至包括生產者的家屬,要讓他們知道所從事的生產勞動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方法,讓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從而達到從源頭上控制機械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
3 施工機械設備強制保養的經濟效益
維護保養技術要求簡單,費用低,同時保證設備的正常作業,減少零部件的磨損,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特別對大型、進口等主要機械,必須強化必要的技術保養作業,以消除故障隱患,保證設備正常運行。更能減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極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設備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長,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機械設備容易發生故障,設備的有形磨損越嚴重,修復其所需費用也就越大。現代化機械設備是資金密集的裝備,設備投資和使用費用十分昂貴,迫切要求設備管理的經濟效益。 轉貼于
4 施工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
4.1 方法
首先,強保養、零等候工程制度,從實現3萬公里無故障升到10萬公里無故障里程指標考核。其工程的主體內容是:以“強保養”為核心,輻射修訂和實施以生產者為執行主體的64種類別的設備完好標準和操作維護保養規程,指定了主要生產設備(含進口設備)的維修保養條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為核心,輻射設備修管人員為執行主題的軟硬件增補與完善。“零等候”是指:設備發生故障后等候維修人員時問為零,等候維修備件時問為零,等候維修工具時問為零,等候維修資料時問為零。“強零工程”對于隧道施工企業來說同樣具有較高價值的借鑒作用。
4.2 措施
針對施工機械設備保養的現狀以及施工企業的新特點、新情況,我國提出了機械設備強制保養制度。機械的維修保養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證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維修保養的費用達到最低,最終達到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優,筆者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總結出幾條建議:
提高認識,明確強制保養的原則,所謂強制保養,是對保養的硬性規定,必須按時進行,決不能因為施工緊張而不安排時間、人員進行保養。要開展現代化設備管理教育,使各級領導和廣大設備管理者明白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壽命,很大程度上決定于保養工作的好壞。
要建立健全保養制度并合理確定維護保養周期 施工企業應該采取定期維護、保養、檢查(點檢)制,執行“養修并重,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執行定班保養、定期保養、巡回保養制度,并按各級保養規程執行,低級保養由操作人員進行,高級保養由維修人員會同機械操作上進行。只有保養做好了,機械出現故障的幾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維修費用,提高經濟效益。同時,維護保養周期應根據機械設備使用維修的實際情況,收集使用維修的各種數據,分析機械設備各子系統的使用標準,故障出現的規律等多種因素綜合確定,其方法有概率統計法、技術一經濟分析法和維護作業統計法等。
強化機械設備保養的技術管理,機械設備具有施工工期較強的季節性、施工作業的分散流動性和作業環境的惡劣。針對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的這些特點,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和及時維修是強化其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首先,加強保養,確保設備技術狀況良好,要樹立“按時保養、按級保養、按項保養”的思想,突出“科學性、強制性、預見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設備及時修復。在設備維修工作中要配備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的維修人員,突出預防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注重裝配工藝和優化修復工藝。
5 結束語
機械設備的管理和強制保養維護一個復雜的綜合性課題,除了把好管、用、養、修關之外,還必須做到領導重視,各級機械管理人員、機械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及相關配合人員之間責任明確,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真正做到“預防為主”,就一定能夠杜絕重大機械設備事故的發生,保障機械設備安全優質高效地為我們的施工生產服務。
參考文獻
關鍵詞:道路施工;穩定碎石;設計
中圖分類號:U45文獻標識碼: A
概述
許多城市的道路基層逐步引入了水泥穩定碎石結構,以來提高路面的承載力,以增加使用年限。但這里面有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因水穩材料固有干縮性、溫縮性,它的表面經常會因天氣、溫度等不可抗拒的因素產生裂縫,如果裂縫一旦形成,就會影響到整個路面基層的質量,進一步影響到路面的穩定性。
1.道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特點
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都知道,我國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它具有強度高、抗沖刷、干縮變形等諸多的特點,被廣泛用于道路路面基層。
基于這方面的特點,若施工質量控制不好,就不能充分發揮其長處,會給工程帶來很大的麻煩,造成嚴重的道路施工質量事故。
2.道路水泥穩定碎石作用原理
在目前的情況下,道路水泥穩定碎石是以級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數量的膠凝材料和足夠的灰漿體積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擠原理
