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安全技術學習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關節腔內; 氨甲環酸; 全膝關節置換術; 失血量
中圖分類號 R605.9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2-0048-02
doi:10.14033/ki.cfmr.2016.12.026
目前,無論是在嚴重膝關節疾病還是在膝關節損傷的外科治療中,全膝關節置換術都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手術方案[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全膝關節置換術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功能恢復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包括手術創傷大、出血量多、止血難度高及血管內凝血與纖維蛋白溶解系統之間的平衡容易被破壞等,因此,全膝關節置換術圍術期止血成為了現階段骨外科醫生較為棘手的一個問題[2]。在本次研究中,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實施氨甲環酸關節腔內注射止血治療和氨甲環酸靜脈滴注止血治療,對比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受氨甲環酸關節腔內注射止血治療的40例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齡50~82歲,平均(65.2±2.7)歲;按疾病類型分為:骨關節炎2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16例,創傷性關節炎4例;按關節炎程度可分為:重度27例,中度13例。另隨機選取同時期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氨甲環酸靜脈滴注止血治療的40例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齡50~81歲,平均(65.1±2.6)歲;按疾病類型分為:骨關節炎21例,類風濕性關節炎15例,創傷性關節炎4例;按關節炎程度可分為:重度26例,中度1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及關節炎程度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手術方法為:(1)采用全身或硬膜外麻醉,術中使用氣囊止血帶,并根據患者體重及大腿周徑來調整壓力(35~40 kPa)。取膝關節正中切口,經髕內側切開關節囊進入關節腔;(2)用電刀將半月板與關節分離,再將髕骨下方的部分脂肪和前交叉韌帶切除。在腿部股骨的遠端通過髓內進行定位,并通過髓外對脛骨進行定位;(3)對髕骨韌帶內外側軟組織平衡松解,用骨水泥固定股骨和脛骨假體,安裝厚度適合的聚乙烯墊片。兩組均不進行髕骨置換,僅予以患者髕骨修正,保留正常滑膜,髓腔開孔封堵。
1.2.1 觀察組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氨甲環酸關節腔內注射止血治療,具體如:在關節囊縫合后,于關節腔內注射100 ml氨甲環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3068;生產企業:貴州圣濟堂制藥有限公司),隨后夾閉血漿引流管,逐層關閉切口,松開止血帶,采用無菌棉墊實行加壓包扎。
1.2.2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氨甲環酸靜脈滴注止血治療,具體如:麻醉誘導時以5%~10%葡萄糖液稀釋氨甲環酸(批準文號和生產企業與觀察組相同)10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0 g,靜脈滴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24 h引流量、隱性失血量、總失血量、凝血功能和輸血率,并進行對比。其中,凝血功能包括PT(凝血酶原時間)、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INR(國際標準化比值)。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24 h引流量、隱性失血量及總失血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24 h引流量、隱性失血量及總失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比較
觀察組PT、APTT、INR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輸血率比較
觀察組輸血率為2.50%(1/40),低于對照組的20.00%(8/4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3.91,P
3 討論
全膝關節置換術的目的是緩解膝關節疼痛,糾正膝關節畸形,改善膝關節功能。但由于膝關節存在血運豐富、滑膜較多等特點,術中容易損傷正常血管而導致出血量增多。加上術中止血帶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下肢血管缺血和再灌注損傷等風險,進而會釋放出血管內皮組織纖維溶酶原激活物,最終可引起纖溶反應而影響手術療效[3]。可見,針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圍術期失血原因采取相應的止血措施對確保手術療效和改善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根據研究顯示,如能在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過程中采取科學的止血措施,不僅能緩解患者的病情,增強臨床手術療效,還能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4]。
目前,臨床上認為全膝關節置換術圍術期失血的主要原因是纖溶反應,因此,抗纖溶應成為全膝關節置換術圍術期失血的主要治療原則。氨甲環酸作為一種賴氨酸的合成衍生物,其主要是通過強烈吸附于纖溶酶和纖溶酶原上的纖維蛋白親和部位的賴氨酸結合部位,阻礙多種纖溶酶的結合,包括纖溶酶、纖溶酶原與纖維蛋白,強烈抑制由纖溶酶所致的纖維蛋白分解,從而達到抗纖溶、止血的目的[5]。然而,在為患者實施全膝關節置換術的過程中,臨床上常對于氨甲環酸是采用關節腔內注射還是靜脈滴注的用藥方式存在分歧。一方面,支持靜脈滴注氨甲環酸的學者認為:靜脈滴注氨甲環酸可在術前就能預防、控制纖溶反應的發生,從而減少術中和術后的出血量。另一方面,支持關節腔內注射氨甲環酸的學者認為:靜脈滴注的方式僅有少量藥物可到達膝關節,抗纖溶效果往往不盡人意[6]。而關節腔內注射可在局部形成高血藥濃度,能有效避免靜脈滴注造成其他部位纖維蛋白降解受阻的情況,進而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和其他并發癥(如肺栓塞等)的發生概率,這對改善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7]。
筆者所在醫院給予觀察組氨甲環酸關節腔內注射止血治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24 h引流量、隱性失血量及總失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輸血率為2.50%,低于對照組的2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全膝關節置換術中采用氨甲環酸關節腔內注射止血治療效果確切,能有效減少術后引流量、隱性失血量及總失血量,降低輸血率,避免深靜脈血栓的發生,進而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唐煉.氨甲環酸對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靜脈與關節內失血的影響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7(34):105-107.
[2]鄒永根,張箭,楊杰翔.輕度貧血患者全膝關節置換術前使用α-紅細胞生成素的作用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4):566-568.
[3]席少華,周朝波,趙桂林.氨甲環酸在全膝關節置換術中局部應用和靜脈應用的止血效果比較[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5,18(4):481-484.
[4]馬云青,張軼超,張洪.氨甲環酸在單側全膝關節置換術中局部應用的止血效果分析[J].中華外科雜志,2013,51(1):40-43.
[5]胡旭棟,裴福興,沈彬,等.氨甲環酸減少全膝關節置換術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J].中國骨與關節外科,2013,11(6):52-56.
[6]王文琴.氨甲環酸對全膝關節置換術中及術后失血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8):57-61.
