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軟件工程師試用期總結范文

軟件工程師試用期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軟件工程師試用期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軟件工程師試用期總結

第1篇:軟件工程師試用期總結范文

記得初到公司的第一天,領導就將試制了兩年多一直沒有供貨的產品;流水槽總成交給我,當時感覺這是一份很有壓力而富有挑戰的工作。雖然以前從事過沖壓工藝及管理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經驗,但是面對的顧客不一樣,要求也不一樣,現在面對的是大眾公司,各方面要求都要嚴格些。學習是取得一切進步的前提和基礎。在這段時間里,白天忙于現場配合泰國工程師及工裝科解決流水槽調試及試裝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晚間回家認真學習公司各相關文件、標準,并帶著問題向同事們互相探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具體做了如下工作;

一、后流水槽總成大眾試裝工作

來公司兩個月,去大眾公司現場12次。每次試裝顧客都要提出不同的問題(大眾倒三班)諸如;后流水槽總成表面波浪、凸凹、劃痕等質量問題、與尾燈支架匹配間隙問題、激光焊接等等試裝存在的缺陷,每次回來都要配合工裝現場制定解決方案,并跟蹤落實。然后再同大眾公司產品工程師、現場工程師、車間管理人員協調下一輪試裝等事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公司領導及相關人員的積極努力下,流水槽總成的試裝工作已接近尾聲,下一步就要進行ots工裝樣件提交了。

二、編制各類技術文件幾十種

依據新產品開發程序,編制各類技術文件;如;控制計劃、過程流程圖、過程fmea、作業指導書、檢驗指導書、檢具說明、平面布置圖……等等。

在與公司同行的互相交流中,發現我公司有些指導性文件版本中有不完善之處,并及時依據標準進行完善。如;沖壓下料卡中沒有規定剪切毛刺公差等。

三、設計工位器具二種

根據流水槽零件形狀不規則,而且是表面件;內表面質量要求高等特點,設計第一、二工序間帶滑輪的轉運車兩種。

四、焊接夾具改造

后流水槽總成焊接夾具;流水槽(1k5809643/644)與支架(1k5863345)點焊時,支架擺放時是垂直位置,靠壓彎部定位放不住,零件容易掉落。提建議將夾具適當位置加小磁鐵固定。

第2篇:軟件工程師試用期總結范文

做好試用期工作小結是讓公司對我們的了解加深,同時也讓我們自己對新工作的了解加深。今天小編給大家為您整理了試用人員轉正個人總結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試用人員轉正個人總結報告范文一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試用期已接近尾聲,從六月初到現在我已經在公司工作了倆月的時間了,這是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也給我留下很多精彩而美好的回憶。在這里對倆月的工作和生活做一下總結,可從中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在這倆月的工作中,我已經完全進入了自己的工作角色,基本能夠勝任自己的崗位,能完成好領導交給我的各項任務,經過自己的努力及領導和其他同事的幫助,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業務能力,在平時的工作中學會了不斷思考和總結,能夠獨立解決一些客戶的問題,很快的熟悉了軟件相關的業務,同時也在不斷學習相關知識。

在工作任務方面,我所在的崗位是技術支持,因此要對軟件的業務和工作流程都要清楚。在這倆月中,通過接聽客戶的咨詢電話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同時在領導、同事們的幫助下,能夠迅速的了解軟件業務以及工作的流程。其中,在7月份的時候我圓滿完成了北京市公安局裝備管理系統E_cel數據導入的現場指導工作,對于一個剛入職的新員工來說,能得到這個鍛煉的機會,必須要感謝領導給予的信任與鼓勵,這對我在以后工作中有了極大的信心,同時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領導安排的各種工作。

通過這倆月的工作中,我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我也清楚知道還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斷的改進。因而我必須在工作中不斷思考與總結,

使自己的業務能力更加熟練。在工作中,要虛心向各位領導和同事們請教。在不斷的工作中,我也認識到了運維工作的重要性,必須做到,不敷衍;不失約;不爭執,認真負責不能投機取巧,一定要踏實謹慎,避免出現任何差錯,嚴格要求自己,把領導交給的任務及時準確地完成好,不能辜負領導的信任,保持刻苦的精神,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為公司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試用人員轉正個人總結報告范文二歲月如梭,轉眼之間,踏上工作崗位即將一年了,我的見習期快要結束了?;叵肫鹨荒昵埃瑒倓偛匠鲂@,進入工作角色時的那般手足無措,不禁莞爾。

工作了,邁過了漫長的學生生涯,踏入了人生的另一階段。厚積而薄發,16年的寒窗苦讀,如今是不是到了自己一展所長的時候了?不少如我一般的莘莘學子都如此想著,自己已經學夠了,足夠以此為憑借在社會中闖蕩一番了。

然而,直到正常踏上了工作崗位,才忽然發現面對工作,自己如此的慌亂,不知所措?!罢n本上的東西和實際使用上是有差距的”,在如今發達的網絡上被傳頌了多年,我們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如今真真切切的面對了,才發現原來差距是如此之大,原來這十多年來所學僅僅只是皮毛,只是剛剛夠承上啟下學習工作所需的知識,工作所需的技巧,更多的是我們要學會如何進行工作。

自進入核工院以來,被安排在建筑院籌建的工程管理部工作。有幸在短短的一年間,歷經三個項目——核工院招待所改建工程、核工院研發設計中心樓改擴建工程和中鋼集團新型石墨產業化(一期)項目,從最初的改建裝修,到民用辦公大樓建設,再到大型工業廠區建設,不同類型的項目給了我完全不同的觀感。招待所項目是一個舊樓內部改造裝修工程,人們常說要“不拘小節”,而在這個項目中,小節卻是最為重要的,一切都應從細微入手,裝修來不得半點馬虎,些許瑕紕都會對整體的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噴淋、防火、抹面,莫不如此。院新大樓的項目則側重于一個單體大樓從報建到招標到施工的過程,也由此讓我逐漸了解了項目管理的意義,認識到了自己工作的內容及職責。而中鋼項目則又是另一番景象,我們介入的時間較早,縱向來看,我們歷經了廠區規劃、工藝布局、廠房設計、建筑方案討論、施工招標等各個過程,目前即將進行現場三通一平施工工作;橫向來看,我們的管理范圍從招標、合同、投資、設計、施工、報建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提供管理服務和技術支持,管理工作環環相扣,見微識著,深入到項目的每一個角落。這樣的機會可與而不可求,能夠在短短的一年間,參與這些如此有代表性的工程項目管理,不得不說是我的幸運。