攤鋪壓實。其壓實度接近于密實度,強度主要靠碎石間的嵌擠鎖結原理,同時有足夠的灰漿體積來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強度高,并且強度隨齡期而增加很快結成板體,因而具有較高的強度,抗滲度和抗凍性較好。水泥穩定碎石水泥用量一般為混合料3%至7%,7 天的
無側限抗壓強度可達50%mpa,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泥穩定碎石成活后遇雨不泥濘,表面堅實,是高級路面的理想基層材料。
根據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規定,水泥穩定碎石均屬中粒土,由于水穩中含有水泥等膠凝材料因而要求整個施工過
程要在水泥終凝前完成,并且一次達到質量標準,否則不易修整。因而施工中要求加強施工組織設計和計劃治理,增加現場施工人員的緊
迫感和責任感,加快施工進度,加大機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機械效率。水穩的施工方法也符合現代化大規模機械化發展的方向。因而水穩
在市政工程中的應用會得到很快推廣。
3. 道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配比案例施工設計
某城市主干線道路,全長18200km。根據施工總體要求主干線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具體設計規劃為4cmAK-13A(上面層)+6cmAC-20I(中面層)+8cmAC-25I(下面層),基層采用厚10cm+10cm,水泥劑量為5%至6%的水泥穩定碎石, 底基層采用厚16cm 水泥劑量為4%的水泥穩定粒料。
3.1 施工材料要求及施工設計
3.11 水泥穩定碎石原材料。這里所涉及到的材料主要由水、水泥、碎石及混合材料等組成。
(1)水。沿線河水豐富,水質較為純潔,人畜均可飲用,可用于水泥穩定碎石施工。
(2)水泥。日常我們施工一般用的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均可。快硬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不應使用。在這里筆者建議宜采用標號較低(為325) 的水泥。
(3)天然砂:(中、粗砂)進場前對砂的視密度、砂當量、篩分和含泥量等進行試驗,在進料過程中每2000m3檢測2個樣品,進行顆粒分析和含泥量檢測,當有懷疑時進行有機質含量和硫酸鹽含量的檢測。
(4)碎石:根據相關要求和標準石料最大粒徑不得超過3115mm, 同時集料壓碎值不得大于30%;石料顆粒中細長及扁平顆粒(即長邊與短邊之比大于3的顆粒)含量不超過15%;石料按粒徑可分為小于915mm 及915mm ~3115mm 兩級,并與砂組配,試驗確定各級石料及砂的摻配比例。根據《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制定了這個道路的集料技術要求,見下表。
表1基層的集料技術要求
集料。在這應采用人工集配碎石,城市主干道用做底基層時集料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40mm,顆粒組成范圍,用表2 中1 號級配,用做基層時,集料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0mm,顆粒組成應在表2 所列2 號級配范圍內。
(6)混合材料。混合材料又分為兩種,即活性和非活性。活性材料是指粉煤灰等物質,可與水泥中析出的氧化鈣作用。非活性材料是指不具有活性或活性甚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礦物材料,對這類材料的品質要求是材料的細度和不含有害的成分。
3.12 施工配合比設計
在具體施工設計中,我們在混合料中摻用部分的天然砂,用來解決石屑料源不足而減少其用量,同時可以增加施工和易性,使路面結構層具有良好的強度和板體性,并減少混合料離析。基層設計抗壓強度不小于315MPa。為控制各結構層的合成級配,業主規定了石料采用分級備料。各料場在生產時,可根據結構層的配合比設計情況,大致控制生產數量,基層混合料級配范圍表2,基層配合比設計表3 所示。
表2為基層混合料級配范圍
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百分率%
表3為基層配合比設計結果
3.2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配比施工步驟
在這個施工具體環節中,施工步驟很重要。作為道路施工人員要充分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3.21 施工中含水量控制。根據道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及自己施工經驗,一般情況下實際拌和的含水量應比最佳含水量略高0.5%~1%,若氣溫較高或運輸距離較長時應高1%~1.5%。
3.22 施工中水泥劑量的控制。水泥的劑量對水泥穩定層質量起著關鍵作用,劑量太小,不能確保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質量,而劑量太大,既不經濟、還會使基層的裂縫增多、增寬,從而引起面層相對應的反射裂縫。考慮施工時各種損耗,工地實際施工采用的水泥劑量應比室內試驗確定的劑量增加0.5%~1%,以確保水泥穩定基層的質量,但應控制不超過6%。
3.23 混合材料的攤鋪。這是這個施工環節中重要的一環,也是設計道路路面以后的質量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可以分幾步走,第一步做好施工放樣的準備工作,根據施工路段具體確定的松鋪系數畫線;第二步是在鋪筑前路面的灑水工作。第三步在攤鋪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收料斗的次數,攤鋪機要保持適當的速度均勻行駛。
3.24 最后是碾壓。碾壓路段的長度要根據攤鋪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靜壓1~2 遍最好。碾壓范圍應較基層邊緣寬出10cm,碾壓時壓路機鋼輪應重疊1/2 輪寬,碾壓速度1.5~1.7km/h。碾壓至達到要求的壓實度為止。
參考文獻
[1] 朱偉偉. 水穩碎石基層相關試驗控制要點[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 年.
[2]周安康.淺談水泥石粉穩定砂基層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A].海南省公路學會2004 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 年.