【關鍵詞】電子科技;信息安全;技術;研究
計算機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已經步入到信息化時代,現在電子科技產品已經與我們的生活融合到了一起,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等已經成為了人們工作和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現階段,我們已經無法離開電子科技產品:學生可以用網絡利用手機電腦進行學習和查閱資料;成人可以利用網絡獲取相關的工作資料,并可以通過電子科技產品進行無紙化辦公;我們的日常繳費、消費等也可以通過手機進行支付。電子科技產品已經網絡化技術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電子科技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也越發的重要。
1電子科技安全
電子科技安全主要是信息安全,人們在使用電子科技產品時所輸入或者儲存的信息應該是得到相應的保護的,這種保護可以使人們的信息免于泄露和被破壞,進而保證電子科技安全。目前研究電子科技安全主要分為兩大塊:一是技術安全性,二是信息安全性。電子科技安全需要將技術安全和信息安全有效的結合起來,使電子科技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2電子科技安全研究現狀
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發展,人們不但在追求電子科技產品的性能也在研究如何提升電子科技的安全性,使電子科技產品可以更好的保障人們的安全。國際上對電子科技安全的研究起步較早,已經有相對完善的權威機構組織對電子科技安全技術進行系統的研究,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電子科技安全評價標準。目前國際上對計算機的安全評價標準由多個方面進行評判:訪問限制、身份識別與驗證、服務可靠性、信息實用性等。這種評判標準也就使得國外對于電子科技安全技術的運用也是多方面的,從多個角度進行安全技術的研發利用,為電子科技產品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目前針對計算機領域的安全技術主要是:控制訪問、身份識別、網上監控、數據加密等方面。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后開始對電子科技安全技術進行研究,最早由公安部成立的計算機監察司、計算機安全委員等主持。相比國際上對計算機安全技術的研究,我國對計算機安全技術的研究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我國主要是對計算機安全技術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技術角度和安全教育角度。我國對計算機安全教育知識進行了全面的普及,廣泛的推廣計算機安全教育,對計算機信息安全方面的犯罪進行防范。當前我國對計算機安全技術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安全防范產品,如對安全防火墻和安全服務器、殺毒軟件等方面。
3電子科技安全的重要性
計算機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給人們帶來的便利是文明得以發展的體現,這些變化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目前電子科技的觸角已經延伸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信息化時代人們對于個人信息安全性也較為重視,個人信息被泄露或破壞后會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較為不利的影響,因此電子科技安全技術有助于使人們的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當前電子科技安全的發展受到了黑客的很大影響,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一批以竊取信息和破壞網絡安全牟利的黑客也隨之出現。黑客利用其高超的計算機技術,竊取個人信息、企業商業機密、國家軍事情報等,對網絡秩序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為應對這種情況,電子科技安全技術也快速發展,使網民、企業、國家的信息數據安全都有了較好的保障,使人們可以在享受電子科技帶來的便利而不用擔心信息數據的安全問題。
4電子科技安全技術分析
計算機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便利,于此同時也給電子信息安全帶來了挑戰。目前電子科技安全技術的目的是為了保證電子科技產品內部的信息不會被泄露給授權以外的個人或者團體,同時保證電子科技產品內部的信息不會被授權以外的人所篡改。電子科技安全技術是為了對用戶電子科技產品內的信息進行保護,防止信息被非法利用。目前常用的電子科技安全技術有防火墻技術和電子信息加密技術。
4.1安全防火墻技術
電子科技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黑客提供了大量的可乘之機,少數黑客分子利用電子科技技術竊取他人的信息并非法利用。目前電子科技安全技術不斷更新,其系統安全也不斷進步,但是電子科技產品電子終端的信息安全容易受到惡意攻擊,這使得人們的電子科技終端信息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脅,防火墻技術就是為保護電子科技終端信息安全。一旦電子計算機技術受到外部攻擊,安全防火墻技術就能夠為人們提供保護,防止用戶終端的數據新被盜用。防火墻技術是設置在不同的網絡之間的安全系統,該系統可以對不被信任的訪問進行自動攔截,并對用戶進行通知,這樣就可以有效的保護用戶的安全。在電子科技終端上安裝防火墻,可以有效的對電子科技終端的信息傳輸進行控制,任何信息的傳入和傳出都要經過防火墻的檢驗,可以對用戶的信息進行較好的控制。
4.2電子信息資源加密技術
電子信息資源加密技術主要是用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對電子信息資源加密后再進行傳輸可以有效的保障電子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目前多數采用圖文、密匙等數據編碼方式對電子信息資源進行加密,這種加密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電子信息資源在傳輸的途中被人截取而導致泄露,是電子科技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電子信息加密技術主要分為兩類:對稱性秘鑰加密技術和非對稱性秘鑰加密技術。對稱性秘鑰加密技術是利用序列的密碼對信息資源進行加密,這種加密技術在加密過程中會把信息的核心的加密計算方式和解密計算方式進行掩蓋。非對稱性密鑰加密技術是將公開的密鑰和非公開的密鑰進行結合運用,使需要加密的信息能夠被有效的利用,使被加密的信息更加難以被破解。
5結語
信息化時代的今天,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之中,電子科技已經逐漸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如何利用好電子科技技術帶給人們的便利,并免于信息泄露帶給人們的損失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電子科技安全技術、電子科技安全技術研究現狀、電子科技安全技術研究的重要性以及電子科技安全技術的內容等進行探討,希望能夠使人們注重對自己信息資源進行保護。
參考文獻
[1]張潔.我國電子平臺安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5.