由于工程管理部尚在籌建過程中,人員配備十分緊張,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十分貧乏,百廢待興。于是很多情況下,部門的成員不得不身兼數職,一個人拆成數個人來使用。在這一年中,我接觸很多以前都不曾接觸過的領域,管理工程文檔、起草招標文件、起草工程合同、編制項目管理程序、編制投標文件、編制項目進度計劃、對項目進度進行管理等。借此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項目管理并不是專精一科便可以做好的,需要博覽眾長。于是,便不得不在下班之余不斷的汲取知識,翻閱工程設計、建設、驗收相關規范,學習合同法、招標法、建筑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翻譯國外的項目管理文獻,學習掌握P3e/c、Project、招標工程量清單編制軟件、評標分析軟件等多種工程相關電腦工具,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

學無止盡,到如今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目前我還無法獨擋一面,我將不斷的充實自己,厚積而薄發,等待自己真正能夠一展所長,展示自我價值的時刻。

試用人員轉正個人總結報告范文三1月17日加入__這個大家庭,成為一名試用員工,在公司系統軟件開發部擔任Java軟件工程師一職,至今已近兩個月了,目前負責項目應用功能模塊的開發。通過這兩個月的工作與學習,我對公司的部門結構、協同合作方式、工作環境、項目框架、開發方式等已輕駕就熟。

剛來公司時,我的主要任務是頁面的自新,由于工作中用到我所不熟悉的技術,使得在工作中遇到點小挫折,最后在部門經理協助下問題得以解決,非常感謝部門經理對我的耐心指導及幫助,讓我學習和了解了新的技術并運用到項目中來。漂亮美觀的界面是留住客戶的第一步,所以上級領導對我們項目的界面美化一直非常的重視,我們項目的界面采用的是__結合自己的項目技術闡述__,在前期的工作中,使我認識到:語言只是做軟件的一種工具,更好的軟件是站在客戶的立場上用心的設計,讓用戶使用更方便、更快捷。后期,我的主要任務是應用模塊的編碼,在后期的開發中使我認識到:利用技術實現軟件的功能只是軟件的表面,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不論是做事還是做程序,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要認真仔細的去做,要有耐心和信心。

從進入公司那天起就感受到了公司積極、進取的工作氛圍和團結向上的企業文化,能夠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作我很開心。本人在工作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工作細心,認真完成領導分配的任務,不懂的問題虛心向部門領導及同事學習請教,不斷的充實自己。

自從融入__這個大家庭后,我在工作能力、敬業精神、業務素質、團隊協作上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與提高,也激勵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斷前進與完善。感謝公司的上級和同事們給予我的關心和幫助,我知道__的美好明天要靠大家的努力去創造,相信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__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在此我提出轉正申請,希望自己能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為我們公司,我們團隊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懇請領導予以批準。工作轉正之后,我會更加努力工作,以實際的工作業績來回報公司領導對我的厚愛和培養。

第3篇:軟件工程師試用期總結范文

絕大多數銷售管理者都不愿承認自己不會識人辨才,但面對居高不下的隊伍淘汰率、毫無起色的銷售業績,他們不得不感嘆:要找到優秀的人才實在太難了。

銷售工作存在種種特殊,而眾多企業卻無視這些特殊,將銷售人力工作同其他崗位一樣對待,走入了誤區。

誤區一:用人部門未全程參與招人

企業的招聘流程一般是人力資源部招聘信息、初選,相關部門組織復試、決定人選。這對于其他可以用硬性條件來量或設立門檻的崗位是適宜的。比如軟件工程師,微軟認證就代表了能力,人力專員可以輕松做出取合判斷一且失誤較少。

但銷售崗位的特殊性,使得學歷、學校、證書等外在的東西都不具有證明價值。能否成為銷售人才,往往決定于人的成功欲望、銷售能力、個性、愛好、氣質等。顯然,并不了解銷售專業的人力專員,是無法判斷應聘者的銷售專業能力的;而有經驗的銷售部門,既被排除在前期的招聘工作之外,又無法把銷售能力具化成文字以供人力專員參考。

因此,在人力資源部組織的初選中,許多有銷售潛質的應聘者就被“證書”、“學歷”這樣的條件輕易地拒之門外。實踐證明,那些沒有高學歷,也不是名校出身的人,往往會因為前途艱難,能義無反顧地全心付出,在銷售上取得更大成就。而人力資源部門按圖索驥選的“優秀人才”往往因為條件優越,缺乏壓力和動力,銷售業績慘不忍睹。

一家咨詢公司的調查表明,由人力資源部門主導的銷售人員招聘,員工淘汰率在70%以上。

可行的方法是,從招聘初選階段營銷部門就開始介入,讓有經驗且判斷力佳的營銷部門人員全程參與營銷招聘工作。

誤區二:招聘渠道南轅北轍

一般情況下,當企業有人才需求時,人力資源部會選擇在人才市場、人才網站上刊登人才需求信息。招收應屆畢業生,這種方式是經濟可取的。但招聘銷售老手呢?

業內有一句話,“銷售精英永遠不會有失業的那一天”。此話雖顯絕對,但有一定道理。俗話說,做銷售首先是要銷售自己,銷售精英一般都能很好地經營自己。他們還沒有失業,就被其他企業挖走;即使失去工作,也會很快利用自己的人脈,在業內建立的口碑,迅速找到另一份不錯的銷售工作。事實上,銷售精英都是企業的寶,企業才合不得讓他們下崗呢!

除非你要招的是應屆畢業生,否則,你僅僅到人才市場支個凳子或在網站上發個信息,招到銷售精英的幾率是比較小的。

要找到銷售精英,企業應該分析他們的行為習慣,搞清楚他們經常閱讀哪些書籍,在哪些地方出沒,有哪些行業聚會。一些專業的營銷論壇、銷售精英聚會、營銷期刊,都是企業尋找千里馬的平臺。

誤區三:愛人才,又心疼錢

企業在招商上合得花錢,因為招來了經銷商,就意味著出貨,有回款;企業在品牌廣告上也舍得花錢,因為花錢能帶來銷量,促進市場;但很少有企業在招人上合得花錢,因為招來了人意味著還要繼續花錢(掏工資)。

不能說所有的企業都是“葉公好龍”。他們不愿意花錢在招人工作上,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無法評估效果。花錢做了招聘廣告后,根本不知道能招來什么樣的人,既然如此,我還不如選擇最保守、最經濟的手段呢。網絡上發個信息,人才市場擺張桌子,多便宜啊。很多人才招聘會還不收錢的,多好。

這個邏輯是不對的。企業招人越是靜悄悄,銷售精英越是無法收到你的信息。低成本的信息方式,只能讓急需一份工作的失業者看到――他們整天都在搜尋招聘信息,頻繁、批量地發送簡歷。這樣的方式倒是經濟,可你要的銷售精英在哪兒呢?