【關鍵詞】氧化樟腦注射液;腦鈉肽;左心室射血分數;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187—01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是指心肌缺血壞死導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損而引起的一組綜合征。治療原則與心力衰竭基本相同,臨床上主要測定血漿中腦鈉肽(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及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通過作為評價臨床療效的有效指標。本研究旨在探討氧化樟腦注射液輔助治療對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腦鈉肽(BNP)水平、LVEF及LVEDd的影響,并評價其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100 例,其心力衰竭診斷符合2009 年ACC/AHA 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排除伴有重癥病毒性心肌炎、嚴重的心包填塞、嚴重的主動脈瓣或二尖瓣病變、重度肝腎功能衰竭及難以控制的低血壓(≤90/60 mmhg)或高血壓(≥180/100)患者。所有患者被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的年齡、性別、心功能分級、收縮壓、舒張壓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心衰標準藥物治療:β 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硝酸酯類藥物,兩組均行心室再同步治療;治療組加用氧化樟腦注射液40 mL溶于0.9%氯化鈉100ml中,qd,靜滴,療程15 天。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和治療后測定血漿中腦鈉肽(BNP)水平、心臟超聲測定LVEF及LVEDd的變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 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BNP 水平的比較
如表1 所示,治療前,兩組血漿BN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兩組血漿BNP水平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
3 討論
目前認為,氧化樟腦是一種強心藥,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并能改善舒張功能的作用[1]。有學者提出,氧化樟腦的分子機制屬于磷酸二酯酶( PDEs) 抑制劑,PDEs 家族包括十余種成員,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血小板及血細胞、腺體等細胞內。PDEs抑制劑通過降低心衰患者血漿中的神經激素和細胞因子的聚集,從而改善心衰患者癥狀[2]。其中PDE3 特異地分解細胞內的cAMP,主要分布在心肌、血管平滑肌內,當PDE3 被抑制時,細胞內cAMP 的分解代謝受阻,而 cAMP能夠促進 ca 內流和攝取,增強心肌收縮和舒張能力,并提高心臟作功效率,同時cAMP還能引起心血管平滑肌舒張,使周圍及肺部血管擴張而減輕心臟負荷[3、4]。PDEs-5 抑制劑通過增加鳥苷一磷酸利用率來調節一氧化氮信號的過度表達起到對心血管有益的調節作用。同時氧化樟腦能對抗心肌細胞氧化應激、抑制心肌細胞凋亡、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損傷引起的心力衰竭[5]。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接受氧化樟腦注射液治療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與常規治療組比較,血漿BNP水平明顯下降,兩組LVEF均明顯升高,LVEDd明顯縮小,提示其療效顯著。因此,氧化樟腦注射液作為治療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輔助藥物療效較常規治療更好,可顯著降低患者血清BNP 水平,改善左室功能,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朝德,孔古婭,卿德華等.強爾心口服液對家兔心力衰竭時舒縮性能的影響[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22( 1) : 44 - 46.
[2] KawamuraA,YoshikawaT,TakahashiT,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s versus catecholamin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ly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J]. Jap Circ J,2001; 65( 10) : 858-62.
[3] Bardou M,Loustalot C,Simon B,et al. Inhibition of uterine contractions human myometrinm[J]. Therapie,2001; 56: 213-22.
內容摘要:本文針對國內現行工程投標報價體系,分析了現有報價體系的缺陷,探討了合理投標報價體系應具有的特征,提出合理的投標報價體系應是基于投標人技術力量和管理水平上的、有依據的自主價格,同時探討如何建立合理報價體系,以期有利于工程計價改革。
關鍵詞:投標報價體系
投標報價是市場競爭機制在建設工程領域的直接體現,也是選擇中標企業的關鍵因素。要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必須保證各投標人的報價是其自身能力的真實反映。否則無論多么完善的評標體系都不能選擇出優秀的施工承包商。這就如資料來源缺乏真實性時,無論多么先進的決策系統都不能形成正確的決策一樣。相反地,如果各投標人的報價都是基于自身技術力量和管理水平之上的價格,則只要按照簡單的評標原則(如最低價中標)就可選擇出能高質量、短工期、低投入的施工承包商,達到提高建設效益的目的,并形成良好的競爭秩序。
現行投標報價體系分析
現行報價體系屬于計劃經濟的產物,它最大的不足在于其扼殺了投標人的自主性,反映不出施工企業間的差異性;費用作為工程建設的實際支出和管理水平的體現還沒有得到合理的反映;低利潤經營使各投標人陷入惡性競爭的漩渦之中。這些都與市場經濟格格不入,具體分析如下:
(一)編制基礎
現行報價體系的編制基礎是國家或者地方的統一定額,排除投標人誤算、漏算以及誤用定額的情況,各投標人的預算報價大同小異,畢竟定額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國內或者某一地區的平均水平,如全國建筑工程統一定額就明確指出“本定額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條件,目前多數建筑企業的施工機械裝備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藝、勞動組織為基礎編制的,反映的是社會平均消耗水平”。但實際上各施工承包商的技術力量和管理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依據定額的報價并不能反映出各投標人的實際能力和競爭優勢。本質上說統一定額不適用于具有市場競爭性質的招投標環節,作為社會平均消耗的反映,它適用于政府宏觀控制建設投資規模、適用于業主前期控制建設規模。
(二)價格依據
定額價格包括材料費、人工費和機械費,單位工程量的材料費(非周轉材料)取決于市場,其用量也是確定的。人工單價、機械臺班費也取決于市場,但問題是:施工方案不同時,完成某一分項工程的人工量和機械臺班量是不相同的。另外,不同的管理水平下,人工和機械效率也不會相同,從而導致投入的人工量和機械臺班量具有差異性。但現行報價體系中計算工程價格時大都套用定額單價或者市場綜合單價等反映社會平均消耗水平的價格,并依此計算工期和勞動力投入,而沒有根據投標人自身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起相應的自主價格。能力參差不齊的施工企業完成相同分項工程的單位工程量投入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這已是一個共識,但定額價格抺殺了施工投標人之間的差異性,不利于選擇優秀的施工承包商,也不能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
(三)費用利潤