【關鍵詞】工程實踐 創新 信息安全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網絡開始逐漸向大型化和規?;较虬l展,互聯網絡上的用戶信息對于個體或者組織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企業和個人正在面臨著嚴峻的信息技術安全問題。連接到網絡上的用戶在被其他黑客或者用戶病毒侵入后,會迅速波及相關用戶,甚至是整個網絡,如曾經的“熊貓燒香病毒”事件。雖然網絡安全問題比較嚴峻,但是人們對于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設計能力也在逐漸提升,也提出了或者設計了一系列保護計算機系統的措施。為了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相關技術人員和個人用戶不僅要對網絡安全技術用所了解,還應該增強自身的防范意識,從而更好地對個人計算機系統進行保護。
1 信息安全技術闡述
1.1 安全技術闡述
計算機信息安全是指常見的對計算機信息進行保護的安全措施。在人們通產談論的網絡技術中,信息安全技術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信息技術是信息技術專業的學生的常見課程之一,也是互聯網用戶應該了解的“課程”。計算機安全技術通常包括操作系統安全技術、軟件保護技術、密碼應用技術等。
1.2 信息安全技術的必要性闡述
在目前的信息安全技術中,普遍存在著安全技術體系不完善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重視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為此開設信息安全學習非常必要。目前,網絡環境十分復雜,信息安全也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所以信息安全技術專業學習必然也要向多樣化發展,但是從目前的的信息安全技術來看,所設置的課程大都是相關專業的復制和承襲,并不符合信息安全專業特點,對于信息安全實踐性內容較少的課程,設置也非常少。這樣的課程設置,導致信息安全專業教學的全面性嚴重缺失,針對性不足非常嚴重。失去全面性和針對性的課程設置,其教學質量必然存在問題,創新不足也表現的較為突出。
2 信息安全技術實踐創新探索
基于前文提到的信息技術安全問題較多,下面對計算機常見的安全技術進行分析。
2.1 操作系統安全
操作系統指的是安裝在電腦中的開機前的安全保障軟件。常見的操作系統有Window系統、蘋果操作系統、IOS系統等。本文主要以微軟的Window系統為例。
2.1.1 登錄權限
所謂的信息技術安全是指計算機能夠控制外部系統對于內部的訪問,在經過授權的用戶或安全系統下才能對系統的信息和資源進行訪問。Window系統可以通過設置不同權限的形式,設置不同的用戶訪問體系。
2.1.2 密碼設置
Window系統會有密碼安全設置頁面,可以通過對密碼定期進行更改,也可以修改密碼長度,從而保證密碼的安全。
2.1.3 軟件防火墻
Window系統會進行不斷升級,現在已經由最早的Window95升級到了Windou10。以往的防火墻會對病毒來源進行分析,也會對端口號進行驗證。隨著軟件系統的不斷升級,如今的Window防火墻已經能夠對惡意的IP進行攔截,此外,Window系統還能夠對各種軟件病毒進行監測。
2.2 硬件防火墻體系
硬件防火墻主要將防火墻程序設置在芯片當中,計算機通過芯片執行網絡安全程序、監測計算機所有端口的硬件設備。私人的硬件防火墻能夠通過借助于芯片程序對信息進行過濾,也能夠對特洛伊木馬和不同的腳本進行過濾,防止計算機系統受到惡意攻擊,從而提升計算機系統安全。芯片的體積一般和路由器的體積相當,通常連接在外部網絡接口和內部網絡接口之間,不需要設置,直接就能夠使用。硬件防火墻有體積小、使用簡單、攜帶便捷等特點。
2.3 軟件保護
在計算軟件防護上,可以通過對計算機系統安裝殺毒軟件來實現。殺毒軟件會維護著病毒庫,通過定期的更新以對常見或者新型病毒進行查殺。部分流氓軟件和病毒或者木馬不同,有著強大的商業體系支持,升級更新也較快,受到這種條件影響,殺毒軟件不會對流氓軟件進行查殺,因此,需要在計算機上安裝反流氓軟件工具對流氓軟件進行清掃。流氓軟件通常是指商家為了商業利益,在客戶的瀏覽器中植入個人的軟件,安裝后不容易被剔除。流氓軟件會強行彈出廣告,篡改瀏覽器界面,威脅計算機性能,導致計算機頻繁重啟。這是信息時代的計算機系統常見問題。
2.4 密碼技術
密碼技術能夠防止計算機出現信息泄露現象,是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中的最基本的安全技術。密碼技中通常會涉及到加密、密文、解密等。密碼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根據加密算法對明文密鑰進行加密,并將密文發到網絡當中,對于已經授權的用戶來說,將加密算法和密鑰通知用戶,用戶就可以通過對密文進行解密以獲取所需信息。
3 結束語
隨著網絡對人們影響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的生活開始受到網絡活動的影響,計算機網絡和信息安全技術也變得來越重要。作為互聯網經濟背景下的個體,也應該掌握基礎的信息安全管理技術和防范技術。信息安全技術除了可以通過系統安全技術、密碼技術、數據備份技術進行管理外,還可以通過數據庫安全技術和數字簽名技術等進行保障。此外,計算機個體用戶還可以增強自己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識,對于木馬病毒等能夠通過軟件進行及時的查殺,才能對木馬病毒進行攔截處理,從而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柴振華.信息工程安全監理物聯網技術淺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5,06:84-85.
[2]王凱.我國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與安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01:46-47.
[3]張勇,朱鵬.安全信息工程的體系結構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01:168-172.
[4]沈昌祥,蔡誼,趙澤良.信息安全工程技術[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2,02:1-8.
[5]陳永強.我國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和安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08:236-237.
[6]徐會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和安全管理[J].時代農機,2015,12:60-61.
作者簡介
尹立賢(1962-),男,湖南省益陽市人。大學本科學歷?,F為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數字通信、ISP技術。
關鍵詞:計算機數據庫;安全技術;安全模型
中圖分類號:TP311.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10-0000-00
Analysis of Computer Database Security
Li Yang
(Jinan Health School of Shandong Province,Jinan250022,China)
Abstract:The storage and manipulation of data is a major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points.Current database technology is only beneficial mature rapidly and used widely for various types of database sabotage are increasing.In this paper,one security technology of computer database was discussed.