成本是重要,但考慮成本時絕對不要忘了你招聘的目的。找到銷售精英,找到更多的銷售精英,并將之招至麾下,才是你的目標。

誤區四:營銷人力資源重心后置

許多企業意識到了銷售崗位的特殊性和招聘難度,又苦于無解決之法,便將營銷人力資源工作的重心后移至培訓和考核環節。“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了”,反正優勝劣汰嘛!

這么做一個典型結果就是:寬進寬出,海量招人,大量淘汰。企業覺得這樣很科學、很合理:試玉要燒三日滿嘛。這樣我既不會錯過人才,成本也不高,多好。

但成本真的低嗎?高淘汰率下,員工試用期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納入成本了沒有?成本還不夠大?你浪費的時間成本、銷售機會成本,甚至一個大有可為的市場就此斷送的成本?仔細算算,一點都不經濟。

第4篇:軟件工程師試用期總結范文

英特爾將其領先業界的22nm制造工藝和3D晶體管技術用在了Silvermont架構上,并推出了面向平板、2合1設備以及桌面計算的新平臺——Bay Trail。伴隨著Bay Trail的推出,媒體也在紛紛談及Bay Trail-T、Bay Trail-M等新鮮名詞,甚至還會與Haswell進行比較;眾多新品搭載著Intel ATOM Z3770、Intel Celeron N2910、Intel Pentium N3520紛沓而至,消費者不僅疑問頓生——ATOM變了?Celeron和Pentium有了前綴?安裝了Windows 8.1的平板和2合1設備只賣3000不到?這些都是……怎么回事?

無論您正在為圣誕/元旦送親友何種禮物而煩惱,還是為了年終獎勵自己什么設備而糾結,甚至正在為選購何種平板而困擾,本期《個人電腦》都將幫助您解決這個“Sweet Trouble”——我們將詳細闡述Intel Silvermont架構和Bay Trail平臺,并向您推薦一些值得選購的,基于Intel處理器的平板和2合1產品。

22nm和3D晶體管技術

當Intel宣布采用22nm和3D晶體管技術的新一代Ivy Bridge處理器正式時,業界認為這是Intel向ARM宣戰而吹響的集結號——當時Matrix的分析師曾表示:Intel是否能迅速闖進ARM的后院尚不可知,但無疑創新的晶體管技術可以讓Intel推出性能強大而功耗卻很低的處理器,這表示Intel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也就是在當時,ARM的股價一度下跌了7.3%。

X86和ARM是兩個陣營的選手,它們之間看似沒有什么關聯,但為什么當22nm 3D晶體管出來伊始,業界并沒有關注新的X86處理器,而會普遍認為Intel對ARM構成了威脅呢?要解答這個問題,不妨讓我們先復習一下22nm 3D晶體管的優勢:

計算機的世界由0和1組成,這一點想必大家都門兒清。之所以無法采用我們熟悉的十進制,是因為0和1可以清晰地用電平高低來區分,而電平想要區分出十個階段還要能夠被清晰識別,這對本身就帶有阻抗的電路來說太難了。計算機能夠識別的0和1來源就是晶體管的開關狀態——晶體管打開,電流通過,電路通,電平高,即為0;晶體管關閉,電流阻斷、電路斷,電平低,即為1。雖然我們不能武斷地說晶體管的開關速度直接決定處理器主頻,因為這還涉及到流水線深度的問題,但毫無疑問的是晶體管的開關速度決定了處理器的性能。隨著晶體管的開關動作帶來了兩個問題:晶體管打開時電流的狀態決定了性能表現,而關閉狀態下的漏電率則決定了處理器的效率。那么理論上來說,開關速度越快、電流通過率越高、漏電率越低,則處理器的功耗越低、性能越好、能效就越高。但是隨著制造工藝的進步,晶體管之間的間隔越來越小,從當初的130nm到現在的22nm,勢必導致漏電流增大,過多的漏電率直接令處理器的功耗和發熱難以控制——在這種背景下,Intel推出了3D晶體管技術。

22nm制造工藝下的3D Tri-Gate三柵極晶體管使用三維硅鰭片取代傳統晶體管的平面柵極,它工作時讓以往只能在平面上通過的電流可以三個方向通過,增大了電流通過率;關閉時由于不再受硅基電壓影響,因此能夠更好地控制漏電。此外,3D晶體管的開關速度更快,工作電壓也不需要平面晶體管那么高——工藝上的創新讓采用22nm 3D晶體管技術的處理器可向兩個方面發展:與之前產品保持相同工作電壓的話,由于效率提升,則性能將更強;保持與之前產品相同性能的話,由于只需要更低的工作電壓,那么功耗將更低。讓首個采用該技術的Ivy Bridge處理器來證明這一點吧:相對于SNB來說,移動版IVB處理器在保持相同功耗的前提下將性能大幅提升;桌面版IVB處理器則在性能相近的前提下節省了一半功耗。

由此看來,22nm和3D晶體管技術不僅讓Intel領先了業界,更是能讓現有晶體管技術發生革命性的改進。業界所說的對ARM構成威脅并非指的是市場占有率或架構爭論的輸贏,在芯片領域無論純性能表現、技術、工藝還是產能,Intel依舊是無可爭議的老大,他們所看到的是技術創新帶來的潛在威脅——功耗是ARM攻擊X86的突破口,Intel解決了功耗問題,加之先進的制造工藝,推出性能完勝ARM但功耗與之相近的處理器指日可待。

Bay Trail家族

現在,基于22nm和3D晶體管技術的Silvermont架構已經遍布于從“Data Center”到“Device”的各個領域:服務器的Avoton、網絡和通訊的Rangeley、平板/PC的Bay Trail以及將于明年初面市的,應用于智能手機的Merrifield全都基于Silvermont架構——“指日可待”變成了“實實在在”。

Bay Trail是面向平板、2合1設備以及低功耗桌面計算而設計的平臺——從這句話的描述中可以提煉出兩個特點: 其一,Bay Trail可以提供足夠這些設備應用的性能表現,同時功耗將會控制在十分理想的水平;其二,既然面向的設備種類都不一樣,那么Bay Trail就必須進一步細分,針對每一類設備在使用模式和側重點的微小差異上相應地做出變化,來滿足設備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針對第一個特點,我們從22nm和3D晶體管技術以及Silvermont架構的插文分析中已經多少有所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將著重介紹第二個特點。Intel將Bay Trail(以下簡稱BYT)平臺細分為BYT-T(Tablet)、BYT-M(Mobile)和BYT-D(Desktop),從名稱不難看出這三個平臺依次對應平板電腦、移動計算和桌面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Intel在處理器的命名方式上就間接表達出了Bay Trail家族成員在性能表現上的差異:BYT-T平臺全部以ATOM命名,例如ATOM Z3770;BYT-M和BYT-D則分別采用N和J開頭配合四位數字的方式加入到Celeron和Pentium的陣營中,例如Celeron N2910、Pentium J2850——我們都知道ATOM、Celeron和Pentium這三個處理器子品牌的定位,自然也能明白BYT-T、BYT-M和BYT-D的性能大致是個什么樣子。我們列舉了目前Bay Trail家族的所有處理器規格表,便于讀者朋友們查詢相關技術參數。