無獨有偶,現行報價體系中,費用利潤計算也帶有濃厚的計劃色彩,幾年前大都采用固定費率和固定利率。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這種固定模式的取費和利潤逐漸向浮動模式發展,但還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項目的唯一性決定了不同項目具有不同的費用組成分項,具體到某一工程項目,也許沒有某一費用分項。如果投標報價時一概而論,就反映不出投標人的管理水平,并可能增加造價;第二,費用作為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實際支出,計算的越準確越有利于降低風險,也越有利于控制,但目前大都沒有做到這些;第三,在不同的管理水平下,費用支出也具有差異性,管理水平高,費用就低,然而現行報價體系中,費用計算大都是根據投標情況自行調節的,缺乏相應的保證措施,結果使得“競爭費”成為中標的一個緩沖器而不是管理水平的競爭;第四,不同的企業出于不同的動機,對利潤的追求是不同的,追求低利潤的投標人其項目實施風險就高,相應地影響工程質量的潛在因素就多。但目前在管理水平和技術力量普遍不高的情況下,這種現象越來越不利于行業的持續發展。
合理投標報價體系的特征
合理報價體系應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報價要能反映出投標人之間的差異性;第二,報價應立足于施工方案和管理水平;第三,合理的報價應該反映出與投標人管理水平相一致的間接費用,使“競爭費”成為促使施工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的真正動力;第四,合理報價體系應該能反映出投標人的預期利潤;第五,合理報價體系依托于較為完善的信息系統;第六,合理的報價體系要符合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機制。
合理投標報價體系的設計
建立這種報價體系的關鍵在于如何在報價中體現出投標人的技術力量、管理水平以及施工部署等個體優勢。我們知道任何一個項目總是有不隨投標人而異的部分,這就是項目的實體工程量,它取決于實體的具體設計、構造措施和技術規范等;其他部分同投標人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和管理水平等個體能力相關。據此,可以設計合理的報價體系:
第一是實體工程量。根據設計文件、構造措施和技術規范,按照實體工程量統一計算規則計算出每一構成項目實體的分項工程量,如按照圖紙尺寸計算混凝土構件的工程量,根據設計與構造措施、技術規范等計算出鋼筋分項工程量等。只要這部分工程量計算時不出差錯,應該相同。
第二是計算每一分項工程實體工程量的單價。單位實體工程量的價格組成如下:首先是材料市場價格,在信息較充分的前提下,各投標人的材料單價應該相差不大;其次是人工單價,來源于市場價格,然后是單位工程量的人工量,它取決于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和施工組織水平等,不同的投標人其單位工程量的人工消耗量是不同的;最后還有機械費用,一般而言,施工機械是一次性投入的,不同的投標人由于機械裝備程度、機械利用效率不同,其單位工程量的機械費用就不同于按照定額計算的機械費用。因此,在此建議機械費用應按照進場至退場所發生的實際費用計算(進退場費和期間費用)。
第三是材料損耗量(率)。損耗是不可避免的,但管理水平高就能降低損耗率。不同的投標人由于其現場管理水平不同,材料損耗率也不相同,為此投標人應根據其當前實際消耗水平對每一種材料損耗率作出合理的估計,并在報價時提供低損耗率的保證措施。
第四是非實體工程量。它包括為完成實體工程而發生的、不構成實體的輔工程量。如模板工程、基坑圍護工程等,它們對造價的影響完全取決于施工方案和管理水平。投標人在計算這部分價格時必須立足于擬采用的方案計算出工程量,然后參照市場單價或者企業自主價格計算。一些非實體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周轉性材料,實際上方案和現場管理水平不同時,周轉性材料的周轉率是不同的,這就在于投標人如何挖掘了。值得一提的是“魯布革”工程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日本承包商大大降低了非實體工程部分的價格。
第五是費用計算。費用作為完成項目的各項實際支出的匯總,實際是不同管理水平下的工程支出。各投標人需根據實際的管理水平細化費用分項、按實計算,使之成為管理水平的衡量依據,并在報價時附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和保證措施,確保實際費用不會超出所報數額。
第六是稅金利潤計算。稅金對投標人來說是不能左右的,只能按照法定的稅率和計算基礎計算;預期利潤作為報價的組成部分,應在報價中反映出來,它取決于各投標人的經營動機和經營風險。
匯總以上各項即為投標價格。同時投標人報價時應進行機會——風險分析,使報價更加能體現出投標人的實際情況。
合理投標報價體系的建立
建立基于施工承包商技術力量和管理水平上的投標報價體系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挖掘出施工承包商的潛在優勢。結合國外成功的經驗,筆者認為應著手以下工作:
第一是建立企業定額。施工承包商依據當前自己實際的技術力量和管理水平,在參考統一定額和市場信息的基礎上建立起企業定額。在制訂企業定額時,施工企業應從分解每一道工序入手,從人工、材料、機械等各方面盡可能挖掘工藝創新所帶來的優勢,如通過合理的工藝流程、工作面協調,降低單位工程量的各項費用,降低工程材料的損耗等。施工企業還應該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市場信息,結合施工工藝,制訂出每一種施工機械單位工程量的總費用(機械費、人工費和潛在的其他費用),以便投標報價時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選擇總費用最低的施工機械和施工方案。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企業定額是個動態的概念,隨著技術進步、外部信息的更新,企業定額也要隨之變動,使之反映出企業的實際能力。
第二是建立企業創新體系,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優勢。技術方案的創新、施工工藝的改進是企業創造額外利潤的保證。因此企業應該建立內部的創新體系,在研究現有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的基礎上、利用外部的技術信息,對此進行創新、改進,甚至開發出新的技術方案,形成企業內部的技術資源。在項目投標時,應該成立專門的技術方案小組,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最有經濟效益的方案,然后細化方案到各施工工藝,如果施工工藝還可以優化的話,再利用創新體系進行挖掘。在此過程中,企業應該做好相應的記錄,并形成內部的技術資料,以便于指導施工。
第三是建立與技術相配套的現場管理制度,保證現場施工時能指導施工,以方便控制實際情況達到技術方案所要求的經濟效益。目前施工企業所欠缺的就是這些,如方案不能指導施工等,使得不少應該取得的經濟效益化為烏有。建立與方案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主要目的就是按照方案施工、防止額外的人為因素所帶來的額外支出,如現場技術人員在方案實施時因忽疏或者沒有足夠的預見性所導致的返工現象。這套制度要規定:對現場技術人員的要求,如理解設計圖紙、知道規范是如何要求的、方案是如何實施和控制的等等;在每一項工序實施前所要做的準備工作;技術交底制度;工序的檢查制度;現場巡視制度等。施工技術管理關鍵在于事前控制,在施工前就要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估計,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預防;只有在技術管理上做到位,才可能達到方案的預期效果。
第四是建立企業的市場信息系統。有效的市場信息系統有利于企業掌握市場動態,明確企業和市場之間的差異,從而有利于企業及時調整自身狀態來適應市場,這是企業生存的前提。在投標報價時,企業可以通過市場信息系統間接了解對手的情況,也可以了解當前的其他信息。當企業把這些信息化為己用時就可以提高自身競爭力,如當企業最先了解某一施工方案時就比競爭對手更具競爭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科普教育課;能力導向
初中物理能力導向的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是落實初中物理新課程目標,有力推進課堂有效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初中物理科普教育課長期以來得不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但是科普教育課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至關重要,本文借鑒初中物理能力導向的課堂有效教學模式和策略[1](即實現“先學后教、問題教學、“知識樹”教學、深度教學、簡約教學”的課堂教學),通過對初中物理的科普課《廣播與電視》的教學實踐探索出以能力為中心、為主線、為基礎的新型科普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真正落實到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同時不斷完善在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高效[2].