Keywords:Computer database;Security technology;Security model
數據庫是計算機一重要的應用領域,數據庫技術誕生以來在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時數據庫由于其儲存大量重要的信息而成為一部分人攻擊的重點,對計算機數據庫安全技術進行探討有助于我們加深對相關數據庫知識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數據庫安全防范意識。從而有助于實現數據庫本身的安全。
一、計算機數據庫的發展
數據庫是當前計算機存儲和操作數據的通常形式,也是目前數據存儲和操作的最高形式。當前,數據庫系統經歷了網狀數據模型、層次數據模型和關系模型三個發展階段。關系模型數據庫已經成為計算機數據庫系統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標志。關系模型數據庫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提出了關系模型,奠定了關系模型的理論基礎。由信息管理,輔助決策到聯機事務處理,到企業級的對數據進行復雜分析的聯機事務處理等等,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發展帶來,數據庫應用的普及。
計算機數據庫安全技術是伴隨著計算機安全技術數據庫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和提升的。從某種意義也可以說.數據庫的安全是數據庫系統的生命。數據庫的安全決定儲存在數據庫里的信息的安全性,決定了存儲者的使用意志。也決定了數據庫的信譽。數據庫技術應用和數據庫系統建立的領域越廣泛涉及到的重要的商業利益和要害信息就會越多,這就使得對數據庫安全要求更為突出。數據庫安全已經成為計算機安全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數據庫安全的薄弱環節同樣也來源于數據共享,如何在保障數據共享的同時有效保障數據庫的安全就成為數據庫安全技術必須首先解決的難點。
二、當前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技術措施
計算機數據庫安全技術數據庫系統之所以得到廣泛的認可,除了其方便、快捷、高效以外,另一重要的特征就是安全。數據庫安全性是數據庫的生命所在、發展之本,也是決定數據庫系統技術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提高數據庫系統的安全性首先要求提高數據庫使用與管理人員的相關業務知識水平,加強使用和管理人員對數據庫安全的重視,除此以外數據庫安全技術是保障數據庫安全的有效屏障,是維護數據庫安全的重要技術措施,當前來說數據庫安全技術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一)安全模型
安全模型準確地描述安全的重要方面及其與系統行為的關系,建立安全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對成功實現關鍵安全需求的理解層次,安全模式又可以分為:
1.多級安全模型。多級安全模型最初起源于支持軍用系統和數據庫的安全保密,它可以使小同的密級包含不同的信息。通常將密級有低到高分為秘密級、機密級和絕密級,以確保每一密級的信息僅能讓那些具有高于或等于該級權限的人使用。多級安全的信息結構有助于阻止信息從高層流入底層。從而將信息在設置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傳遞。
2.多邊安全模型是保證數據庫安全的又一重要措施,多邊安全模型有助于阻止信息的橫向泄露,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數據庫信息的安全。
(二)訪問控制
計算機系統的活動主要是在主體(進程、用戶)和客體(資源、數據)之間進行的。計算機安全的核心問題是保證毛體對客體訪問的合法性,即通過對數據、程序讀出、寫入、修改、刪除和執行等的管理,確保主體對客體的訪問是授權的,并拒絕非授權的訪問,以保證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訪問控制通常作為對資源訪問處理的一部分,主要分為自主訪問控制和強制訪問控制兩種。自主訪問控制又稱任選訪問控制,是應用得很廣泛的一種訪問控制方法。用這種控制方法,資源的所有者也往往是創建者可任意規定誰叮以訪問它們的資源。
強制訪問控制。在強制訪問控制中。系統給主體和客體分配了不同的安全屬性,用戶不能改變自身或任意客體的安全屬性,既不允許單個用戶確定訪問權限.只有系統管理員可以確定用戶和用戶組的訪問權限。系統通過比較客體和主體的安全屬性來決定主體是否可以訪問客體。
(三)安全審計
安全審計即是對安全方案中的功能提供持續的評估。安全審計應為審計管理員提供一組可進行分析的管理數據,以發現在何處發生了違反安全方案的事件。利用安全審計結果,可調整安全政策,堵住出現的漏洞.為此,安全審計應具備記錄關鍵事件、提供可集中處理審計日志的數據形式、提供易于使用的軟件工具、實時安全報警等功能。
(四)粒度細化
訪問控制的粒度與安全敏感標記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訪問控制的粒度到哪級,安全敏感標記就到哪級。計算機中把敏感標識作為強制訪問控制的依據。訪問控制的粒度即訪問控制可以達到的最小單位。強制訪問控制安全級別。一般都將被標記在那個單位上(或更粗的粒度上)。數據庫的訪問控制中,對于主體而言.粒度一般位于用戶一級。對于客體而言,自主訪問控制的粒度一般為表(視圖)一綴,此時客體包括表、視圖、存儲過程等。
參考文獻:
[1]李社宗,趙海青,馬青榮,張志紅.數據庫安全技術及其應用.河南氣象,2003,1
一、網絡環境下計算機數據的危險因素
1.1 計算機網絡的特性
1.1.1 開放性
互聯網技術是一項開放性的技術,通過該技術,每一臺連接到互聯網上的計算機都可以訪問任意一臺除自己之外的計算機,這就導致所有的計算機都是暴露在互聯網上的公共資源,可能受到任意計算機的攻擊,從而導致數據損壞或數據泄漏[2]。
1.1.2 共享性
網絡上的資源具有共享性,這是互聯網建立的根本目的,最初這種共享性由于網絡覆蓋范圍較小,所以人們只看到網絡共享帶來的便利。隨著網絡覆蓋越來越廣泛,黑客開始利用網絡的共享性進行網絡攻擊,獲取其他用戶的數據信息,網絡共享性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1.2 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隱患
計算機系統由于其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的特性導致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1.2.1 計算機操作系統漏洞
計算機操作系統屬于底層軟件,但只要是軟件就會存在一定的漏洞,計算機操作系統漏洞會直接導致計算機安全性嚴重下降。
1.2.2 遠程調用漏洞
計算機遠程調用是為了方便計算機數據的共享及計算機系統的維護,但遠程調用用戶都是具有一定操作權限的,一旦該用戶的信息被第三方知道,或在遠程調用中被其他人竊取了用戶信息,則會造成計算機數據安全問題[3]。
1.2.3 病毒木馬安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黑客把目光放在病毒和木馬的研究上,病毒和木馬對當今計算機網絡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嚴重。
1.3 黑客攻擊
黑客的攻擊可以對互聯網造成巨大的損害,黑客一般都是未經授權就直接進人管理者的計算機,通過自己的計算機技術對別人的計算機進行破壞。黑客一般攻擊的都是企業的服務器,所以對于服務器來說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非常重要。
所以企業的服務器一般都有專門的網絡安全人員進行管理。而在個人計算機中盡量不要存儲機密信息和過多的個人信息,否則一旦受到黑客攻擊很容易泄漏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比如說近幾年頻繁曝出的各種明星的私事,都是由于對計算機安全不夠重視,遭到黑客攻擊而導致的嚴重后果。
二、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措施
2.1 政策措施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已經成為國家安全措施之一。政府通過建立法律法規進行政策性防護,隨著法律的健全,對不法分子的約束也越來越強了。
2.2 硬件保護
通過選擇安全的機房地理位置,能夠有效保證計算機硬件的安全性,防止由于物理損壞而導致信息數據丟失。通過對電纜有效防護能夠防止非法用戶通過電纜進行網絡攻擊。
2.3 防火墻
硬件防火墻是保護計算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通過防火墻可以阻止黑客的攻擊,防止病毒進入服務器。硬件防火墻是獨立于計算機系統之外的一個工具,通過對硬件防火墻的設置可以提高服務器的安全,但是由于造價比較高,無論是個人用戶和企業中的辦公用計算機都無法使用硬件防火墻。這就需要我們在個人計算機中使用軟件防火墻,軟件防火墻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軟件防火墻的性能取決于計算機的性能等原因,所以作用是有限的。
2.4 訪問控制
對計算機的訪問者設置不同的權限,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越權處理。一方面可以防止信息泄漏,同時還可以在防止黑客攻擊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2.5 加密技術