在下一節內容之前讓我們先來解決一個最容易的問題,那就是BYT-D平臺所專長的領域,即桌面計算——這里所說的桌面計算指的是包括可變形為茶幾模式,供多人娛樂用的桌面觸摸計算設備;更看重體積和功耗,以電視等作為顯示設備的miniPC或HTPC;以輕量生產力和消費應用為主的一體機等在內的,并非以密集型計算和高生產力為主導的桌面計算模式。之所以說BYT-D是簡單的問題,就是因為我們本次討論的重點在面向移動設備的BYT-T和BYT-M,它們才是主角,因此對于BYT-D來說只要描述清楚其定位就足夠了。

Bay Trail-T、Bay Trail-M和Haswell Y

終于到了主角出場的時刻,BYT-T和BYT-M是面向平板、2合1設備以及筆記本領域推出的新平臺。通過下面的基礎信息對照表,讀者朋友們可以看到它們之間的差異。

我們不妨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宗旨再加進來一位選手——Haswell Y系列處理器。好了,現在問題是:BYT-T、BYT-M和HSW-Y這三者都采用SDP場景功耗代替TDP熱設計功耗,以示自己主打低功耗;Intel也不止一次公開表示HSW-Y史無前例地令酷睿系列處理器可被直接設計在屏幕后方,并非只能應用于底座之上。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有何差異?基于這三個平臺的設備到底該如何界定?或者說,Intel是否在搶自己的生意?我們來分別解答。

首先,BYT-T和BYT-M在設備形態上就有重合的部分,即屏幕為10.1英寸左右的產品。事實上Intel希望BYT-M中只有Celeron N2805這一款處理器可用于10英寸設備,這是因為Celeron N2805足夠特殊——它隸屬于BYT-M,但SDP和BYT-T相差無幾。不過OEM采用何種做法并非Intel能夠一錘定音的事情,而且只有永遠的利益,哪有永遠的規矩?因此我們也能夠見到像偉彥PH-097(Celeron N2910、9.7英寸屏幕、平板形態)和Lenovo ideapad Flex 10(Celeron N2910、10寸屏幕、筆記本形態)這些產品出現。關于兩者該如何選擇,我們不妨用簡單的一句話來定性——如果你希望選擇一個Pad應用主導,PC應用輔助的設備,那么基于BYT-T平臺的平板或是2合1設備更合適;反過來,如果你主要應用是在PC模式下,需要一定性能但又沒太高要求,可是總想額外獲得Pad的使用體驗,那么選擇BYT-M就對了。

舉例來說,我那位朋友的大部分需求即便是iPad都能滿足,但偶爾需要撰寫游記就必須要PC的體驗,那么他一定是BYT-T的精準定位用戶;而如果是報紙雜志的編輯,他們更傾向于頻繁采訪和撰寫稿件,工作之余需要一個Pad來放松下心情,那么無疑BYT-M的設備更合適——請注意,我們需要再一次提醒讀者朋友們,無論BYT-T還是BYT-M,它們都與iPad和Windows RT平板有本質區別,即一定的PC性能和完整的PC功能,這是非Intel平板根本不具備的。

下面到了另一個問題,BYT-M和HSW-Y的設備怎么區分呢?似乎兩者都適合屏幕尺寸小于14英寸而大于10英寸的設備,這里面能包含的種類就太多了,它們之間重合的幾率更大不是么?事實上,從架構方面來說,BYT-M的Silvermont和HSW-Y的Haswell之間就有著本質區別。但談及架構似乎有些晦澀,那么我們不妨從更直接的設備端來看。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BYT-M的處理器品牌歸屬——Celeron和Pentium,而HSW-Y則直接隸屬于Core,最差的才是Pentium。結果不言而喻,HSW-Y有著更強悍的性能表現。換一個角度來看的話,BYT-M的SDP為4.5W,HSW-Y的SDP則是6W,那么顯然在續航能力和便攜性方面BYT-M更據優勢,而且BYT-M可以采用無風扇設計,更安靜也更冷靜,而HSW-Y恐怕還是需要一個哪怕是看上去很小的風扇。

BYT-M和HSW-Y的SDP差距并不大,因此無論處理性能還是顯示性能,兩者在SDP狀態下工作其實都差不太多,但不要忘記BYT-M不具備超線程技術和睿頻加速技術,而HSW-Y則是正宗的Core系列,它有可被開發的潛能——一旦你需要高負荷密集型計算,那么睿頻加速下可獲得基于TDP(11.5W)計算,而不是SDP衡量的性能表現。也就是說,HSW-Y有爆發力,可提供更出色的性能表現,這也正是為什么它需要一個小風扇的原因。此外,HSW-Y系列產品的模具支持定制升級,你可以升級至Core i7的配置,而BYT-M則完全不行。

讓我們繼續舉例,如果你是一位攝影家,經常需要使用專業軟件處理圖片,制偶爾也需要處理一下使用單反相機拍攝的視頻短片,但經常外出的工作習慣讓你決定選擇一個2合1設備,此時明顯基于HSW-Y處理器的產品更適合;而同樣需要經常外出的,我們上面介紹的編輯記者朋友們,沒有那么迫切的性能需求,大多數情況都是簡單的文檔或是表格處理的話,則BYT-M設備價格便宜量又足,是上佳之選。

總結

我曾經在多種場合表達過我對平板這類設備的看法:單純講娛樂或是消費內容應用的話,那么恐怕目前尚沒有出現能與iPad系列匹敵的產品;Android設備的特色在于提供相當于iOS上70%的體驗,以及30%于iPad的價格。那么現在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基于英特爾核心的平板或者2合1設備,它們因何而來?