下面以“廣播與電視”一節課為案例,來闡述如何利用能力導向進行教學設計,如何注重在教學環節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從而構建高效的課堂.[3]
1教學設計思路
《廣播與電視》是義務教育物理課程九年級第十五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章節通過介紹通信技術的基本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擴大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本章屬于介紹性的科普常識,知識比較淺顯,要求不高,注重科普知識的普及教育,讓學生了解現代化通信技術的初步知識,這對他們將來學習物理知識和其他自然科學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是現代生活中必備的科學常識.[4]為此我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無線電廣播與電視的大致工作過程,擴大學生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廣播與電視的工作流程,挖掘學生主動學習的潛力,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與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廣播與電視的工作流程,讓學生體會到科技改變生活.
2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師]新年到來了,現在請班長用對講機在教室外為我們帶來新春的祝福
[班長]祝福同學們在新的一年里學業有成,萬事如意.
[師]班長剛才是借助什么為我們傳遞祝福的呢?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是電磁波.電磁波在生活中廣泛被利用,可以用來進行無線電通信,那么電磁波如何將信號傳遞出去呢?
[以情感祝福激起志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的趣味性,讓物理走進生活]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在古代科技沒有這么發達,人們又是如何將信息傳遞出去的?
[生甲]古代戰爭時用煙來傳遞信息,比如長城上的烽火臺.
[生乙]“飛鴿傳信”利用信鴿來傳遞信息.
[生丙]現代的快遞非常發達,郵差利用車輛、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將信件郵寄出去來傳遞信息.
[師]同學們大家有沒發現這些傳遞信息的共同點都要借助搭載工具完成信息的傳遞.
(2)進行新課
[師]]下面請同學們交流、討論古老傳遞信息方式,以郵差傳信為例大家討論以傳遞流程圖的方式寫到我們導學案上.
[建立思維導圖將知識圖示化,揭示概念間的層次與聯系.能力是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得到培養的,培養學生由具體模型延伸到另一模型的遷移能力,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為無線電的傳遞信息做好鋪墊.]
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完成下面圖1
[師]下面請小組同學學會描述它的整個過程.
[生](通過交流、討論回答出)信件郵寄的整個流程,總結出傳遞信息要有載體.
[師]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無線電通信的載體就是電磁波.
[師]電磁波傳播速度是C=3×108 m/s且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傳遞信息又快又遠,那我們的信號又是如何搭載在電磁波上進行傳播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①無線電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
下面請同學預習課本,總結出電臺是如何將無線電廣播信號傳遞出去呢?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會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堅持以學論教、因學定教.]
[生]在臺里播音員對著話筒講話,將聲音的信號變成音頻信號,音頻電信號只有轉化成電信號才搭載在頻率較高的電磁波上進行發射.
[師]對,那么被搭載的電磁波就要求穿透能力要強、頻率要高,那么如何獲取高頻率的電磁波呢?
[生]要靠載波發生器產生高頻振蕩電流激起高頻率的電磁波,這樣的電磁波傳播得遠、抗干擾性強,我們要搭載的電磁波就通過載波發生器產生的.
[生]最后由發射天線發射電磁波,根據登高望遠的原理,將發射天線安裝在較高電視塔上進行發射.
[師]同學們總結的非常的好,剛才同學講的是無線電廣播的發射流程,下面請同學思考無線電廣播接收流程又是怎樣的呢?
[生]空中有很多無線電信號,我們要有選擇接收,我們利用收音機上天線與調諧旋鈕,選取我們要收聽的某一頻率的電磁波.
[生]選出電臺廣播的特定頻率信號后,我們要將音頻信號從高頻率電磁波上卸載下來,把音頻信息先進行功率放大再送到揚聲器,最后揚聲器把音頻電信號轉換成聲音信號,我們就聽到了特定頻率的廣播電臺的節目.