通過加密技術可以對存儲在計算機內的信息以及網絡傳遞的信息進行加密,加密后的信息由于采用算法的不確定性對破解造成一定的困難,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信息的作用。
結論: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已經成為計算機網絡的首要問題,基于信息技術的雙面性,所以網絡安全防護是以長久的話題。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新技術并完善防護,才能保證網絡信息的安全。
參 考 文 獻
[1]于揚,楊澤紅,賈培發.計算機安全監控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9,24(11):146-148+152
關鍵詞:計算機時代;泄露;計算機信息處理;分析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TP393.08
在計算機技術運用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著計算機的痕跡和運用。計算機的普及和運用帶給了我們十分便利的生活和快速工作的辦公方式,計算機也在我們的生活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則對于傳統的信息處理方式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更加方便人們對于信息的收集的速度,信息的準確,信息的尋找的快速,相互之間信息傳輸的快捷。但有發展就有隱患,正是由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出現新的問題,而尤為突出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自己信息或者相關的機密信息的泄漏,這些網絡安全的隱患也越來越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怎樣建立一個健康安全的計算機網絡環境是人們現在十分重視和關注的問題。我們在對這些網絡上經常出現的問題和隱患進行分析和深入的探究,并結合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方法,為建立和健全一個健康安全的計算機信息處理的網絡環境做出一點引導和貢獻。
1 網絡環境下計算機信息處理存在的問題
1.1 由于計算機中下載非正版軟件而產生
有時候人們由于喜愛貪圖小便宜,由自己或商家為自己下載了非正版軟件,存在了一定的不安因素,由于我們自己為計算機安裝了盜版的軟件,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防范隱患,為黑客的攻擊和電腦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方便,造成了計算機中重要的信息泄露,對自身產生了巨大的損失。
1.2 由于對于計算機安全防范意識薄弱而形成
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計算機的運用,而在人們進行與他人的溝通,或者自己在閱覽信息時,由于安全防范意識的薄弱和不懂,貿然接受了他人傳輸的文件或者點擊了他人傳送的郵件,下載了不正規的,帶有木馬病毒的軟件,造成了計算機中毒,電腦病毒的入侵,對計算機信息進行了解讀和泄露,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計算機安全防范意識的薄弱時人們出現網絡安全問題的重大原因之一,除了上述的行為外,很多時候人們在接收了虛假的中獎信息或者騙子假借朋友的身份進行借錢等眾多的網絡安全問題時,不加思考,貿然相信點入先關網絡鏈接,對自己的身份信息或者自身的網絡銀行、銀行卡信息進行填寫,就將自身的信息進行了泄露,自己造成了自身的損失。
1.3 由于計算機病毒的入侵而引起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隨之而產生了許多影響計算機的程序和軟件,而計算機病毒就是一種會對計算機的系統進行破壞,會對計算機產生損傷,而且病毒自身還可以進行自我的復制的一種代碼或者程序。計算機一旦中了計算機病毒,不會立即顯現出來,而是由計算機病毒先潛伏在計算機中,在計算機的系統中進行破壞和監控,許多計算機病毒都可以由黑客在自身計算機上運用特定的程序進行控制,會對他人的計算機的信息進行查看,對他人的計算機進行控制。計算機病毒一般都會由人們在網絡上下載了帶有病毒的軟件,點擊下載了他人傳輸的帶有病毒的郵件,貿然使用了他人的移動設備,閱覽了帶有病毒的網頁等途經而使計算機感染計算機病毒。
1.4 由于我國計算機網絡管理的不完善和存在諸多不足而造成
由于我國計算機技術的起步低,發展晚,我國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許多的不足和尚待需要完善之處。而我國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和相對落后的計算機安全管理水平就產生了許多矛盾,由于沒有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的懲罰,許多對于人民經濟財產損失較小或者沒有的信息泄露行為就只能聽之任之,這就助長了信息泄露的行為的發生,也加大了人民的無奈和迫切需要相關管理的法律法規的需求。
2 網絡環境下計算機信息處理的建議和解決方法
2.1 加強用戶對于計算機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識,增強計算機使用中的安全
加強用戶的安全防范意識是計算機信息管理的基礎,是建立健康安全的計算機網絡的重中之重。在計算機使用中,對于陌生人傳輸的文件,郵件應及時的進行攔截,不予接受,對于郵件應該及時進行刪除。在閱覽網頁等信息時,在對防護軟件進行攔截和提醒的網頁應該及時的關閉,而對于他人發送的虛假信息應及時的進行查詢和予以拒絕。用戶在進行計算機使用時,也應該做到禁止下載有關于黃色等非法的視頻和軟件,做到將木馬病毒攔截在計算機外。對于計算機也應該做到,及時對于安全防護軟件進行更新,對計算機自身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排查,做到計算機健康安全的使用。
2.2 培養專業的人員,建立專門的部門,對計算機信息網絡進行管理
由于我國計算機的推廣和使用,現我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多的網民,而怎么樣去管理計算機網絡信息就需要我國培養相關的專業人員,由政府設立相關的專業部門對國家的計算機信息網絡進行科學合理的網絡安全維護和管理。只有認識我國計算機信息網絡的不足和問題,多學習發達國家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和模式,培養專業的計算機安全管理人才,不斷的增強我國的計算機安全管理技術和水平,將我國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的安全水平不斷提升,促進我國計算機網絡環境的健康發展。
2.3 禁止使用計算機盜版軟件或硬件
由于我國計算機用戶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在計算機上使用或者下載使用了盜版的軟件從而使得用戶的計算機總是處在一種不安全的狀態,使得很多計算機即使使用很好的計算機安全防護技術,還是很容易的受到黑客的攻擊或者計算機病毒的入侵。由于正版軟件的銷售價格一般都過高,許多商家在對計算機進行軟件安裝的時候使用盜版的軟件或者硬件,所以我們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這種行為進行制裁和懲罰,用政府的監督來限制這種行為的發生;而在我們自身中,不要過于貪圖便宜而忽略了質量,多選擇品牌過硬的計算機廠商所生產的軟件或硬件,確保計算機用戶在使用計算機開始的時候就讓計算機處于一種安全健康的狀態,這樣就避免了計算機病毒的入侵,減少了黑客對于計算機的攻擊,計算機用戶可以再將計算機防護技術進行運用,使計算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計算機信息處理時用戶自己可以安全放心的使用。
3 結束語
計算機技術的運用和推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世界的距離,方便了人們的辦公、生活、購物、會議等。但在便利的同時,也來給我們許多的問題和隱患。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信息處理所存在的問題,怎樣保證計算機信息的安全,加強人們的防范意識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我們自己要先做到加強自身的計算機安全防范意識,在平時運用電腦時,注意一些需要防范的細節,做到將最簡單的計算機安全問題遠離我們。還要建立起一套關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相應管理制度,設立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違法范圍的網絡行為予以堅決地打擊和制裁,由全民,全社會一起建立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謝宗燁.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信息處理與安全技術[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07).