就像本文開頭我那位朋友遇到的情況一樣,在面對不僅僅是娛樂應用,哪怕只是輕量的工作時,iOS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這里說的弊端并非 “無法完成”,指的是得不到良好的體驗以及無法保證兼容性,諸如版式錯亂甚至顏色失真等現象在PPT文件中比比皆是。

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采用Windows RT系統的平板的確預裝了Office,但首先此版本的Office即便在上一代的基礎上增加了Outlook,也沒有改變其“限制功能”的削減版特性;其次Windows RT系統獲取應用的唯一方式便是Windows在線商店,想要安裝熟悉的桌面應用都變成了奢望。

由此看來,能夠提供不錯的娛樂功能、完整的軟硬件兼容特性、適用于輕量任務處理的平板類設備正好能夠彌補上述兩種產品的缺點——Intel看到了這個市場需求,其Bay Trail平臺的兩個特色與上述需求針鋒相對:提供足夠的性能,以便讓設備在輕松娛樂的同時還具備一定的任務處理能力,即適用的PC性能;提供極低的功耗,以便能夠讓OEM將零部件置于屏幕后方,甚至可采用無風扇設計,使得最終產品更加輕薄的同時也可以具備完整的PC功能。此外,2合1設備還能夠提供平板和PC兩種形態。

現在,英特爾已經完成了從Windows的Clover Trail、Android的Clover Trail Plus向淡化系統而突出Intel Inside品牌概念的平臺演變——以跨平臺的Bay Trail和平板、2合1設備代替之前的產品布局。此外,Intel還將在手機端更上層樓,推出同樣基于Silvermont架構的Merrifield,只是在2014年之前,現有的手機平臺將會由Clover Trail Plus暫時接管,取代之前的Medfield和Lexington。

Intel平板和2合1設備所具有的特性令它們既可滿足個人用戶的娛樂需求,又可滿足商業和行業的應用需求。事實上,Intel從來不用擔心自己在制造工藝、晶體管技術以及處理性能和功耗表現上會落后于他人,他們面臨的問題只是在移動互聯領域起步較晚,這對一向把握先機的Intel來說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就像我們之前說過的那樣:大船掉頭難,但一旦掉過頭來,其勢頭和實力都是驚人的,也許這個轉變就從Bay Trail開始。

貫穿全線的Silvermont架構

在閱讀這部分內容之前有必要提示一下讀者朋友們:我們將Silvermont架構以插文的形式介紹,是因為這些內容大部分涉及到晦澀難懂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因此如果您實在無法提起興趣,那么跳過本文直接閱讀下面的內容也未嘗不可。

談及移動計算,除筆記本/超極本之外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領域,Intel先是錯過了該市場的爆發期,之后以Saltwell架構的32nm ATOM試水也未見大的起色?,F在,從Silvermont開始,Intel表示將每年升級一次架構(如果名副其實,那么這個頻率甚至超過了桌面/移動處理器的Tick-Tock戰略),從這些消息來看,Intel要動真格的了。

Silvermont架構與之前ATOM所采用的Saltwell架構有著本質區別,這不僅體現在我們已經介紹過的22nm和3D晶體管上,還因為Slivermont采用了亂序執行。

關于亂序執行和順序執行,我盡量嘗試采用舉例說明的方式闡述,但在此之前有必要先明確一下定義:所謂順序執行,是指計算機的指令按照固定順序被執行,指令1執行完畢之前,指令2/3/4均處于等待狀態,順序執行的優勢在于無需過于復雜的架構設計,無需過多的晶體管支持,因此采用順序執行的處理器往往功耗較低,但其劣勢也相當明顯,即一旦上一條指令的資源沒有被釋放,或者下一條指令必須依賴上一條指令的結果時,大量的指令均無法被執行,因此會出現極大的空閑等待時間,令效率大打折扣;亂序執行解決了順序執行的這個缺點,CPU會按照資源占用情況重新分配指令的執行順序,分配更多執行單元,重新布置指令的依賴關系,極大削減執行單元的等待時間,這種設計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提升了處理效率。但是,亂序執行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一旦失去了“順序”,就必須有額外的電路、算法來支撐龐大的預測和存取機制,否則將會增加出錯幾率——體現在處理器上就是晶體管數量增多,電路設計復雜,功耗隨之提高。

用不那么嚴謹的例子來說,我們要準備簡單的晚飯,飯菜包括紅燒肉、番茄雞蛋和米飯,那么順序執行的方式就是:準備紅燒肉的材料,完成紅燒肉的烹制;準備番茄雞蛋的材料,完成番茄雞蛋的炒制,最后煮飯;而亂序執行則允許在燉紅燒肉時就開始煮飯,之后準備番茄雞蛋的材料并炒制——顯然亂序執行能讓我們更早享用晚餐,但代價則是你一直在忙,沒有空閑時間,且必須時刻記得看一下紅燒肉以防煮糊——一直在忙相當于執行單元的效率提高,時刻要看一下其他菜品則代表了預測和存取機制,需要額外的“腦細胞”支持。

在22nm和3D晶體管技術之前,Intel為了降低ATOM處理器的功耗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改變其指令執行方式為順序執行,同時提升處理器主頻并加入同步多線程處理來彌補效率上的缺陷,因此我們能夠看到諸如ATOM Z2580有著2.0GHz的主頻和超線程技術。隨著Silvermont架構的出現,基于這一架構下Bay Trail平臺的新型ATOM處理器均采用了亂序執行,回避了多線程模式,釋放了單線程性能,極大提高了處理器的效率。

此外,Silvermont更改了Saltwell的流水線設計,從16條削減至10條。所謂流水線技術,指的是將一條指令拆分成多個步驟,并讓不同指令的各個步驟并行處理來加速運行的技術。流水線越多,則每一級指令處理的時間越短,時鐘周期就可以設計的越短,處理器主頻就可以做的更高,但流水線不能無限增多,因為它依賴硬件實現,過于龐大的流水線會導致處理器臃腫,出錯幾率增大并需要更多晶體管支持,無限放大的流水線深度甚至會令當前的制造工藝、材料和技術都無法滿足硬件設計的要求——高達31條流水線的Netburst架構被舍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Silvermont削減了流水線,也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硬件的復雜度。

改變指令執行方式和更改流水線帶來的變化勢必體現在分支預測單元上,分支預測用來讓CPU判斷指令執行的進度,從而加快運算速度。Silvermont提高了分支預測單元的性能,增加了間接分支預測單元,可極大提升分支預測精度,從而提升性能表現。

在指令集方面,Silvermont提供了對SSE 4.1/4.2、POPCNT、AES-NI指令的支持,雖然無法和Haswell架構相比,但相對于Saltwell可謂提升巨大。此外,Silvermont架構改進了頻率加速機制(請注意這里并沒有使用睿頻一詞,因為睿頻是用于Haswell架構的酷睿處理器中的),它不再像之前的ATOM那樣由系統決定是否加速,而是在內部設計了監控單元,可動態監測功耗分配情況,并在處理器溫度和散熱系統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像Ivy Bridge那樣突破設計功耗的上限完成加速。當然,Silvermont也支持CPU和GPU分別加速。

Silvermont的圖形核心基于英特爾第七代圖形技術,基本上與我們熟悉的核芯顯卡4000算得上同一級別,只不過其處理單元(EU)僅有4個。當然,現在的Haswell甚至已經在處理器上集成了eDRAM來提升GPU性能,而Silvermont顯然還做不到,也許等明年的14nm制造工藝出來時,我們將能夠看到更加“變態”、甚至集成了eDRAM的SoC處理器。