[師]同學們講得非常好,也就基本掌握了無線電廣播的流程,下面請同學結合課本里的物理專業用語,將無線電廣播的發射與接收流程填入下表中,并用語言描述它的整個過程.
學生輕松完成無線電廣播的發射與接收流程圖,填入下圖3.
請同學上臺用投影儀展示交流,如下圖4:
[通過概念圖,讓本節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知識結構,讓學生層層遞進、輕松掌握.
[師]那么電視信號即包含音頻信號也包含視頻信號,那它將如何進行傳遞的呢?
②電視的發射和接收 [板書]
(播放電視信號的傳遞流程視頻,學生看完討論得出結論)
[生]電視信號也需要借助電磁波進行傳遞的,他傳遞的是“二條龍”信號,一條傳遞的是圖像信號龍頭是攝像機龍尾是顯示屏,另一條是傳遞的聲音信號龍頭是話筒龍尾是揚聲器.
[生]電視信號中的聲音信號的發射與接收跟無線電廣播的工作流程大致相同.
[生]電視信號中的圖像信號需借助攝像機轉換成電信號,然后像廣播信號一樣搭載在高頻率的電磁波上在空中進行發射.
[生]最后接收時用電視機中的顯像管將其還原成圖像信號.
(3)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無線電廣播與電視的工作流程,請同學們觀察屏幕上的工作流程圖,自己學會闡述本節課內容.
(4)布置作業
課外作業(科普知識的推廣)
①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電視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閱讀課本,并說出你的看法.
②向你的爺爺、奶奶介紹無線電信號發射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讓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會,將科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并積極成為科普知識推廣者,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3教學實踐效果與反思
《廣播與電視》是本縣參加中學優秀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的課題.本人的這節課教學實踐在教學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并榮獲縣優秀青年教師稱號.本節課是一節科普教育課,著重要培養學生基本的科學素養,所以對本節課教學本人始終以培養學生信息收集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和自學能力為導向組織教學,讓不同知識層次的同學都能參與進來,成為一個科普知識的宣傳員,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分析能力與自學能力,提高了每個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優越感與自豪感.同時本節課圍繞開展概念圖教學,讓學生建立學習模型,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化、系統化,最終上升為學生的學科能力,這樣的一堂課使學生不僅增強了科學素養又培養了學習興趣和能力.這節課結束前學生主動響起了掌聲,這是對老師的肯定也是對自己所獲取的知識能力的肯定,這種效果只有在初中物理能力導向的課堂才能呈現,這也是對我們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的又一次肯定,說明能力導向課堂是有效的、高效的.[2]
參考文獻:
[1]余文森.n堂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鄭明紀.初中物理能力導向課堂的有效教學 [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2014.5
[3]鄭明紀,葉德美,鄭文生.有效的探究 高質的課堂――談《機械效率》一節課的教學[J].《中學物理》初中版, 2010(11) .
[4]物理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關鍵詞: 汽車; 油耗; 速比; 模型標定; 試驗設計; 近似模型; 靈敏度
中圖分類號: U461.2文獻標志碼: B
Abstract: A transmission speed ratio optimization scheme is obtained by design of experiment, approximation model,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on platform PIAnO. According to the test data, the simulation model for power fuel economy is calibrated to improve its accuracy. The transmission speed ratio is optimized on the calibrated model and a speed ratio matching scheme with high dynamic economic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very effective for the analysis model calibration and transmission ratio optimization. The acceleration time on 3rd, 4th and 5th gear and maximum climbing capacity of the new model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est data, the deviation of acceleration time of 100 km/h improves from 2.5% to 0.14%. Comparing with the test data, the comprehensive fuel consumption per hundred kilometers improves 16.4% from 0.6%. Under all the dynamics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comprehensive fuel consumption per hundred kilometers declines from 8.450 L to 8.172 L, which means that the fuel is saved by 3.29%. At the same time, the optimization time is reduced from 1~2 weeks to 2 d, and so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is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 automobile; fuel consumption; speed ratio; model calibration; design of experiment; approximation model; sensitivity
0引言
整動力性與經濟性優化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的推進,對降低油耗方面也不斷的提出新要求,汽車企業的發展也迎來了更嚴峻的挑戰.發動機性能是決定汽車整車性能的關鍵因素,同時與傳動系統的匹配也密切相關,如果能夠快速獲得合適的傳動匹配方案,將大大推動研發工作.傳統的動力傳動匹配方法是試驗,但是這將大大增加開發費用,同時也將延長研發周期.[12]現在常采用AVLCRUISE軟件來對整車動力性、經濟性進行仿真分析,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開發費用,也可以縮短設計周期.[34]但是,仿真分析中很多參數很難得到準確的數值,影響仿真分析的準確性,基于不準確的模型獲得的傳動匹配方案在實際中也意義不大.因此,建立能夠如實反映真實系統的仿真模型,并在可信的仿真模型上進行傳動匹配的設計是提高整車性能、縮短設計周期、降低開發成本的關鍵.[5]
本文利用PIAnO優化工具通過試驗設計參數研究、構建近似模型和優化設計方法,基于已有試驗數據修正CRUISE仿真模型,并在修正后的仿真模型上進行變速箱速比和主減速器速比的優化設計,在滿足整車動力性的前提下提高整車燃油經濟性.相對于傳統的優化方法,本文提出的優化策略能夠切實提高優化效率,并在整車動力經濟性優化上得到很好的驗證.