[2]萬新華,朱曉翠.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信息處理與安全技術[J].企業技術開發,2011(22).
[3]鄒瑛.網絡環境下及孫家信息安全分析[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2(10).
[4]楊光,李非非,楊洋.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2011(29):70-93.
(1)計算機病毒威脅
眾所周知計算機病毒有著比較大的破壞性,這種破壞性影響著計算機的網絡安全。在日常對計算機的使用中,硬盤和光盤等移動儲存工具,都可能是病毒進行傳播的工具。計算機的病毒有著傳染性和復制性的特點,一旦進行蔓延,將會造成大面積的計算機病毒感染,給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實踐中計算機病毒對于計算機資源的破壞性比較大,輕則降低計算機本身的工作效率,重則影響到文件的正常使用,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計算機的癱瘓,因此重視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護是保障計算機安全的重要基礎工作。
(2)黑客攻擊和木馬程序的影響
黑客攻擊和木馬程序也是威脅計算機安全的重要因素。計算機黑客有著專業的計算機知識,他們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公眾和個人的計算機進行攻擊,從而導致計算機網絡受到損害,目前計算機黑客已經成為了危害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也是全球性的問題。木馬也是一種危害比較嚴重的程序,一旦計算機感染木馬,信息網絡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造成計算機數據的丟失,影響到計算機的正常使用,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3)計算機用戶自身的操作失誤
計算機用戶在日常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操作不當也會給計算機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脅,這是當前計算機網絡安全中所存在的另一類安全問題。可以說大部分用戶都缺少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專業知識,多數用戶缺少計算機的網絡安全意識,這些用戶在進行計算機使用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學習相關的安全防范措施,這就容易導致計算機網絡安全事故的出現,如一些用戶設置的口令比較簡單,或者一些用戶輕易的將自己的上網賬號泄露,這些都會對網絡安全造成比較大的威脅。
2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范措施分析
(1)安裝好殺毒軟件和防火墻
在保障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過程中,安裝好防火墻和殺毒軟件是保障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要基礎工作,同時也是保障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有效方式。這其中,殺毒軟件是我國計算機使用比較多的安全技術,這種技術主要針對計算機病毒,能夠起到防毒殺毒的作用。就目前來講,我國殺毒軟件技術和世界其他發達國家的殺毒軟件技術不相上下,技術水平比較成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計算機的網絡安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殺毒軟件必須要及時的進行升級,才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毒作用。
(2)強化用戶對賬戶安全有效管理的意識
在實踐中強化賬號的安全保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計算機的網絡安全。計算機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涉及到多種賬戶,這中間包含了網上銀行的賬號,也包含了電子郵件賬號等等,這些賬號的泄露都有可能會造成用戶財產的損失。實踐中強化對于賬號的安全保護,首先要做的就是設置比較復雜的密碼,盡力采取數字加字符或者特殊符號的方法設置賬號和密碼,同時還應該定期的對賬號的密碼進行更換,以此來強化網絡安全。
(3)提升計算機的網絡安全意識
計算機的網絡安全和計算機使用者以及單位的利益密切相關,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科學的計算機安全管理制度,實施網絡系統的相關安全標準,提升計算機網絡的管理能力。另外還要做好數據的加密工作,嚴禁重要數據的泄露,定期的對計算機的網絡安全進行維護,提升用戶自身的上網安全意識,達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除此之外,還要定期的對計算機的數據進行備份。當計算機因為特殊的情況而不能運營的時候,可以通過計算機備份的方法來使得數據得到恢復,因此及時的對計算機的數據進行備份就顯得十分重要。
3小結
關鍵詞:個人計算機;安全;威脅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17-4629-02
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Problem of Personal Computer
YAN Hai-yi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
Abstract: Uuder presently enviroment of network, safety threatens become more and more, such as hacker, virus, invader, and so on. as a simple user, how to protect personal computer from destroying by using safety measures is an important topic. Based on expounds security problem of personal computer, the paper analysis the root cause of security problem, and priority studies how to solve the security problem of personal computer.