不過,盡管只有4個執行單元,但Silvermont的圖形處理能力相對其設備形態和產品定位來說也足夠了——基于Bay Trail-T平臺的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甚至可以十分順暢地讓使用者體驗時下流行的《爐石傳說》。此外,某些核芯顯卡所具備的特性也被部分基于Silvermont架構的平臺所支持,例如Bay Trail-T可支持無線顯示技術、Intru 3D技術、Intel Insider、高速視頻同步技術以及清晰視頻技術——這些技術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使用者在視覺方面的體驗。

那么,是時候總結一下了:Silvermont架構不同于之前的Saltwell,也不同于桌面級處理器采用的Haswell架構,它能夠提供完勝以往SoC處理器的性能表現,并具備極低功耗。這意味著從Silvermont開始,Intel將有真正的武器進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及2合1設備的市場,除了密集型高負荷計算之外的移動領域,Intel也有了新的武器。

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T

圣誕將至,如果您在為送給親朋好友什么禮物而絞盡腦汁的話,那么不妨考慮一下最新的、基于Intel平臺、有著強大內芯和一定性能保障、對軟硬件有著完美兼容性的平板和2合1設備。事實上,想到“禮物”我們腦海中浮現出來的基本上都是諸如價格適中、拿得出手、物以致用等詞匯,綜合這些特性,基于Bay Trail平臺的平板和2合1設備顯然要比Haswell的2合1超極本更合適——我們在下面的文章中將向您介紹采用Bay Trail-T和Bay Trail-M平臺的多款產品,在通過前文了解了它們之間的定位差別之后,相信您能根據自己或是朋友的使用情況及需求,做出正確和明智的選擇。

到達實驗室的那一刻起,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T就占據了兩項第一:《個人電腦》測試的第一款基于Intel Bay Trial平臺的設備;我們使用過的第一款預裝Windows 8.1的OEM成品。

我們對T100進行了簡單測試,之所以沒有采用傳統的MobileMark和SYSMark,是因為這兩款測試軟件均采用密集型計算腳本作為場景,而T100這種2合1設備則是為輕量應用和觸摸應用設計的,為此我們將測試重點轉向了衡量其處理器的處理能力、網頁計算性能和觸摸體驗方面。有著物理四核心的ATOM Z3740表現略好于AMD Temash APU A6-1450的水平——現在,Intel甚至不用拿出IVB或HSW核心的Celeron和Pentium即可對抗Temash了。

Transformer Book T100的平板部分厚度僅為10mm,重量在500g上下。在平板上,ASUS提供了MicroSD卡插槽、MicroHDMI接口以及標準的MicroUSB數據充電接口;鍵盤底座上則提供了一個USB 3.0接口,為擴展能力提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ASUS在包裝中提供了正版Office 2013家庭學生版的激活碼,這款軟件的價值約為699元——這種方案在OEM產品中少之又少,與更常見的免費試用期一個月的Office 365相比,顯然T100更超值一些。

我們通過轉接線將T100與液晶電視相連,使用屏幕擴展功能在大屏幕的電視設備上播放剛剛下載的美劇,而在T100的屏幕上繼續其他劇集的下載過程,同時連接了移動硬盤作為存儲設備,除去處理器占用率無法與酷睿相比之外,無論播放還是下載均沒有任何異?,F象。由此看來,與其買一臺HTPC,倒還不如選擇Transformer Book T100更合適,畢竟你還能得到一款平板設備,不是么?

基于Benchmark和應用的測試

我們已經介紹了Bay Trail平臺所面向的領域和設備形態,即需要長效待機和續航能力,注重移動計算和平板體驗,同時兼顧PC性能和軟硬件兼容性的平板電腦和2合1設備??紤]到其定位,在測試時我們并沒有使用基于密集型商業計算的SYSMark和MobileMark,這些是衡量PC性能表現的權威測試軟件,但并不適合Bay Trail設備。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面向新的計算領域、新的使用模式和新設備,我們依舊可以找到具備可重復性、可靠性和公平公正的測試軟件——TouchXPRT、WebXPRT以及TabletMark。此外,我們還選擇了一些常見辦公應用和軟件以模擬用戶真實使用情況來衡量系統的具體表現。

TouchXPRT 2013

TouchXPRT2013是Principled Technologies推出的專門用于衡量系統在Windows 8/8.1的Windows UI下,對觸摸應用響應能力的測試軟件。TouchXPRT包括5個場景:

1.美化相冊,將每張圖片均為100萬像素的50張圖片分為5組,分別對每一組進行虛化、老舊、聚光燈、灰度轉換以及浮雕效果的處理

2.創建拼圖,將上述50張照片拼接為7組拼圖,同時為所有拼圖增加水印

3.視頻轉換,將一段MOV格式和一段MP4格式的,共時長85.2秒的兩部1080p視頻轉換為WVGA分辨率

4.音頻轉換,將一段市場30分鐘,160Kbps碼率的WMA格式音頻轉換為MP3格式,并添加版權信息

5.創建視頻,將50張圖片制作成720p的MP4文件,令照片可自動播放

可以看出,TouchXPRT主要針對觸摸界面下的多媒體應用而生,這也正是平板設備所主要針對的領域,即消費類應用。

WebXPRT 2013

WebXPRT2013同樣出自Principled Technologies,它的目的是考察系統在基于網頁的應用方面的性能表現,以及HTML5和JavaScript的計算能力,WebXPRT包括以下四個進程:

1.照片處理,將固定的一套6張照片在網頁上通過銳化、浮雕和光暈的濾鏡進行處理,每兩張應用一個旅行,共3組

2.面部識別,使用5張帶有面部特征的照片來計算偵測面部所需時間的平均值。其中相片數據由Canvas 2D完成,偵測算法則基于JavaScript

3.數據分析,通過股票的歷史數據來計算金融指數,并以公告板的形式,計算這一系列操作所需要的時間。同樣,計算由JavaScript完成,顯示則通過表格和Canvas 2D完成

4.離線編輯,使用HTML5的Local Storage屬性,測試加密存儲該瀏覽窗口的標簽信息所需時間,并顯示出最新使用的入口,加密方式為AES。

眾所周知的是,平板設備以及觸摸界面被大量應用于消費類使用模式,且這種情況下基于互聯網的應用所占比重極高,因此采用WebXPRT測試系統的此項性能必要性也不言而喻。

TabletMark

TabletMark出自于SYSMark和MobileMark的東家——BAPCo,這也是該機構推出的第一款基于觸摸界面,測試系統在平板應用模式下性能表現的Benchmark軟件。與僅僅關注性能得分不同的是,TabletMark使用兩個不同場景來考察系統的實際表現:網絡&電子郵件,照片&視頻分享。