1建立整車模型
根據實車的動力總成結構,在CRUISE平臺下搭建整車分析模型,見圖1.仿真值與試驗實測值比較見表1.由表1發現:最大爬坡能力和百公里加速時間存在極大的差異,4擋加速時間與實測值比較接近,說明在仿真模型中對最大爬坡能力和百公里加速時間的相關參數設置與實車模型有較大的偏差,需要修正相關參數來提高仿真模型的可信度.
2優化流程
本次整車動力經濟性優化設計主要分為2個設計階段:先通過試驗數據對仿真模型進行標定,以提高仿真模型可信度;然后在修正后的模型上進行傳動速比的匹配優化[5].具體的優化策略見圖2.在整個流程中采用試驗設計進行參數研究并獲得變量與性能之間的關系[69],同時利用試驗設計的樣本構建近似模型,在精度可以接受的近似模型上進行優化計算,初步獲得仿真模型的修正方案或速比匹配優化方案,在此基礎上結合前面獲得的敏度結果進行方案調整,最終獲得最佳的設計方案[10].
PIAnO是新一代高效試驗設計和優化軟件,其通過將仿真優化的流程自動化提高設計效率,通過“智能優化算法”代替傳統人工的經驗試湊法,幫助設計人員高效地探索設計空間,快速地從成千上萬的潛在方案中獲得性能最優的設計方案.PIAnO基于開放架構,所有算法均為全新研發,其復雜正交試驗算法和相關優化策略融合當今最先進的優化理論和方法,具有入門容易、算法先進、計算高效等優點.因此,采用PIAnO軟件完成優化設計.
3模型標定
3.1標定優化問題定義
在只關注整車動力性和經濟性的仿真模型中,汽車質量、滾動阻力系數、風阻系數、迎風面積、傳動系的機械效率等對汽車的動力性和經濟性的影響最大,是需要進行修正的關鍵參數.本文通過對主減速器傳動效率、齒輪箱各級齒輪傳動效率和發動機轉動慣量等參數進行篩選,將能夠影響百公里綜合油耗、最大爬坡能力、百公里加速時間和3~5擋加速時間的參數參與到模型修正中.通過一元參數研究方法,了解每一個參數的變化對性能的影響,見表2,其中,“+”和“-”分別表示參數對性能影響為正效應和負效應,其數量越多表示對性能影響越重要,“0”表示該參數對相應的性能完全沒有影響.從表2可知:主減速器對所有性能影響都特別大,而第1級傳動效率和第7級傳動效率這2個參數對所有性能均無影響,故在本次模型修正中第1級傳動效率和第7級傳動效率不參與標定,待標定參數取值范圍見表3.在標定問題中,以仿真值無限接近實測值作為優化設計的目標,故該問題為無約束的多目標優化問題,各目標函數的目標值為表1中的實測值.
3.2試驗設計和近似模型
試驗設計屬于數理統計的范疇,可以根據設計參數進行計劃性試驗,并根據試驗結果對參數的靈敏度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設計參數對性能指標的影響關系.本文采用正交數組試驗方法50個樣本方案對1個主減速器傳動效率、5個齒輪傳動效率和1個發動機轉動慣量進行研究,同時采用該50個樣本建立較高精度的近似模型用于模型修正.
智能篩選和均值分析分別見圖3和4.由此可知主減速器傳動效率對百公里綜合油耗的影響很大,同時主減速器傳動效率和1擋傳動效率對最大爬坡能力影響很大,且影響趨勢一致,其余各擋傳動效率對相應擋位的加速時間影響較大,而發動機轉動慣量對各性能指標幾乎沒有影響.
通過近似模型可以減少計算機高強度仿真計算的次數,縮短優化時間,提高優化效率.通過平滑響應函數可以減少數值噪聲,有利于快速收斂.本次模型修正選擇PIAnO中自動近似建模模式,其推薦百公里綜合油耗采用神經網絡模型,其余性能指標選擇克里格模型,獲得各性能指標的近似模型精度見表4.
性能近似模型類型精度百公里綜合油耗徑向基函數99.938最大爬坡能力克里格99.999百公里加速時間克里格99.9893擋加速時間克里格99.9924擋加速時間克里格99.9945擋加速時間克里格97.8723.3基于近似模型和試驗設計敏度優化設計
由于近似模型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通過近似模型的全局優化可以在全局范圍內盡可能找到最優解附近的解,且近似模型獲得的方案與實際仿真仍存在誤差,需要通過實際的仿真模型進行驗證.本文采用傳統的遺傳算法,以主減速器傳動效率、齒輪傳動效率和發動機轉動慣量為設計變量,以所有性能指標的實測值為目標進行多目標優化設計,在近似模型上迭代250步獲得基于近似模型的修正方案,百公里綜合油耗和4擋加速時間的修正歷程見圖5,基于近似模型修正方案驗證后的仿真值與實測值精度比較見表5.
基于近似模型的修正方案比初始模型的精度有很大的改善,除最大爬坡能力和百公里加速時間仿真值與實測值差1.53%和1.22%外,其他性能指標的誤差都在0.5%內.由于近似模型的精度已經較高,要想通過進一步提高近似模型的精度再次優化將需要花費極大的計算代價,因此提出另一種優化策略,即在近似模型獲得的修正方案上根據前期的試驗設計敏度分析結果進行方案調整,最終獲得精度更高的修正方案,見表5.除百公里綜合油耗精度略有下降外,百公里加速時間誤差由基于近似模型修正方案的1.22%下降到0.14%,并且其余性能指擻朧擋饌耆吻合,仿真模型的精度從整體上得到很大提高,可用于速比匹配優化.