Key words: personal computer; security; threaten
自計算機誕生以來,一方面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計算機逐漸成為人們工作、學習和娛樂等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網絡上的黑客教程、入侵工具及病毒等觸手可得,由此而帶來的計算機安全問題也日趨嚴重,安全威脅層出不窮。眾所周知,所有的軟件基本都會包含各種BUG、錯誤及安全漏洞等,沒有哪個品牌、廠商或開發團體敢說他們的產品沒有任何安全問題。而對普通個人用戶來講,計算機所能提供的功能基本上都是以應用軟件的形式實現并建立在系統軟件之上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徹底解決個人計算機的安全問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這也正是個人計算機安全問題的尷尬之處。如何打造一個相對來講更安全的個人計算機,保障其高效、安全的運行是每一個普通用戶都普遍關注的,同時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個人計算機面臨的安全問題
對于普通個人用戶而言,個人計算機面臨的安全問題無非就是病毒安全和數據安全兩大類,病毒安全包括對病毒的預防和清除;數據安全則是防止數據被竊和應急恢復。
1) 病毒安全問題
計算機病毒是指人為編制或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1]。凡是使用過計算機的人大多也都“領教”過計算機病毒的厲害,特別是在目前這種計算機病毒越來越高級,種類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計算機病毒不時的對計算機的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比如:蠕蟲病毒、木馬病毒、熊貓燒香病毒等等。計算機一旦感染病毒后輕者運行越來越慢,重則癱瘓,嚴重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2) 數據安全問題
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各種個人的數據資料都已經電子化,包括:個人日記、聯系方式、銀行帳戶、工作備忘等等。計算機儼然已經成為個人的信息中心,它不但承擔著數據的存儲和處理工作,而且還承擔著數據的安全保護工作。
2 個人計算機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
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就如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為不法分子提供了高超的技術手段和廣闊的作案空間,產生了許多安全問題[2]。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計算機軟硬件不完善,存在安全隱患
由于人類認識能力和技術發展的局限性,在設計硬件和軟件的過程中,難免會留下種種技術缺陷,由此造成安全隱患。如Internet作為全球使用最廣的網絡,自身協議的開放性雖極大的方便了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拓寬了資源共享,但TCP/IP協議建立之初并沒有考慮安全問題,沒有完善的內置安全機制,現有的安全技術都是以修修補補的形式增加進來的,因此難免會出現安全漏洞,帶來安全隱患。
2) 普通用戶缺乏安全意識
由于普通個人終端用戶缺乏安全意識或安全意識不強,使計算機的安全機制形同虛設。如普通用戶對計算機的安全配置不當、不及時下載補丁升級系統或防病毒軟件、訪問口令設置過于簡單或隨意將帳戶轉借他人或與他人共享都將直接給個人計算機帶來安全隱患。
3) 人為的惡意攻擊
這是個人PC面臨的最大威脅,此類攻擊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主動攻擊,它以某種形式有選擇地對系統進行破壞;另一種是被動攻擊,它是在不影響系統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對系統進行攻擊。目前,人為惡意攻擊的實施者主要是病毒和黑客,而結合病毒與黑客兩種技術的攻擊方式也正逐步發展起來,其造成的后果更是嚴重。
上述原因,其實嚴格來講,可以再歸結為兩大方面,即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是計算機軟硬件不完善,存在安全隱患以及普通用戶缺乏安全意識;外因主要是人為的惡意攻擊。
3 個人計算機的安全防范措施
在信息時代,計算機及其應用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計算機的安全問題也日趨嚴重。個人計算機是整個計算機網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加強對個人計算機的保護,打造相對來講更安全的個人計算機已經顯得尤為重要。針對目前的網絡環境,個人計算機的安全防范措施應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安裝并及時更新防病毒軟件
作為普通用戶,一定要安裝防病毒軟件,它可以在一定基礎上保護你的計算機,目前可選的防病毒軟件很多,如諾頓、瑞星、金山毒霸等等。另外,在目前的網絡環境下,新的病毒及病毒的變種不斷出現,所以一定要對防病毒軟件及時升級并更新病毒庫,只有這樣,才能將病毒“拒之門外”。
2) 安裝防火墻
防火墻可以過濾來自互聯網上的未授權的訪問,在用戶計算機與互聯網之間建立一道屏障,可以有效的防止非法用戶的入侵,目前普通用戶使用的主要是軟件形式的防火墻。
3) 及時下載系統安全更新補丁
無論是系統軟件還是應用軟件,都會存在一定的漏洞,而漏洞的存在無疑給入侵者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大多數的軟件公司都會及時提供其軟件產品的更新和補丁,所以,定期及時的下載軟件的更新補丁,升級軟件,修補系統漏洞可以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4) 不下載來路不明的程序和軟件,不打開來歷不明的郵件和附件
幾乎所有上網的人,都在網上下載過軟件,比如游戲,這些軟件在帶給你便利和快樂的同時,也會悄悄的把一些不好的東西引入到你的系統,如病毒。所以針對網絡上下載的東西,最好先殺毒再使用,而且盡量到知名的網站上去下載。另外,作為普通用戶,利用計算機收發郵件,可以說是最普通的事情了,但目前很多病毒是通過郵件進行傳播的,所以在接收到可疑郵件時,一定要謹慎處理,防止“引狼入室”。
5) 關閉文件夾共享及不必要的服務
一般情況下不要設置文件夾共享,以免成為入侵者進入你計算機的跳板,如果確實需要共享,應該設置共享文件夾的權限為只讀,且最好不要把共享文件夾的訪問類型設置為“完全”選項,最好在不需要共享時能及時關閉共享。另外,對普通用戶而言,系統提供的服務有些并不都是必需的,而它們的開啟還會在一定基礎上對系統的使用造成影響,所以,可以禁用掉這些不必要的服務,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性能。
6) 分類設置密碼,且密碼的選擇不要過于簡單
在目前復雜的網絡環境下,設置訪問密碼也是系統的安全機制之一,而且需要設置密碼的地方很多,如遠程登錄、網上銀行、聊天等等。而顧名思義,密碼只有沒有泄露前才能阻擋非法用戶的入侵,所以密碼的設置最好能滿足一定復雜性的要求,盡量避免使用生日、有意義的英文單詞及電話號碼等作為密碼,同時為了避免因一個密碼的泄露而導致所有的密碼失效,最好針對不同的應用設置不同的密碼。另外,為了加強密碼的安全性,最好能定期更換密碼并妥善保存密碼。
7) 不使用網絡時,及時斷開網絡連接
入侵者的入侵目前主要是通過網絡進行的,作為普通用戶,一般不需要時刻保持網絡連接,所以,在不需要使用網絡時,可以通過切斷網絡來徹底防止入侵,同時也可以減少你的計算機成為“肉雞”的幾率,避免成為入侵者攻擊其他人的工具。
8) 定期備份重要數據
無論你當前的安全防范措施做的多么好,隨著病毒、入侵工具等威脅的不斷推陳出新,也無法保證你的系統一定安全。如果你的系統一旦遭受了致命攻擊,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都可以重裝,硬件也可以更換,但重要數據的恢復有時就無能為力了,所以最簡單直接,同時也是最好的保護重要數據的方法是定期對其進行備份并妥善保存備份,以備不時之需。