Office Excel

我們使用待測設備打開一個容量為40MB,包含有5萬條數據的Excel蒙特卡洛計算模型文件,統計系統打開該文件所用時間。此外,如果系統支持Excel宏命令,那么我們還將通過該功能計算重新定義所有數據所需時間——Windows RT系統自帶的Office并不支持該功能,因此可以看到Surface RT和Surface 2在此項測試中的成績均空缺。

美圖秀秀

美圖秀秀是被廣大國內用戶普遍應用的圖像美化和處理軟件,我們使用該軟件進行兩項測試:打開一張使用Canon EOS 30D拍攝的,分辨率為2336×3504,容量為3MB左右的jpg文件,計算所用時間;將9張與上述圖片有相同屬性的圖片進行拼圖處理,計算所用時間。

電池測試

由于MobileMark無法被安裝在Windows RT系統,且所有此類設備都不適合使用密集型計算的測試方法來衡量,因此我們在電池測試環節采用了更為簡單的方式——通過Windows媒體播放器循環播放一段1080p高清視頻,將屏幕亮度調節至最高,并關閉節能設置,從視頻開始播放時斷開電源,直到系統自動關機終止計時。

從測試得分表中不難看出,相對于Clover Trail平臺,新的Bay Trail-T平板在每一項測試中的表現都有相當可喜的進步,如果不是非常較真的話,那么基本上能夠認為Bay Trail-T中的ATOM Z3740相對于Clover Trail的ATOM Z2760在各方面表現均有成倍提升。

當然,ARM陣營的進步我們也不能忽視——Surface 2相對于Surface的提升幅度同樣巨大。只是橫向比較的話,盡管微軟在剛剛的最新產品上徹底摒棄了RT的命名方式,甚至為新的Surface 2增加了Outlook組件,但這并不能改變兩個活生生的現實:其Office依舊是簡化版,甚至無法支持宏命令;在軟硬件兼容性上,改進的產品依舊與老型號保持一致,即無法安裝我們早已熟悉的常見應用,獲取App的唯一方式就是Windows在線商店。

如果比較Surface 2和Bay Trail-T平板的性能表現,那么我們依舊可以得出這種結論:基于Intel處理器,安裝了Windows 8.1系統的平板電腦和2合1設備無論在基礎性能、網頁計算性能、實際應用上都完勝ARM平臺的Surface。唯一的例外在于電池成績,Surface 2采用的Tegra 4 在視頻播放時僅使用省電核心,因此使用這種測試方法得到的續航成績的確令人驚嘆,但另一個問題在于,除去視頻播放之外的應用將會用到Tegra 4的其他4個計算核心,而那時Cortex-A15架構驚人的功耗就很難再度令Surface 2奪冠了。

遺憾的是,盡管我們的確拿到了基于Bay Trail-M平臺的設備,例如HP Pavilion 11 X2和Lenovo ideapad Flex 10,但這兩款產品均為測試樣機,無法提供與市售產品相近的表現。但無論如何,從基礎性能表現到實際應用體驗,基于Intel Bay Trail-T平臺的平板電腦和2合1設備都有著令人滿意的表現,加之軟硬件方面的完整兼容性,如果你確定需要一臺Windows系統的便攜設備的話,那么該如何做出選擇,想必不言而喻。

HP Pavilion 11 X2

對于HP來說,所有以X2結尾命名的產品都意味著采用了2合1設計:Envy X2是基于CLT平臺的產品、Split X2采用了Temash APU平臺、Pavilion X2則是我們測試的第一款應用了Bay Trail-M平臺的設備。

Pavilion 11 X2最大的優勢在于,設計師分別在平板和底座上提供了單獨的電池模塊,這意味著產品的續航能力有了可信賴的保障——按照HP的說法,連接底座作為筆記本模式使用時,Pavilion 11 X2的續航能力可達18小時。

作為平板模式使用的情況多見于消費類而非創造性應用,例如欣賞視頻和分享照片??紤]到這一點,HP在這款產品中內置了Beats Audio音效系統,并表示用戶可使用前后雙高清攝像頭錄制1080p全高清視頻;或是通過內置的HP Connected Photo功能在不同設備之間快速分享照片;當然,還可以實現無線打印。

從Pavilion 11 X2就可以看出Bay Trail-M的確在定位和產品形態上與Bay Trail-T有所區隔——這臺同樣隸屬于2合1設備的產品提供了11.6英寸屏幕,因此如果你在更多情況下需要一個計算設備而不是平板,但又想在需要時得到一部平板電腦;換句話說就是你對平板的大小和重量沒有太高要求,但的確需要一定性能保證的話,那么基于BYT-M平臺的HP Pavilion 11 X2是更明智的選擇。最后還需要強調的是,所有基于英特爾處理器的2合1設備都有著Android或是RT產品無法相比的優勢,那就是完整的軟硬件兼容性,考慮到這一點,HP將Pavilion 11 X2定義為“100%筆記本、100%平板”的設備倒也不為過。

DELL Venue 11 Pro

與其介紹Venue 11 Pro,倒不如先來看看整個DELL Venue家族:隸屬于Venue系列的產品從大類上可被分為Venue和Venue Pro,前者采用Android系統,后者則預裝了Windows 8.1。在Venue中又按照屏幕尺寸提供了Venue 7和Venue 8兩款產品,而Venue Pro則包括了Venue 8 Pro和Venue 11 Pro。值得一提的是,DELL與Intel的關系一向非比尋常,因此不難理解所有DELL Venue家族的產品均采用了英特爾處理器,即便是安卓設備也不例外。

在Venue Pro家族中,有著8英寸屏幕的Venue 8 Pro僅提供了Bay Trail-T平臺中ATOM Z3740D處理器的配置,而10.8英寸的Venue 11 Pro除了規格更高的ATOM Z3770之外,甚至提供了Core i5 4210Y的選配機會——8英寸更適合無風扇的平板主導設計,而11英寸則更適合PC主導的產品,因此Y系列酷睿處理器有機會被應用到這種產品中也不足為奇。

DELL為Venue 11 Pro配備了全高清屏幕并預裝了Office 2013家庭學生版套件,同時還允許用戶選配TPM和DELL Data Protection數據保護服務,并支持手寫筆——這些似乎都是面向商業應用的特征,而DELL也的確在宣傳資料中著重表達了專為移動辦公用戶設計的意向,他們認為Venue系列產品可以幫助企業用戶釋放員工潛力,即便“在路上”也可輕松提高工作效率。

定位商用領域、提供酷??蛇x配置,這是DELL Venue 11 Pro與同類產品相比最具特色之處。雖然我們都認同平板在娛樂領域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但也必須承認行業應用是這類產品的另一個爆發點——DELL Venue系列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力圖在產品中做出差異化以增強競爭力。

Merrifield到來之前

介紹完屏幕大于10英寸的產品,下面總該輪到小尺寸設備了——這些基本上都采用Android系統的平板也有著“英特爾芯”,我們已經無需擔心X86和Android之間的兼容性,作為全球軟件廠商前十名,全球Android軟件工程師數量僅次于Google的公司,Intel早就解決了這一問題。那么,如果你喜歡更具便攜性的設備,希望獲得強悍性能的同時又不想花費太多,則接下來的設備會更加適合你。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既然Bay Trail-T用于屏幕小于10英寸的Android設備,那么它完全可以進駐智能手機,但為什么新的Intel核心手機產品卻還是采用了之前的Clover Trail Plus平臺呢?