4速比匹配優化
4.1優化問題定義
優化目標是在滿足汽車動力性能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油耗和降低排放,所以將百公里綜合油耗作為優化的目標函數,以主減速器速比、1擋速比和5/6擋間比作為設計變量進行優化,其取值范圍見表6,以動力性能的設計要求為約束要求,見表7.
4.2試驗設計和近似建模
采用正交數組試驗方法對162個樣本方案進行參數研究和構建近似模型.7個設計變量與7個性能指標的2D相關性散點圖見圖6,從中可以了解設計變量的影響關系和重要性程度.圖6左下三角反映在設計空間內所抽取樣本的分布形式,右上三角反映參數之間的相關性程度,其值在[-1,1]之間,正值表示參數間呈正相關,負值表示參數間呈負相關,越接近于1表示兩參數的相關性越大.通過分析可知,主減速器對所有性能的影響都比較大,對百公里綜合油耗和最大爬坡能力的影響為正效應,對啟用性能的影響為負效應;同時可以看出,各性能指標之間存在很強的耦合關系,且線性程度較強.
4.3基于近似模型和試驗設計敏度優化
在近似模型上通過高效的全局優化算法(協方差矩陣適應演化策略,算法參數配置見圖7)迭代400次獲得全局范圍內的優化方案,優化算法參數配置和百公里綜合油耗優化歷程見圖8.將基于近似模型獲得的優化方案代入實際仿真模型驗證,發現百公里綜合油耗為8.184 L,相對初始方案降低3.148%,但是4擋加速時間違反約束要求0.83%.圖 7優化算法配置
通過前文試驗設計分析獲得的敏度信息,對基于近似模型的優化方案進行調整,最終獲得的優化方案百公里綜合油耗為8.172 L,相對初始方案降低3.29%,其余性能都滿足設計要求,速比匹配方案和動力性能見表9和10.
5結論
通過試驗設計敏度分析、基于近似模型優化設計和基于敏度信息進行優化方案調整的設計,在模型標定中使得仿真模型的性能值除百公里綜合油耗和百公里加速時間與實測值分別相差0.60%和0.14%外,其余指標與實測值完全一致,初始模型中最大誤差達34.32%,這可以極大地提高仿真模型的可信度,同時為后面速比匹配的優化方案的可信度提供保證.采用相同的優化策略,在速比匹配優化中實現百公里綜合油耗降低3.29%,在滿足動力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燃油經濟性,最終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傳統的模型標定和速比匹配優化設計至少需要1~2周時間,在采用本文所設計的優化策略下,整個優化過程僅花費2 d的時間,極大助力快速模型修正和速比匹配優化,既可以充分了解設計參數與性能之間的關系,挖掘其設計潛力,又可以有效地減少仿真計算量和獲得較好的優化方案,對產品研發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縮減具有積極意義,在整車動力經濟性的速比匹配優化設計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參考文獻:
[1]趙海峰. 基于CRUISE軟件的AMT車輛性能仿真分析與實驗研究[D]. 重慶: 重慶大學, 2005: 58.
[2]申愛玲, 伏軍, 張衍發. CA7204 汽車動力傳動系匹配仿真與優化[J].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42(3): 677678.
SHEN A L, FU J, ZHANG Y F. Matching simulation for engine power train system of CA7204 automobile and its optimization[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42(3): 677678.
[3]楊忠平. 利用CRUISE軟件進行整車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仿真分析[J]. 汽車實用技術, 2015(1): 107109.
YANG Z P. CRUISE software using vehicle power and fuel economy simulation analysis[J]. Automobile Applied Technology, 2015(1): 107109.
[4]于娟. AVLCRUISE在傳動系統匹配及變速器開發中的應用[C]// 2009AVL先進模擬技術中國用戶大會論文集, 2009: 12.
[5]李云清, 王海鷹, 成傳松, 等. 聯合Boost和MATLAB基于模型的仿真和標定方法研究[J]. 內燃機工程, 2010, 31(4): 7882.
LI Y Q, WANG H Y, CHENG C S, et al. Simul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modelbased calibration of gasoline engine in Boost and MATLAB environment[J]. Chines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gineering, 2010, 31(4): 7882.
[6]饒陽, 劉平, 母洋文, 等. 基于NSGAII和CRUISE的混合動力汽車參數優化[J]. 汽車科技, 2013, 5(3): 1923.
RAO Y, LIU P, MU Y W, et al. Optimization of HEV parameter based on NSGAII and CRUISE[J]. Automobile SciTech, 2013, 5(3): 1923.
[7]張季琴, 王立星, 張東峰. 基于CRUISE的汽車動力經濟性影響因素研究[J]. 汽實用技術, 2014, 12: 1417.
ZHANG J Q, WANG L X, ZHANG D F. Reach of vehicl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fuel economy influences based on CRUISE[J]. Automobile Applied Technology, 2014, 12: 1417.
[8]顏伏伍, 胡峰, 田韶鵬, 等. 汽車燃油經濟性仿真與其參數的靈敏度分析[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 2010, 32(2): 261264.
YAN F W, HU F, TIAN S P, et al. Simulation of econom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its parameters[J]. Journal of WUT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Engineering), 2010, 32(2): 2 61264.
[9]劉忠途, 伍慶龍, 宗志堅. 純電動汽車動力性與能耗靈敏度分析[J]. 上海汽車, 2010(12):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