另外,除了上面所列的八點,為了進一步提高個人計算機的安全性,普通用戶平時應該注意加強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如不隨意與陌生人聊天、互傳文件,不隨意瀏覽黃色網站等,同時還要加強計算機基本知識的學習,初步了解操作系統的相關知識,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等等。
4 結束語
計算機安全涉及到了眾多學科,是一個綜合性很強,很復雜的問題,而且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安全,一種現在用起來很安全的方法,有可能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快就會被淘汰,所以計算機安全又是一個動態變化的問題。個人計算機的安全問題同樣也面臨著這樣的困境。面對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安全的研究任務任重道遠,不過,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增強,新的安全技術及工具的不斷推陳出新,嚴格合理的規章制度的制定,再輔以國家立法做后盾,相信計算機安全問題將不能再阻礙社會信息化的進程,影響人們的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當今,是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也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也比較廣泛。這也證明它已經徹底融入我們的生活。雖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精彩及便利的同時,我們卻不能忽略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個計算機安全問題。計算機的安全運行是當前信息社會極為關注的問題。本人從簡單到深入了解,將從計算機網絡安全概念出發,在每次安裝完畢后,系統防火墻設置,個人計算機系統屬性設置等問題。還會從發現病毒或者黑客等方面,確立行而有效的防護措施,來保證計算機安全運行。
【關鍵詞】安全 分析 措施
1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概念
計算機網絡安全定義所謂網絡安全是指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因素或者惡意的攻擊而遭到破壞、更改、泄漏,確保系統能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
2 網絡安全現狀及分析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每個使用計算機用戶都有屬于自己的重要文件,文件的安全,不被不良分子竊取機密信息。包括政府內部服務器機密信息被非法竊取事件,也是頻頻發生,絡繹不絕。信息安全是國家政府乃至個人,公司企業,保密是重大問題。近期在北京舉行的網絡安全大會,其中提到啟用全網HTTPS后,可以在確保站點安全、加密用戶數據、防止信息篡改、保護賬戶資金、避免隱私泄露等環節重點發揮作用。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日益普及,互聯網安全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以BAT為代表的國內大型網絡企業,紛紛通過啟用全站HTTPS的方式升級網絡防護措施,這些行為對行業發展形成了引導和借鑒,因此國內多數網絡企業逐漸認識到HTTPS的重要性。當今的社會,有一些不良人士利用網絡病毒,將計算機程序中加入的破壞計算機應用的功能或者破壞數據結構,影響互聯網上各種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篡改計算機指令,令其泄密。
3 個人計算機安全問題
選擇自己適合的系統,發現系統漏洞要及時修復安裝。設置用戶密碼時,不應設置與自己相關個人信息,容易被人輕易破解。必須建立安全、合理、有效的驗證口令,合理設置訪問權限??诹钚枰欢ㄆ诟鼡Q,以確保安全性。
4 計算機網絡攻擊的特點
前段時間看到一些報道,賽門鐵克/諾頓安全產品發現類蠕蟲高危漏洞Google Project Zero研究員Tavis Ormandy在官方博客上報告了賽門鐵克/諾頓安全產品發現的可遠程利用的類蠕蟲高危漏洞。漏洞讓數以百萬計的消費者、小企業和大型機構面臨自我復制攻擊。根據賽門鐵克公布的安全公告,受影響的產品多達25款,其中賽門鐵克企業級產品17款,諾頓消費者和小企業級產品8款。Ormandy警告稱,漏洞非常容易利用,能在目標網絡內甚至互聯網范圍內病毒式擴散,它具有了蠕蟲病毒的特性。漏洞與賽門鐵克產品使用的解包器相關,在解析惡意文件包含的代碼時可能會導致內存崩潰、整數溢出或緩沖溢出。解包器直接工作在系統內核上,因此攻擊者可以利用漏洞控制整個系統。Ormandy稱,賽門鐵克使用了過濾器驅動去攔截所有的系統I/O,只要向受害者發送文件或鏈接就足以觸發漏洞。受害者不需要打開文件或點擊鏈接,不需要任何交互。因為不需要交互就能利用,這個類蠕蟲漏洞潛在會對賽門鐵克和諾頓的用戶造成災難性后果。賽門鐵克或諾頓用戶最好盡快升級――或者卸載。賽門鐵克的產品不是唯一發現存在高危漏洞的安全產品。OurMine劫持了Google CEO的Quora賬號,在短暫劫持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的Pinterest和Twitter~號而名聲大噪之后,OurMine又劫持了另一位科技界名人、Google CEO Sundar Pichai的Quora賬號,進入訪問了他的Twitter feed。在一份聲明中,OurMine稱他們的意圖是測試安全,他們從不修改受害者的 密碼。從OurMine在 Pichai的Quora賬號留下的評論看,它在推銷它的安全服務。
5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范措施
5.1 計算機病毒的防范
首先應采用預防計算機病毒為主,需要在計算機上安裝殺毒軟件和防火墻,通過不斷升級及修復漏洞,使計算機網絡免受病毒的侵襲。
5.2 防黑客
作為受到黑客攻擊的用戶,用戶已經認識到必須定期修改用戶賬戶和密碼,利用權限管理等技術,能夠有效避免黑客的攻擊。通過不斷升級防火墻,修復漏洞。來起到保護自身的作用。
5.3 垃圾郵件處理
垃圾郵件的確立是由于無法通過網絡安全的網站或者個人,通過不知名的郵件,發送郵件,如果自己不小心點擊查閱,就會竊取個人信息,將會損害自身。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輕易打開,更加不能回復。
6 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我們國家甚至個人研究的課題,重視程度不用我說。網絡安全,需要我們每個用戶,認真遵守各項法律條文,也需要我們網絡警察的管理。我們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文件,進行管理與約束。通過不斷學習、積累和掌握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防止未經授權用戶的訪問和破壞,避免計算機網絡系統不受黑客侵害,經常查殺病毒,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確保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高效運行,使計算機網絡發揮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錫林,郭慶平,程勝利.計算機安全[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5:53-57.
[2]魯立,龔濤.計算機網絡安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4(01).
[3]蔡立軍.網絡安全技術[M].北京: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09).
[4]袁家政.計算機網絡[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