我們在文章開始時提到,Silvermont架構覆蓋了從服務器到嵌入式設備的所有領域,但與Bay Trail平行的還有一個名為Merrifield的平臺才是專為智能手機打造的。將于2014年初面世的Merrifield會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還將提供集成的傳感器Hub和用于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特性。

那么在Merrifield到來之前,智能手機領域暫時由Clover Trail Plus(以下簡稱CLT+)取代之前的Lexington和Medfield——按道理來講,CLT+和Lexington應該分別定位中高端和中低端,但事實上在產品中我們已經很少能見到Lexington的身影了。

ASUS FonePad 7手機平板

ASUS的上一代FonePad采用了Lexington平臺中的ATOM Z2420處理器,由于提供了7英寸屏幕和出色的性能表現,加之合理的售價,因此ASUS FonePad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銷量。也正是基于此,ASUS在不久前推出了更新版的FonePad 7。FonePad是真正意義上的電話設備,而不是那種具有通話功能的平板。請注意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差別:手機平板表示這款產品可以獨立完成通話,具有通話功能的平板則必須通過耳機才可實現相關功能。

與上一代產品相比,FonePad 7改變的不僅是硬件配置,其模具也由之前可拆卸遮板的設計變成了一體化方案,無論sim卡還是MicroSD都通過分布于機身兩側的卡槽進行安裝。沒有變化的則是那塊1280×800的7英寸屏幕,與同類產品相比在顯示效果和清晰度方面都實屬上乘。

在CLT+平臺的支持下,FonePad 7的性能表現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難能可貴的是其MobileXPRT中用戶體驗一項達到了100分,這超越了大部分手機和平板設備,表示FonePad 7不僅有著出色的硬件和性能,在系統優化方面也著實值得稱贊。

ASUS為FonePad 7預裝了豐富的功能性應用:用于保存用戶數據甚至應用程序本身的App備份,可讓使用者在更換設備時不必丟失游戲進度或應用信息;用于增強安全性的隱私鎖可鎖定相關的Apps,避免設備丟失或臨時離開時泄露隱私;阻止名單功能能夠幫助用戶攔截惡意電話和垃圾短信,當然前提是你需要有類似隨時更新名單這樣良好的使用習慣;Audio Wizard可根據不同場景實時切換音頻解決方案,以獲得最佳體驗。

Teclast Tpad P89 mini

臺電科技與Intel有著緊密合作關系,因此CLT+平臺應用在平板上的首款產品便是Teclast Tpad P89 mini——這也是唯一一款能夠實現異屏無線顯示的Android平板。

由于采用了Intel ATOM Z2580處理器,因此在臺電與Intel共同努力之下,使用者可以利用P89 mini的無線顯示功能在大屏幕設備上欣賞視頻,同時使用平板繼續瀏覽網頁或是進行其他娛樂。相比基于DLNA或是Miracast 的其他設備來講,能夠在不同屏幕上分別顯示不同內容的特性正是P89 mini的差異化所在。

可以看出臺電科技在P89 mini上的確下足了功夫:這款產品機身正面采用白色面板,與銀色金屬背板的搭配相當和諧;出色的制造工藝和背部表面的磨砂處理不僅令產品各個模塊之間的縫隙均勻,且握持感也十分出色;盡管采用了7.9英寸屏幕,但對厚度精準的把握還是讓整機重量得到了良好控制。

深度定制后的Android 4.2.2系統有著明顯的“臺電特質”,其UI無論在顏色搭配、圖標設計還是功能性方面都值得稱贊。在強悍的處理器支撐下,P89 mini的安兔兔測試得分甚至超過了30000,這一點已經被無數媒體和使用者驗證。相對于采用虛擬計算來考察系統性能的測試方法,我們更側重于能夠體現真實使用體驗的MobileXPRT——與大多數產品的User Experience得分尚不及90形成鮮明對比的是,P89 mini的此項得分甚至高達102!這意味著其使用者不僅能夠得到硬件方面的性能保障,還能夠得到順暢的操作感受。

這款出自臺電科技的P89 mini售價尚不及千元,它有著出色的視頻解碼能力,可播放絕大多數格式的視頻文件,盡管遺憾的是并未提供HDMI輸出功能,但考慮到能夠實現異屏無線顯示,且有著足夠誘人的外表和身價,無論作為禮物還是實際使用都值得選購。

偉彥 Surge Tab PH-101 全能版

偉彥無論對從業者還是讀者們來講都是個陌生的品牌,但這個來自東莞的市場新秀卻推出了業界第一款應用Bay Trail-M平臺的產品,甚至早于我們見到的其他品牌的工程樣機。也許真的應了那句“船小好掉頭”的名言,在大廠還疲于各部門溝通和審批階段時,偉彥已經開始了研發工作;而當其他品牌進到研發階段時,他們的產品已經上市了。

名為偉彥PH101全能版的產品在出廠時預裝Windows 8系統,用戶可自行升級至Windows 8.1。差異化的設計在于,如果在購買時提出需求,那么偉彥會直接為這款設備安裝Android+Windows雙系統——其64GB固態硬盤中已經被預先分為兩個格式不同的分區,其中FAT分區專門為Android準備,NTFS分區才是Windows的容身之地。這種設計應用于每一臺PH101中,即便出廠的產品沒有預裝雙系統也不例外。偉彥表示會在官網提供刷機包,有興趣的消費者下載刷機包后自己將標準配置的產品刷成雙系統。必須要說明的是,鑒于系統分區不同,因此在Android下是無法訪問Windows分區中的數據的,不過偉彥表示將會在后續產品中解決數據共享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a毛片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456| 在线播放五十路乱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毛片永久新网址首页|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521a成v视频网站在线入口| 欧美成人高清WW| 国产清纯91天堂在线观看 |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国语第一次处破女|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最近在线2018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xxxx做受欧美|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大片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日本黄色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高清一级做a爱过程免费视频| 日本videos18高清hd下|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欧美免赞性视频|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中国黄色a级片| 深夜特黄a级毛片免费播放|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真 |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